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四十年 那些令人難忘的飛天時刻

改革開放四十年,是中國航天人奮鬥的四十年,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取得輝煌成就的四十年。神舟升空,嫦娥奔月,天宮與神舟成功對接……一幕幕激盪人心的瞬間是中國人最為驕傲的記憶,也是改革開放歷史下,中國航天發展壯大的有力佐證。

“繁星”滿天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衛星研發技術取得長足進步,先後設計研發了各種功能的衛星,包括資源衛星、氣象衛星、通訊衛星、導航衛星、海洋衛星等。1984年4月,“東方紅二號”衛星發射升空,成為我國首顆地球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1988年9月,“風雲一號”氣象衛星成功發射,中國成為第四個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的國家……


中國航天四十年 那些令人難忘的飛天時刻

被稱為金牌火箭的長征二號丙火箭 圖片來源:央視網客戶端

如今,中國在軌衛星數量已經超過俄羅斯,僅次於美國,並且在性能上已接近或相當於國際先進水平。例如,我國於2015年12月研發的“悟空號”暗物質探測衛星,2017年6月發射的“墨子號”量子衛星,它們代表著中國尖端科技的最高水平,為中國航天塗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航天四十年 那些令人難忘的飛天時刻

“悟空號”暗物質探測衛星 圖片來源:央視網

中國航天四十年 那些令人難忘的飛天時刻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示意圖 圖片來源:央視網

從“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升空到今天的滿天繁星,中國航天人創造的奇蹟令世界刮目相看。仰望星空,夜空中最亮的星是來自中國的人造衛星!

網友留言:

新浪微博網友大國學匠2019後計劃

中國航天突飛猛進,遙遙領先 ,我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新浪網友Twzx

通信“絕對安全”!“墨子號”的成功發射意味著未來我們的通信將更加的安全,我們知道一般的通信,中途會被竊聽而不被雙方察覺的洩漏了信息。

網易用戶6572628035

這些變化都是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現在的中國已經成功轉型。我國科技實力也日新月異,全球首顆量子通信在軌衛星“墨子號”已運行兩個年頭,加油中國!

搜狐網友chilemay

作為寥廓而深邃的宇宙中沙粒一般的存在,我們沒有理由不去了解它,從15年發射的悟空號暗物質探測衛星到16年啟用的FAST,再到去年升空的慧眼衛星,以及將要發射的太陽望遠鏡,還有可以預見的將來1000m口徑的射電望遠鏡,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的腳步從未停止……就讓頭頂上的“南仁東星”指引著我們前行!

神舟飛天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東風航天城”,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衛星發射中心。1992年9月,中國載人航天計劃正式啟動,發射場就定在了創造了無數輝煌戰績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中國航天四十年 那些令人難忘的飛天時刻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指揮控制大廳 圖片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又稱“東風航天城”,是中國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綜合型衛星發射中心。1992年9月,中國載人航天計劃正式啟動,發射場就定在了創造了無數輝煌戰績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中國航天四十年 那些令人難忘的飛天時刻

神舟飛船近照 圖片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

2003年10月15日,將被所有中國人銘記,因為在這一天的上午9時,中國首艘載人航天飛行器“神舟五號”,搭載著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騰空而起,並於16日6時成功返回。這次發射標誌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浩瀚的太空從此寫下了中國人的名字。


中國航天四十年 那些令人難忘的飛天時刻

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在太空中展示國旗 圖片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

“神舟五號”成功飛天后,中國接連發射了5艘載人飛船,每次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每次都獲得了舉世矚目。2005年10月12日,載有兩名航天員的“神舟六號”發射成功,這是中國第一艘執行“多人多天”任務的載人飛船;2008年9月25日,搭載3名航天員的“神舟七號”順利升空,飛船飛行期間,航天員翟志剛出倉作業,實現了首次太空行走。中國人的足跡第一次印在了茫茫太空,多個國家的航天專家、宇航員和航天機構對此予以積極評價。


中國航天四十年 那些令人難忘的飛天時刻

“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圖片來源:國際在線

中國航天四十年 那些令人難忘的飛天時刻

“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手舉國旗出倉進行太空行走 圖片來源:央視網

2012年6月16日,載有中國首位女航天員的“神舟九號”奔向浩渺的太空。“神舟九號”在太空中完成了與“天宮一號”對接的任務,為建成獨立自主的中國空間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中國航天史掀開極具突破性的一章。時隔不到一年,也就是2013年的6月11日,中國發射了第十艘“神舟號”飛船,這次飛行不僅再次實現了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還首次嘗試了在太空倉內進行物理實驗,令人印象深刻。“神舟十號”的成功發射,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技術日臻完善,近乎“十全十美”。


