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融危機、房價暴跌以後,普通百姓生活的真相

二戰後,經歷了經濟爆發式增長的日本,在90年代迎來了金融危機,房價暴跌。在80年代購房的日本人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接盤俠”,他們大多因為公司倒閉而失業,不得不四處尋找工作以還上沉重的貸款。

日本金融危機、房價暴跌以後,普通百姓生活的真相

這是反映日本普通人“接盤俠”的真實故事:

1990年,一個叫二郎的普通白領年近30歲,要買房結婚。四處借貸湊齊了首付,成為房奴,揹負著沉重的負擔,每個月的開銷超過80%用於還貸。這在經濟繁榮的時候,勒緊腰帶還是可以展望過上好日子。

日本金融危機、房價暴跌以後,普通百姓生活的真相

然而,一年後,日本經濟全線奔潰,大批公司倒閉,房價急劇下跌。二郎也因為公司倒閉而失業。接著,是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1. 揹負著沉重房貸的一郎,把房子掛出去出售,3個月卻無人問津!
  2. 失業的一郎還不起銀行的貸款
  3. 房子只能被銀行以低價拍賣出去,這導致二郎虧損了2.7千萬日元

2.7千萬日元是什麼概念?相當於他原來工資不吃不喝,也需要25年才能攢下來!

這是日本房價崩潰後,普通人的一個縮影。至今,仍有人還在還著貸款。

經歷了高增長的日本, 在80年代的房價是高得恐怖:據數據顯示,到了1991年,東京一個首都的土地可以買下整個美國。以下是來自BOJ(日本銀行,Brand of Japan)公佈的房價數據,大家感受一下:

日本金融危機、房價暴跌以後,普通百姓生活的真相
據日本國土廳公佈的調查統計數據,1985年,東京的商業用地價格指數為120.1,到了1988年暴漲至334.2,在短短三年內房價增長了近2倍。

面對日益高漲的房價,普通民眾終於發現受不了了,他們已經發現就算自己工作一輩子不吃不喝,也買不起房。由於房價高漲,製造業已經無力支付高昂的租金;過高的低價,也阻擋了企業規模的擴大,阻礙了城市的發展。

於是政府上調利息,出臺各種限購政策,房價開始下跌。

此外,從1990年起,日本股市開始下滑。國際資本發現日本已經沒有投資價值,紛紛撤資。

從此,日本經歷的二十多年時間,是最難過的時期,被稱為“消失的二十年”!

日本金融危機、房價暴跌以後,普通百姓生活的真相

雖然這二十年日本各方面都作出了大量努力和調整,但是目前日本地價仍然處於低位水平,僅是當年高峰期的1/3不到!當年的接盤俠不但活得很累,也把人生最寶貴的20年搭在了房子,真可謂壓力山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