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集团军群司令、在家里签订投降协议的德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希

喜欢二战的朋友请关注,我写作二战德国的人物、军衔、制服等题材,介绍历史供学习批判,揭露法西斯的罪恶。更多史料请点击我的用户名,在“文章”里查看。

维斯瓦集团军群是1945年1月纳粹德国在灭亡前夕拼凑起来的最后一个集团军群,它的任务就是保卫柏林,第一任司令官由军事业余爱好者希姆莱担任,由于他实在不是块打仗的材料,3月20日集团军群司令职务由哥特哈德.海因里希大将担任,就在希特勒自杀前两天,他撤掉了海因里希大将的职务,任命斯图登特接任,但斯图登特还没到任就被盟军俘虏,所以在纳粹德国最后的十天里,维斯瓦集团军群的指挥官就一直由国防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希代理。

最后的集团军群司令、在家里签订投降协议的德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希

库尔特.奥斯卡.海因里希.路德维希.威廉.冯.蒂佩尔斯基希,(为嘛德国的贵族老爷们取名都如此复杂,恨不得把祖宗三代的名字都写上?)1891年10月9日生于德国夏洛滕堡一个贵族军人家庭,19岁军校毕业后参军,一战爆发不久,蒂佩尔斯基希中尉就在马恩河战役中被法国人俘虏,1920年获释回国。

或许是他的贵族背景比较硬,回国后的蒂佩尔斯基希继续留在陆军服役,然后步步高升,至1934年时他已是第二十七步兵团团长。要知道这段时期德国军人是很难有晋升机会的,后来二战中很多德军著名将领都戴了近十年的上尉肩章,蒂佩尔斯基希算是机遇不错的军官了。

最后的集团军群司令、在家里签订投降协议的德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希

1936年他调去国防部,38年开始担任主管军事情报的总参谋部情报部长,4月1日晋升为少将,他在这个职位上干得非常出色,对欧洲各国及苏联的兵力、布署、装备、作战能力的收集和分析都相当清晰,为德国发动二战及进攻苏联提供了很详实的军事情报,1940年晋升为中将。

1942年1月5日,蒂佩尔斯基希离开机关,调任在东线作战的第三十步兵师任师长,随后被当做救火员派往德米扬斯克包围圈担任军长,8月又派到意大利第八集团军任顾问,晋升为步兵将军(上将),1944年2月担任德军第十二军军长,6月担任第四集团军司令。

最后的集团军群司令、在家里签订投降协议的德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希

从蒂佩尔斯基希担任师长到集团军司令这一期间,除了德米扬斯克战役,他并没有取得什么可圈可点的战绩,比他做情报工作的成绩逊色不少。不过他的运气却实在不错,1944年7月18日,他乘坐的飞机失事,从空中摔下来的蒂佩尔斯基希身受重伤,但大难不死,三个月后又是一条活蹦乱跳的好汉,被派往西线洛林任第一集团军司令,后调往意大利任第十四集团军司令,在这里他指挥德军挡住了盟军的进攻,形成战略对峙状态,直到德国投降。

最后的集团军群司令、在家里签订投降协议的德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希

1945年4月27日,蒂佩尔斯基希被调到德国本土东线,担任面临崩溃的维斯瓦集团军群第二十一集团军司令,第二天就代理了被希特勒撤职的海因里希大将,成为维斯瓦集团军群司令。本来这个职务是由伞兵司令库尔特.斯图登特接任,但斯图登特在弗伦斯堡被英军俘虏,未能到任。此时形势严峻,在距离柏林仅几十公里的勃兰登堡和梅克伦堡地区,虽然正面德军拼命抵抗着苏军进攻,但西线的美军已对德军形成合围之势,如果继续顽抗到底,只有彻底灭亡。按照当时美苏达成的协议,这片地盘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最终结果要么被苏军歼灭、要么成为苏军的俘虏,而这两种结果都是蒂佩尔斯基希不愿意看到的。

他与第三装甲集团军司令曼陀菲尔上将商量,得出一致结论:正面继续抗,背面与美军协商有条件投降,争取让更多的士兵和平民转移到美军后方,这个艰巨的任务只能由他来完成。

最后的集团军群司令、在家里签订投降协议的德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希

1945年5月2日早晨,在路德维斯特村一座富丽堂皇的宅院里,美军第八十二空降师师长詹姆斯.盖文等来了谈判对手蒂佩尔斯基希,经过一番讨论,德国人希望美苏停火的愿望成为泡影,但盖文答应蒂佩尔斯基希,放下武器的德军可以逃往美军的占领区。

无奈的德军上将只能签署投降协议,这份协议让他与曼陀菲尔的大部分军队及大量难民得以逃到美占区,避免了落到苏联人手里的下场。在签署投降协议之后,蒂佩尔斯基希向盖文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他希望能在这座豪宅里住一晚,盖文虽然不解但还是答应了,他不知道的是,这座豪宅就是贵族蒂佩尔斯基希的祖宅,他是回到自己家里来与美军签订的投降协议。

最后的集团军群司令、在家里签订投降协议的德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希

战后蒂佩尔斯基希受到纽伦堡法庭审判,后被赦免,他于1951年出版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书籍,由于他曾在情报系统及作战部队任职的经历,该书披露了大量鲜为人知的档案材料和德军的详细战况资料,成为研究二战历史的权威性著作之一。

1957年5月10日,蒂佩尔斯基希在下萨克森州卢纳堡去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