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智能工厂的无人化未来,为什么人越来越不重要了?

小姐姐有话说:

近些年,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慧兴起,但其构图却在不断变化。

厂工和制造现场改革没有终点,今后也将继续下去。

其中,灵活性和改善力必不可缺,人的重要性再次被摆上了舞台。

2019年,对于制造业而言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在制造业现场,如何发挥人的作用,工厂如何面向未来重新出发,尤为重要。

今天我要告诉你:

制造业现场工作方式改革的误区以及关键。

一、智能工厂不等于【无人化】

2011年德国开始提倡工业4.0,制造业工厂向智能工厂开始转型。随着机器人和物联网的普及,在全球范围内,智能工厂和自动化越演越烈。

日媒:智能工厂的无人化未来,为什么人越来越不重要了?

智能工厂,是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实现工厂的办公、管理及生产自动化,达到加强及规范企业管理、减少工作失误、堵塞各种漏洞、提高工作效率、进行安全生产、提供决策参考、加强外界联系、拓宽国际市场的目的。

提到智能工厂,很容易将无人化与之混淆。

大多数人认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工作,制造业现场以后会没有人,智能工厂=自动化工厂=无人工厂。但事实并非如此。

二、人可以促进工厂的发展

为啥说【人】在当代的工厂中,依旧十分重要呢?

日媒:智能工厂的无人化未来,为什么人越来越不重要了?

智能工厂改革没有终点。制作的产品、制作的量、交货期、零部件、材料发生变化,制造现场也随之变化。工厂改革没有终点,应该适应时代与工厂状况,灵活地改变工作方式。其中,人拥有机器所没有的灵活性和改善力,应当受到极高的重视。

人在工厂中具体可以发挥的作用有以下五点:

01、生产新产品时,首先要通过人力和手工,制作生产基础的样本。

02、从样本中发现浪费,改善浪费。

03、将样本自动化,进一步改善。

04、对应客户、难加工等少量品。

05、为了将自动化生产线的停运降到最低,进行维修保养。

这些都是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无法做到,只有人类才能做到的。

更进一步说,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力源泉,是被世界公认的现场改善力

日媒:智能工厂的无人化未来,为什么人越来越不重要了?

一方面,通过自动化、机器化、物联网化来弥补人手不足问题,另一方面又重新认识到了人力在制造业现场的有效性。

三、对未来的物联网而言,现场很重要

收集信息、使之可视化,以及活用数据是两个不同的问题。随着对物联网认知的提高,用户的关注点从可视化,向下一个功能、如何解决现场问题、通过物联网取得的数据的活用方法等方面转移。

因此,物联网的肩负者从IT公司,向现场、制造设备、拥有工厂设备知识和见解的企业、设备制造商、机器制造商、扎根于制造业的系统集成器、商社转移。

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人力。2019年后,了解现场、装置、机械,数据的活用与改善方法,是不可或缺的。

日媒:智能工厂的无人化未来,为什么人越来越不重要了?

2019年制造业的关键词,消除3K与改善

在人手不足日益严重的日本国内,关键词是代替人工作业的自动化、减轻人力负担的省力化。并且,为了继续工作,加入新的人才,消除3K(难受·肮脏·危险),提供舒适高效的工作环境变得越发重要。从产品轴上来说,对自动化、省力化机器、清洁·环境产品、安全的关注,无疑会进一步提高。

日本国内工厂对于在大企业或海外设立工厂的企业来说,起到了作为榜样的【母工厂】,以及降低海外风险的【备份工厂】的作用。对于只经营中小企业和日本国内市场的企业来说,是绝无仅有的【骨干工厂】。

为了维持竞争力,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需要继续保持改善工作。为此提供材料和素材的工具是物联网,而给予提示的,则是具有现场和机械知识的物联网合作伙伴。

2019年制造业的主角是【人】。尤其是,拥有现场和机械知识的人才。在此技术上,配合技术与产品,制造业才能走得更远。

日媒:智能工厂的无人化未来,为什么人越来越不重要了?

违者必究。


想知道更多日本制造业的干货嘛?欢迎关注日本制造业内参全新专栏

《日本顶尖企业爆品开发2018年12月》、《制造业市场研究2019年第一期》

专栏内容均由日本发行量第一的制造业专业杂志《日经制造》独家授权。


以下是头条号日本制造业内参发布过的好文章,感兴趣的可以阅读一下:)


你的每一条留言,小编都会虚心阅读,小编一直都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