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壯觀:登華山小記

巍峨壯觀:登華山小記

華山,對於我來說,不算是陌生的。很早的時候,在我的孩提時代,看過一部黑白的電影故事片《智取華山》,具體的情節已經忘到九霄雲外了,故事的內容也記不清了,但劇中的大反派,方化扮演的敵軍司令說了一句話:自古華山一條路,卻記得清清楚楚。

再後來,看《射鵰英雄傳》,上面的英雄大會“華山論劍”,南帝北丐東邪西毒中神通,在華山之巔,論劍比武,爭奪天下第一,更是令人神往不已。我印象中一直以為王重陽是在華山居住,楊過也是去華山跟著丘處機學武,後來查了一下,王重陽雖然是在陝西,卻是在終南山修煉,他的道場在終南山。

巍峨壯觀:登華山小記

除了這兩個元素之外,還有一個民間故事,寶蓮燈——劈山救母,說的也是華山的事情。說仙女下凡和凡人結合,生下一男孩,後來被玉帝鎮在華山之下。男孩長大後,用斧子劈開了華山,救出了自己的母親,一家人得以團聚。男孩叫沉香,他母親是三聖母,父親是劉彥昌,我小時候跟著祖父看過這個戲,在嵩山影劇院看的,記住了裡面的一些故事,知道了劈山救母的典故。

巍峨壯觀:登華山小記

前些日子,去西安辦事,回來的路上,路過華陰,便在華陰歇了一宿,登了次華山,領略了華山的險峻,也算圓了一個夢。

巍峨壯觀:登華山小記

那天早上,我們在華山遊客服務中心購票,乘了一個多小時的大巴,來到華山西麓,從西峰登山,從北峰下山。事先問了當地人,乘索道上下,大概需要五六個小時。

從西峰乘坐索道一路向東,索道收費180元,聽著有點貴,其實是值得的。以前在其他山坐過索道,但像這個索道這麼長,起伏這麼大的,還是首次。索道先是向上爬,到山頂的時候,我看了一下手機,已經是海拔兩千米,我的耳朵已經出現了不適。到了山頂,索道又急速向下衝去,待衝到谷底,復有仰首繼續向另一座峰衝去,四周看一下,已經置身於空中,下面是萬丈深淵,果然險絕,不覺惶惶然汗出兩鬢。再看同行者,無不面容失色,於是眾人相視會心一笑。

巍峨壯觀:登華山小記

索道最後在一個山洞停下,山崖上掏出了一個山洞,索道在這裡轉了個圈折回。遊客在此下車,開始登山,此時距離西峰已經不遠了。山頂的遊客不少,據導遊說還是少的,今天才一萬多人。

巍峨壯觀:登華山小記

山上的桃花已經開了,柳條也抽出了新芽,但背陰處積雪尚未化盡。西峰的臺階是在山體的花崗岩上鑿出的,兩邊有鐵鏈,粗大的鐵鏈上,密密麻麻地掛滿了大小不一的鎖。細看鎖上有字:某某和某某天長地久,某某全家幸福之類的,頗覺無聊,把幸福寄託給一把鎖,無非是一種自我安慰,最大的好處可能是救活了一些瀕臨倒閉的鎖廠。這種鎖生活中用的很少了,看來只有這麼點用處了。

沿著鐵鏈登上西峰,已經是中午時分。峰頂上人不少,季節變換之際,穿什麼的都有,有穿羽絨服的,也有穿短袖T恤的,分明來自兩個世界,卻相逢在華山之巔。

巍峨壯觀:登華山小記

久不鍛鍊,登上西峰已經是氣喘吁吁。稍事休息,下西峰,又奔赴南峰,從南峰折向北峰下山。一路人流不斷,每個休息處都是人滿為患,問了問飲食的價格,一張煎餅15元,一個肉夾饃20元,大家也不餓,於是就繼續向前走。

以前沒有西峰索道的時候,人們都是從北峰登山的,自古華山一條道,說的就是登北峰的這條路。路上摩崖石刻很多,多是清代和民國的,字跡平平,寫得非常好的幾乎沒有。路上見落款有“民國念六年的”,不止一處,看來廿通念。見了一幅對聯,松叔的松字誤為“鬆”,鐘聲的鐘誤為“鍾”,看落款應該是本地的名家,也算是笑話了。

巍峨壯觀:登華山小記

在北峰建築的下面,見到了張善子和張大千的摩崖石刻,隸書,字比拳頭還打,寫哥倆到此一遊。同行者不知張善子和人,我答曰是大千的兄長,畫老虎見長。

巍峨壯觀:登華山小記

從北峰坐索道下,此索道是老索道了,道路短,設備較老,價格是80元。一路奔下,在停車場坐中巴返回。到華陰市內,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我們9點上山,耗時6個多小時。回望華山,層巒疊嶂,依然巍峨蒼茫。

回登後,次日腿疼,上下樓尤甚。三日後,症狀減輕,問同行者,亦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