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这几类事故高发,48起事故原因竟然是……

1月这几类事故高发,48起事故原因竟然是……

1月这几类事故高发,48起事故原因竟然是……

历史上的1月

中毒和窒息、爆炸、坍塌事故多发,

近年来非煤矿山、危化品、工贸行业

1月发生的48起事故。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希望这些事故能引起大家警醒!

非煤矿山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2017年,1月非煤矿山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包括较大)10起,爆炸和坍塌类事故多发!

1月这几类事故高发,48起事故原因竟然是……

危险化学品

一、国内事故

石油化工

山东滨化滨阳燃化有限公司“1•1”石脑油中毒事故

2014年1月1日,山东滨化滨阳燃化有限公司储运车间中间原料罐区在切罐作业过程中发生石脑油泄漏,引发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36万元。事发时抽净管线系统处于敞开状态。操作人员在进行切罐作业时,错误开启了该罐倒油线上的阀门,使高含硫的石脑油通过倒油线串入抽净线,石脑油从抽净线拆开的法兰处泄漏。泄漏的石脑油中的硫化氢挥发,致使现场操作人员及车间后续处置人员硫化氢中毒。

中石油兰州石化“1•7”罐区爆炸事故

2010年1月7日,兰州石化公司316#罐区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316#罐区碳四球罐出料管弯头存在缺陷,致使弯头局部脆性开裂,导致易燃易爆的碳四物料泄漏并扩散,遇焚烧炉明火引起爆炸。该公司未按规程规定对事故管线进行定期检验,未按规定落实事故管线更换计划和对储罐进出物料管道设置自动联锁切断装置,致使事故状态下无法紧急切断泄漏源,导致泄漏扩大并引发事故。

中石油抚顺石化“1•19”重油催化装置爆炸事故

2011年1月19日,中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石油二厂重油催化装置稳定单元发生闪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轻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重油催化装置稳定单元重沸器壳程下部入口管线上的低点排凝阀,因固定阀杆螺母压盖的焊点开裂,阀门闸板失去固定,阀门失效,脱乙烷汽油泄漏、挥发,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喷射产生静电发生爆炸。

精细化学品

浙江临海市华邦医药化工公司“1•3”爆炸事故

2017年1月3日8时50分许,位于临海市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的浙江华邦医药化工有限公司C4车间发生爆炸燃烧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400多万元。开始减压蒸馏时甲苯未蒸出,当班工人擅自加大蒸汽开量且违规使用蒸汽旁路通道,致使主通道气动阀门自动切断失去作用。蒸汽开量过大,外加未反应原料继续反应放热,釜内温度不断上升,并超过反应产物(含乳清酸)分解温度。反应产物(含乳清酸)急剧分解放热,体系压力、温度迅速上升,最终导致反应釜超压物理爆炸。

浙江嘉兴向阳化工厂“1•4”反应釜爆炸事故

2012年1月4日,浙江省嘉兴市向阳化工厂二氯乙烷车间浓缩釜发生爆炸,同时引发火灾,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20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滴加过量的双氧水和未反应的二异丙胺等有机物,在浓缩釜中浓缩加温操作条件下发生化学爆炸。

河南焦作市化工总厂科研所“1•9”干燥器爆炸事故

1997年1月9日,河南省焦作市化工总厂科研所在干燥硅酸锆时,干燥器发生物理爆炸,造成4人死亡,3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干燥器存在设计缺陷,未在蒸汽管上安装减压阀、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蒸汽进入干燥器后超过干燥器所能承受的压力,发生物理爆炸。

潍坊长兴化工有限公司“1•9”氟化氢泄漏中毒事故

2016年1月9日,潍坊长兴化工有限公司四氟对苯二甲醇车间发生氟化氢泄漏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在四氟对苯二甲醇生产过程中伴有氟化氢蒸气产生,因作业人员擅自变更生产工艺违规操作、反应釜加料盖密封不严,导致氟化氢泄漏并扩散,造成现场和相邻车间作业人员中毒。

河北沧州市染料化工厂“1•13”磺化罐爆炸事故

1989年1月13日,河北省沧州市染料化工厂间氨基苯磺酸钠车间的磺化罐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7人受伤(其中4人重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通过内漏的阀门漏入磺化罐,而处于磺化后保温期的间硝基苯磺酸中残存有过量的三氧化硫,引起了化学爆炸。

有机化工

河北沧州市染料化工厂“1•13”磺化罐爆炸事故

1989年1月13日,河北省沧州市染料化工厂间氨基苯磺酸钠车间的磺化罐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7人受伤(其中4人重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硝基苯通过内漏的阀门漏入磺化罐,而处于磺化后保温期的间硝基苯磺酸中残存有过量的三氧化硫,引起了化学爆炸。

