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天才的李超人,李嘉誠面對危機是怎麼處理的?值得學習

李嘉誠母親是個典型的潮汕女子,從小吃苦耐勞。勤儉持家

並非天才的李超人,李嘉誠面對危機是怎麼處理的?值得學習

從李嘉誠的第一次創業,開起塑料廠,1950年,就擁有5萬多港元。當時的匯率是1.25倍,一塊港元能換1.25元人民幣。

而當時我們中國剛剛成立,即使是千元對於我們祖輩來說,也許也是一輩子都難以賺到的天文數字。

所以,能在1950年就能動用5萬多港元創業的李嘉誠絕對可以說是鉅富了。再者當時的李嘉誠才22歲。

然後創辦塑料廠,產品多樣,機械設備落後,工人技術低。導致做出來了非常多的劣質產品,最後爆發李嘉誠人生的第一次危機

並非天才的李超人,李嘉誠面對危機是怎麼處理的?值得學習

後來,李先生回憶說:人生自有其沉浮,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忍受生活中屬於我自己的悲傷。只有這樣,你才能體會到什麼叫成功,什麼叫幸福。

李嘉誠母親告訴李嘉誠:啊誠,產品不能貪多,也不能馬馬虎虎,如果我們是顧客,到市場上選購商品,也是要挑挑試試。如果你要花錢去買一件玩具,擺在面前有十幾種,甚至幾十種同類產品,你會隨便花錢去買粗劣的玩具嗎?

後來,李嘉誠母親又說:你才22歲,失敗下個並不是壞事。也許這才是你爬起來再幹的開始。男子漢大丈夫失敗不要緊,要緊的是能不能從中學到知識,成長起來。

後來,李嘉誠的誠,打動了銀行,材料商,客戶最後才把公司挽救回來。

並非天才的李超人,李嘉誠面對危機是怎麼處理的?值得學習

其實,做人做事,最容易也是最難做到的幾件事情無非就是,誠跟承擔責任。

面對其實不容易…到時確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