嬰幼兒嘔吐症狀很常見,這個病因雖少見,但最後連醫生也後怕

嬰幼兒嘔吐的症狀在臨床中非常常見,可能是消化道疾病比如消化不良,胃食道返流,諾如病毒、輪狀病毒感染胃腸炎,與不潔飲食有關的急性胃炎,甚至有些是外科疾病,比如腸套疊、腹股溝嵌頓疝等等,當然也有些是其他疾病導致的嘔吐症狀,比如肺炎、顱內感染、牛奶過敏等等也可能表現為嘔吐症狀,所以看似臨床常見又簡單的寶寶嘔吐,涉及到兒內科、兒外科、可以是消化道、也可能是非消化道疾病,所以各位家長不要忽視寶寶嘔吐的症狀,從以下這個病例分享開始講起。

嬰幼兒嘔吐症狀很常見,這個病因雖少見,但最後連醫生也後怕

一例一歲寶寶嘔吐病房分享

前幾天,醫院的一位護士帶來一位一歲寶寶因為“嘔吐7天”,在外院門診診斷“急性胃炎”,給予抗生素和益生菌口服,還是嘔吐。過來時孩子因為嘔吐多天,精神不好,給予初步排除“腸套疊”外科疾病,同時給予檢查一下血液,評估一下孩子感染性還是非感染性疾病導致嘔吐,體內水電解質是否紊亂,但檢查一切都正常。先給予補液及止吐等對症治療,不管有無嘔吐第二天還要複診,但是家長因為好轉第二天沒來,第三天孩子又嘔吐,護士再來找我,精神又有點不振,雖然流感季節床位很緊張,但還是給予辦理住院,給予對症治療停止嘔吐,精神也好,但是第二天下午檢查出來結果讓所有醫生都嚇一跳,竟然是顱內腫瘤。其中有一個細節非常重要,家長說,孩子平時偶然也容易嘔吐,但不嚴重,營養狀態也正常。如果不重視這個細節,是非常後怕的。

嬰幼兒嘔吐症狀很常見,這個病因雖少見,但最後連醫生也後怕

紅線範圍內為顱內腫瘤

為什麼孩子顱內很大腫瘤,卻早期發現不了

1、顱腦腫瘤往往從小變大,需要一個很長時間過程才會表現臨床症狀,嘔吐是因為壓迫了顱內神經系統嘔吐中樞,出現中樞性嘔吐。

2、一歲左右的寶寶,往往因為前囟門沒有閉合,所以起到了緩解顱內佔位出現增高顱內壓,所以症狀往往到顱內腫瘤繼續生長超過能夠緩解顱內壓能力。

3、很多家長,當然包括醫生,不會重視,因為嘔吐症狀在嬰幼兒中非常普通,大多數屬於功能性嘔吐,有些隨著年齡增加而減少,但是顱內佔位往往隨著年齡增加而嚴重。

嬰幼兒嘔吐症狀很常見,這個病因雖少見,但最後連醫生也後怕

重視孩子嘔吐伴隨的警告症狀

1、嘔吐伴有高燒,精神不振,除了一般胃腸道感染,還需要考慮顱內感染,一般補液對症治療沒有好轉時,尤其值得警惕。

2、嘔吐伴有哭吵,一般孩子不是很急重的疾病,在進食後容易嘔吐,嘔吐往往沒有伴有陣發性或者持續性哭吵,尤其可能是外科疾病,比如腸套疊,腸梗阻,腸旋轉不良,腹股溝疝氣嵌頓等等。

嬰幼兒嘔吐症狀很常見,這個病因雖少見,但最後連醫生也後怕

3、嘔吐伴有血便、黑便、果醬樣大便,往往是需要緊急送醫院就醫狀況,不能再拖延診治。

4、嘔吐伴有營養不良,往往提示是一種病理疾病導致長期後果,肯定要重視,如果是功能性嘔吐,往往隨年齡好轉改善,也不會影響孩子生長髮育和營養狀況。

5、急性嘔吐伴有面色蒼灰,除了注意消化道疾病,還需要關注寶寶心肌炎、心臟疾病等不典型表現。

嬰幼兒嘔吐症狀很常見,這個病因雖少見,但最後連醫生也後怕

6、嘔吐伴有嚴重水、電解質紊亂通過糾正好轉但反覆,或者無法一直無法糾正正常的兒童,警惕遺傳代謝性疾病等等。

7、當然還有其他值得警惕症狀,不一一列舉,但是,各位家長不要輕視孩子嘔吐症狀。

嘔吐是孩子消化道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但是有時根本不是消化道疾病導致,可以輕到什麼都不要檢查和治療,自然就緩解好了,有時嚴重到直接危及到孩子性命,但做為一名普通家長首先要重視孩子嘔吐症狀,看看是否有以上的警告症狀,別不要動不動就自己給孩子診斷“積食”。如果醫生全都這樣想的話,就很容易出現醫療差錯。

臨床中發現因為很多寶寶嘔吐症狀,家長不夠重視或者兒科醫生缺乏經驗(當然也有經驗豐富的哦),導致臨床中出現糾紛案例,值得各位家長或者醫生警惕。同時家長一定不要對醫生檢查指手畫腳,不要認為孩子不就一點兒嘔吐嗎?為何小題大做檢查這麼多!一定配合醫生檢查,排除掉威脅到孩子健康的疾病,這樣家長也放心。


把複雜的兒科臨床問題通過科普變得通俗易懂,請關注@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歡迎轉發和分享,一起加入兒科科普的大家庭,家長有相關話題和問題可以留言探討,柯大夫在空餘時間會針對典型問題給予答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