浙江武义博阳实业有限公司“1•15”火灾事故

2008年1月15日,浙江武义博阳实业有限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4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企业擅自改变生产工艺,将用水清洗改为用白油冷却清洗,冷却清洗废渣池旁边运行的真空泵不防爆,操作人员在关停真空泵时产生火花,引燃废渣池中的轻组分和白油发生火灾。

无机化工

内蒙古乌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18”爆炸事故

2011年1月18日,内蒙古乌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处理合成工段的高纯盐酸中间罐废气排空管和排空汇总管连接处的漏点时发生爆炸,导致3名工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制酸过程中少量溶解、夹带的氢气随盐酸进入高纯盐酸中间罐,由于中间罐压力的降低,溶解、夹带的氢气逐步从液相盐酸中析出。排空管与排空汇总管连接处开裂,造成氢气泄漏。维修工使用角磨机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火花,引爆氢气,由于各盐酸储罐气相空间相连,造成三个盐酸储罐爆炸。

福建龙岩紫金铜业制酸车间“1•26”中毒事故

2012年1月26日,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蛟洋工业集中区紫金铜业有限公司制酸车间脱硫塔作业区发生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事发时灰罐发生堵塞,一名当班工人清灰作业时昏倒,其他三名工人未佩戴防护用具施救,相继中毒。事故原因判断为一氧化碳中毒或缺氧窒息。

化肥

河南邓州市第二化肥厂“1•3”爆炸事故

1990年1月3日,河南省邓州市第二化肥厂检修洗气塔时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检修时洗气塔内煤气置换不彻底,在没有对塔内气体进行取样分析、没有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的情况下就实施动火,引起了爆炸。

甘肃刘家峡化工总厂尿素装置“1•3”爆炸事故

1994年1月3日,甘肃省刘家峡化工总厂尿素装置1台惰性气体洗涤器、2台液氨冷凝器、1台液氨缓冲槽发生爆炸,造成3人重伤,14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97.8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冬季低温,氨的回收率较高,冷凝气中氢、氧比例相对增加达到爆炸范围,气体与阀体摩擦产生的静电引发剧烈爆炸。

河南浚县化肥厂高压管“1•4”爆裂事故

1996年1月4日,河南省浚县化肥厂废热锅炉出口高压管线爆裂,换热器高压合成气体回流着火,造成3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废热锅炉出口使用的高压管为非合金钢管,长期使用,高压管内壁严重氢腐蚀,机械性能和冲击韧性大大降低,直至发生爆裂。

陕西省兴化集团公司“1•6”硝酸铵爆炸事故

1998年1月6日,陕西省兴化集团公司硝铵装置发生爆炸,造成22人死亡,5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000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供氨系统不平衡,氨系统累积的含油和氯离子的液体从氨系统带入硝铵生产系统。含油和含氯离子高的硝铵溶液在造粒系统停车的状态下温度升高,自催化分解放热,在极短的时间内,分解产生的高热和大量高温气体产物积聚,导致硝酸铵爆炸。

陕西化肥厂铜洗工段回流塔“1•13”爆炸事故

1995年1月13日,陕西化肥厂铜洗工段回流塔在检修时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4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回流塔再生系统存在易燃易爆气体(氢气等),由于清洗置换不彻底、在置换和试漏过程中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器具而引发爆炸。

吉林通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18”爆炸事故

2014年1月18日,吉林通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甲醇合成系统供水泵房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55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当班岗位操作工在排液结束后,未能关严精醇外送阀门,且回流管阀门开度过大,导致净醇塔内稀醇降至控制液位以下。接班操作工也未发现净醇塔底部稀醇液位低于控制线,导致高压工艺气体回流到稀醇罐(常压罐),造成稀醇罐与回流管线连接处断裂,致使大量可燃混合气体(以H2为主)迅速充满供水泵房,达到爆炸极限,受静电引燃后发生爆炸。

化学制药

江苏昆山康大医药化工公司“1•13”反应釜爆炸事故

2007年1月13日,江苏昆山市康大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硝酯车间熔融反应釜发生爆炸,事故造成7人死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工在操作硝酯熔融反应釜时,为了加快熔化速度,开大供汽阀门,导致温度上升过快,造成反应釜爆炸。

农药

安徽康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9”中毒事故

2014年1月9日,安徽康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出租场地内,员工在检修管道过程中发生中毒事故,造成4人死亡,2人轻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作业人员违规进入泵操作井对其中的甲硫醇钠管道进行检修,吸入含硫有毒气体(硫化氢、甲硫醇等)中毒,后因现场组织施救不当造成事故扩大。

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1•12”反应釜爆炸事故

1995年1月12日,湖北省沙隆达公司农药一厂两磷车间三氯硫磷反应釜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反应釜内投入三氯化磷较多,未与硫磺充分反应,产生积聚。釜内物料沸腾后,积聚的三氯化磷反应逐步加剧,冲掉防爆膜,釜内高压导致搪瓷反应釜盖法兰螺栓的铸铁夹断裂,发生爆炸。