中國航天四十年 那些令人難忘的飛天時刻

“神舟九號”航天員返回地球 圖片來源:央視網

中國航天四十年 那些令人難忘的飛天時刻

“神舟十號”航天員王亞平在“天宮一號”組合體中進行太空授課水球實驗 圖片來源:央視網

時不我待。經過兩年的修整和準備,我國載人航天再次踏上新徵程。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飛船搭載兩名航天員光榮啟航,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神舟十一號”飛船進入太空之後,於19日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二者形成組合體飛行32天,創下中國時間最長載人飛行記錄,中國人離建設自己的空間站又邁進了一步!


中國航天四十年 那些令人難忘的飛天時刻

動畫演示“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對接 圖片來源:央視網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中國航天人勵精圖治,在短短的十餘年間書寫了世界載人航天史的奇蹟。下個十年,讓我們共同期待,中國載人航天必將再創佳績!

網友留言:

網易網友是菜花倩倩

宇航員們太棒啦,我們的祖國太偉大啦,好想哭,忍不了啦,嚶嚶嚶嚶……

新浪微博網友科技報

我們的目光,看向了宇宙最深最遠處。我們的思維,已經突破了宇宙的邊際。我們的未來,已經超越了現在的四維空間。能趕上飛天的時代,是我們的幸運;擁有這些飛天的人,是我們的驕傲!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致敬每一位航天英雄!

新浪微博網友sdd頭條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各行各業都有長足的發展,航天事業更是國人的驕傲,猶記得當五星紅旗出現在太空時,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我們的未來一片美好!期待航天事業更上一層樓,我們國家更加富強!

網易網友高山之水hlj493443512

神舟號飛船的成功發射,讓中國在太空有了自己的天網,讚我的祖國,讚我的科學工作者。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寄託著中華民族飛天探月的美好願景。2007年10月24日,醞釀了10年之久的探月飛行計劃得以實施。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搭載著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塔架點火成功發射。“嫦娥一號”帶著國人的祝福,踏上了中國首次“探月”之旅,並帶回了珍貴的月面三維影像。從此,嫦娥奔月由神話變為現實。


中國航天四十年 那些令人難忘的飛天時刻

“嫦娥一號”傳回的第一幅月面圖像 圖片來源:央視網

“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後,“嫦娥二號”和“嫦娥三號”探測器分別於2010年和2013年相繼升空。值得一提的是,搭載“玉兔號”月球車的“嫦娥三號”實現了月面著陸,在複雜的月面環境下,獲取大量工程數據和科學數據。為今後月球探測和科學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國航天四十年 那些令人難忘的飛天時刻

“嫦娥二號”震撼發射瞬間 圖片來源:央視網

中國航天四十年 那些令人難忘的飛天時刻

“嫦娥三號”著陸器上的相機拍攝的“玉兔”號月球車 圖片來源:央視網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中國古人對月亮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懷。如今,中國人憑藉自身科技實力實現了對月球的近距離觀測,為民族圓夢的同時,也為造福全人類做出了貢獻。2018年12月,“嫦娥四號”整裝待發,讓我們祝“嫦娥”奔月再次圓滿成功!

網友留言:

網易網友Qiuuuuc

年底大戲——探月三期嫦娥四號,CZ-4b頂替“胖五”登場。

新浪微博網友南方竹V

嫦娥四號將於今年12月份發射,將實施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任務!強大的中國又一個偉大的動作,為中國點贊!!

人民網網友連淮徐鹽

近幾年中國發展迅速,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在航空航天領域,嫦娥系列探月工程的突破性進展,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在自主研發領域的傲人成績。

鳳凰網友freemovie

登月是中華民族千百年的偉大夢想,我們期待中國人早日踏足月球,成為和平利用太空的重要力量。支持探月工程!鵲橋先引路,吳剛在招手,嫦娥奔月成功!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人的飛天夢一次又一次變為現實。神舟系列飛船的發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的突破性進展,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在自主研發領域的驕人成績。千秋偉業,風華正茂。只要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中國航天事業必將迎來更加光明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