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二战时美国曾计划训练蝙蝠火烧日本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国珍珠港,一时间美国群情激奋,不少美国人提出各种大胆新奇的设想,用来对日本人进行报复。这时一位在新墨西哥州洞穴公园度假的牙医亚当斯突发灵感,提出了把大量携带燃烧弹的蝙蝠空投到日本进行攻击的设想。

脑洞大开:二战时美国曾计划训练蝙蝠火烧日本

1942年1月12日,亚当斯向白宫递交了一分提议书,请求研究将蝙蝠用作轰炸机的可能性。罗斯福对这个方案很感兴趣,很快这个方案被转给了美陆军化学战勤务部和陆军航空兵部队,美国政府要求这两个单位就该方案作进一步的审核。最终亚当斯的“蝙蝠轰炸机”方案被罗斯福批准实施。

脑洞大开:二战时美国曾计划训练蝙蝠火烧日本

计划被批准后,亚当斯和一群野外自然科学工作者组成了研究小组。他们的首要任务是挑选合适的蝙蝠,研究小组为此奔波了1000个洞穴和3000个矿井,由于时间紧迫,研究小组除了钻山洞就是没日没夜的开车。最终研究小组选定了游离尾蝠作为“轰炸蝙蝠”,游离尾蝠重量只有9克,但是却可以携带20克左右的炸药,最关键的是游离尾蝠数量庞大,可以满足攻击数量的需求。在德克萨斯州班得拉附近的内伊洞穴里,研究小组发现了游离尾蝠的栖息地,这里大概有2000万到3000万只游离尾蝠。研究小组捕获了大量的蝙蝠并放入一辆冷藏卡车中,亚当斯还把一部分蝙蝠绑上模拟炸弹并带到华盛顿向陆军官员们展示,并在大楼里释放进行演示。

脑洞大开:二战时美国曾计划训练蝙蝠火烧日本

1943年3月,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部正式授权进行“蝙蝠轰炸机”实验。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的特别研究员L.F.费瑟尔博士开始设计适合蝙蝠携带的微型炸弹。他设计了2个尺寸的燃烧弹进行测试,其中一个型号重17克,可以燃烧4分钟,另外一个型号重28克,可以燃烧6分钟。为了把这些微型燃烧弹安放到蝙蝠身上,研究人员用外科医生常用的小夹钳将微型燃烧弹夹在蝙蝠胸脯下面松弛的皮肤上,武装完毕的蝙蝠将被放在冷冻储藏器内,处于冬眠状态。准备行动时,蝙蝠将被转到纸箱中,由飞机把纸箱投掷到日本上空。纸箱会在300米低空自动打开,蝙蝠将从纸箱中掉出并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然后这些蝙蝠将飞往住宅楼或者其它建筑物,附在身上的燃烧弹将跟随蝙蝠散落四方,燃起大火。

脑洞大开:二战时美国曾计划训练蝙蝠火烧日本

1943年5月21日,美国空军一架B-25轰炸机在1500米的空中进行了首次蝙蝠空投实验,空投的蝙蝠安装了模拟炸弹并在冷藏室中处于冬眠状态。实验共空投了5次,但测试都失败了,大部分蝙蝠没有从冬眠状态中苏醒过来,惨遭摔死。几天后,研究小组转移到美国陆军航空兵位于新墨西哥州卡尔斯巴德的一个辅助机场继续实验。随后的空投实验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许多蝙蝠不能及时醒来,纸箱也不能正常打开。而且9克重的游离尾蝠也没法携带22克的燃烧弹飞太远,顶多只能携带15克左右炸弹。1943年8月,美国陆军将该项目交给海军,重新命名为“X计划”。1943年10月,海军在德克萨斯州租了4个洞穴,海军陆战队还计划重新研制新型的威力更大的燃烧弹。

脑洞大开:二战时美国曾计划训练蝙蝠火烧日本

1945年6月,“蝙蝠轰炸机”还是迟迟不能投入作战,于是海军陆战队作战部长下令取消该计划。至此,”蝙蝠轰炸机“计划宣告结束,美军在这项计划上投入的经费达到200万美元。作为该计划创始人的亚当斯医生十分失望,他坚持认为如果让这些蝙蝠火烧日本的话,将比原子弹更具破坏力,能以更小的人员伤亡迫使日本投降,然而终究无法实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