煤化工

新疆大黄山鸿基焦化有限公司“1•6”煤气中毒事故

2011年1月6日,新疆大黄山鸿基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在试生产过程中,合成车间脱碳泵房内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轻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冷凝液管线连接饱和塔进口处选用单道闸阀,设计存在缺陷;脱碳泵房内管线与有煤气的装置连通,室内未设置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器,导淋未设置在室外,进饱和塔的冷凝液阀门发生内漏,致使饱和塔内焦炉煤气反串至脱碳泵房,引起人员中毒。

新疆吐鲁番市恒泽煤化有限公司“1•27”闪爆事故

2018年1月24日11时20分左右,新疆自治区吐鲁番市恒泽煤化有限公司18万吨/年焦油加工环保改造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闪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直接原因是有关作业人员严重违规操作,在没有取得动火许可证、没有采取安全措施和监管人员未到位情况下擅自违章使用明火烘烤法兰螺丝,引发沥青高置槽内部的挥发性可燃气体闪爆。

其他

湖北武汉炭黑厂“1•14”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1989年1月14日,湖北省武汉炭黑厂三车间在检修造粒机时,发生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9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卧式筒状造粒机内一氧化碳浓度高达10000mg/m3,作业人员进入造粒机内进行检修作业时,未检测气体含量,未办理许可证,未佩戴安全防护装备,造成作业人员中毒。

广西石油公司贵港分公司“1•27”输油管线泄漏爆炸事故

2000年1月27日,广西石油公司贵港分公司汽油管线泄漏,引起燃烧爆炸,造成8人死亡,17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输油管线焊缝开裂,管内汽油漏出并进入下水道,被好奇的民工用打火机点火试油,造成燃烧爆炸。

(二)国外事故

美国托斯科埃文炼油厂“1•21”爆炸事故

1997年1月21日,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托斯科埃文炼油厂加氢裂解单元发生一起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人死亡,46名工人受伤,其中13人重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加氢裂解反应器上的出口管破裂,轻质气体从管道中泄出,遇空气自燃,造成爆炸和火灾。

工贸行业

2011年至2018年的1月份,工贸行业共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12起、死亡49人,中毒和窒息事故共5起、死亡23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42%47%其中2018年1月31日,首钢水城钢铁公司发生1起因爆炸导致死亡9人的较大事故。

1月这几类事故高发,48起事故原因竟然是……

中毒和窒息事故

1

2011年1月11日,广东省肇庆市广东萨米特陶瓷有限公司,煤气站机修工进入2号煤气站4号电捕轻进行维修时晕倒,施救过程中又有5人中毒晕倒。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

2

2011年1月28日,广东省梅州市横岗村一石灰窑,2名工人进行封窑作业。在封窑底过程中吸入一氧化碳气体中毒晕倒,施救过程中又有5人先后中毒。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

3

2012年1月26日,福建省龙岩市紫金铜业有限公司,2名工人进入制酸车间脱硫塔作业区2号顶置料仓进行检修时,晕倒在仓内,施救过程中又有1人晕倒仓内,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

4

2015年1月14日,云南省红河州金珂糖业有限责任公司,5名工人在清洗7、8号糖浆箱时,1人晕倒,在施救过程中又有11人相继中毒,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

5

2018年1月31日,贵州省六盘水市的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对余热发电9号锅炉检修作业中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共造成9人死亡。

坍塌事故

6

2011年1月11日, 云南省通海市新光工贸有限公司,天车向购货汽车上吊装成品槽钢过程中,7捆槽钢突然发生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

7

2018年1月22日,河北省沧州市一违建粉煤灰仓库,北侧南山墙发生坍塌,粉煤灰涌出,将一简易房内3人掩埋,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

爆炸事故

8

2011年1月1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泰丰油脂有限公司,4名员工对该厂精炼车间的毛油罐排风管进行更换作业,在焊接过程中由于毛油罐内残存少量毛油,在罐内形成了易燃易爆的混合气体,在焊接时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

9

2012年1月3日,湖北省随州市龙王林业有限公司,正在加热的锅炉突然发生爆炸,锅炉房整体坍塌,事故造成3人遇难。

物体打击事故

10

2016年1月5日,黑龙江省安达市任民镇亿鼎粮库,5名工人清理地面余粮过程中,冻结在仓壁的粮食突然塌落,事故造成5人死亡。

11

2018年1月7日,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金隅水泥有限公司,9名工人在清仓作业时。库内上部水泥结块掉落,清库工人相继被掩埋,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

灼烫事故

12

2011年1月15日,吉林省吉林市晨鸣纸业有限责任公司,车间仪表工擅自将6号蒸煮釜排气管自动阀门压缩空气阀打开,导致在蒸煮釜内粘贴防腐瓷砖作业的3名作业人员被蒸汽灼烫,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