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四川各地級市GDP數據出爐:綿陽德陽宜賓南充增速齊過9%


2018年四川各地級市GDP數據出爐:綿陽德陽宜賓南充增速齊過9%

山川網:繼續2018年區域經濟覆盤系列,繼先前陸續已經推送的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分篇後,今天我們推送2018年全國省級行政單位經濟總量排名第六位的——四川省。

2019年1月14日,四川省第十三屆人代會十二次會議召開,省長尹力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預計2018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4萬億元,增速為8%。

那麼作為中國西部地區的經濟和人口第一大省,四川省各地級市在2018年的經濟表現如何?我們一起來看。


2018年四川省各地級市GDP

2018年中國省級行政單位經濟總量年度成績的兩大亮點分別是:TOP2省份廣東、江蘇齊破9萬億元大關;4萬億GDP省份數量提升至6席(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

6席4萬億級省份中,東部地區佔據4席,分別是:2010年以4.6萬億元成績突破4萬億GDP的廣東;同樣是2010年以4.14萬億元成績突破4萬億GDP的江蘇;2011年以4.5萬億元成績突破4萬億GDP的山東;2014年以4.01億元成績突破4萬億GDP的浙江。

河南是目前中部地區唯一的4萬億GDP省份,突破時間是在2016年。 不過截至2018年底,湖北省GDP總量已經超過了3.9萬億元。所以在2019年突破4萬億GDP門檻,同樣是志在必得。

而2018年以40679.1億元站上4萬億元新起點的四川,是西部地區的第一省,也是唯一一省。 不同於東部和中部地區的經濟格局,目前西部地區經濟體量排在四川省後的是陝西省,而陝西省2018年以24438.3億元的成績位列全國第15位,距離4萬億GDP門檻還有較遠的距離。

同樣,和四川省超過8000萬的人口體量相比,陝西省目前不足4000萬的人口規模,也註定了即使是採取和四川同樣的發展路徑做大省會,依舊會有較為明顯的差距。這也是為什麼過去的兩年間,西安近乎以“激進”的方式吸引人口落戶的原因。


2018年四川各地級市GDP數據出爐:綿陽德陽宜賓南充增速齊過9%

截至目前推送的五個省份經濟覆盤系列中,四川的這個數據表是最費心力的,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地級行政單位過多,無論是蒐集整理,還是製表統計,都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2017年四川省各地級市GDP


2018年四川各地級市GDP數據出爐:綿陽德陽宜賓南充增速齊過9%

這裡我們將2017年四川各市州的經濟成績一併發上,是方便大家對剛剛過去的2018年,四川省區域經濟格局情況更加清楚。

雖然2017年四川省各地級行政單位的年度經濟體量數據彼此間咬得很緊,但是由於過去一年大家的平均增長速度接近,所以到了2018年時,各地級行政單位的年度排名,依舊完全保持了與去年一致。

2018年,和全省GDP總量超過4萬億同樣可喜可賀的,是全省GDP超過2000億的地級市數量,由2017年的綿陽一市,增加到2018年的綿陽、德陽、宜賓、南充四市。對於後面的三座地級市而言,這同樣是各自經濟發展史上里程碑的一年。

在去年的四川篇年終總結中,我們的關注重點還是成都市在四川省的超高首位度情況。事實上這一情況顯然並不會在短時間內改變,2018年四川省4萬億經濟總量中,成都一市即佔比超過了三分之一。

但是伴隨著2018年的結束和2019年的開始,我們已經越來越少會關注中西部省份省會城市首位度高低的問題。我們開始了新的關注方向,那些省會之外的地級市,誰有可能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誰會在接下來被兼併或重組。

江山代有才人出,就像伴隨著新一線城市的崛起,人們對於老牌一線城市的關注度自然會隨之降低一樣。人們渴望在排行榜上,看到更多的後起之秀,看看他們是如何脫穎而出。


涼山、阿壩外,19市州增速高於全國


2018年四川各地級市GDP數據出爐:綿陽德陽宜賓南充增速齊過9%

在目前中國大陸的31個省級行政單位中,平均地級行政區的數量範圍,在10~20個區間為多。設置的方式,除了眾所周知的面積、人口、經濟和區位等因素外,歷史沿革、文化共性以及政治軍事需求,統統都是需要考慮的情況。

作為面積大省和人口大省,四川的下轄地級行政單位數量同樣較多,共有18個地級市和3個自治州(涼山、阿壩、甘牧)。由於3個自治州均為海拔較高、地廣人稀的藏族自治區,所以大家並不能按照看待普通城市的方式,去看待以上地區。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邏輯與規律,也較為獨立,不具有較強的普世性。

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在四川省下轄的18個地級市時,我們認為在2018年,四川省的整體經濟成績是可圈可點的。18個地級市的年度GDP實際增速,均明顯超過同期全國的平均的6.6%。

表現最好的多個地級市,年度經濟增速超過9%;即使是成績稍低一些的地級市,年度經濟增速也超過7.5%,領先全國增速差不多1個百分點。


進擊的綿陽德陽宜賓南充,零碎的行政區劃


2018年四川各地級市GDP數據出爐:綿陽德陽宜賓南充增速齊過9%

雖然在2018年,四川省取得了整體GDP超4萬億,省會成都GDP超1.5萬億的好成績。但是我們必須同時看到的一點是,四川省內的城市等級階梯,是不夠良性的。

四川省沒有二三線城市,除了一騎絕塵的新一線城市省會成都,其餘的便全都是經濟體量2000億元上下,甚至1000億元上下的四五線城市。

目前中國城鎮化發展的進程是,強省會城市發展階段之後,便是城市群發展階段。那麼良性的城市群,需要的是“一超多強”的格局。一超,自然是區域內綜合實力明顯領先於其他各城市的絕對中心;而多強,則是雖然綜合實力略有不足,但是各有其長板的階梯狀分佈城市。

一般提到四川時,總會認為48.6萬平方公里的巨大面積上,劃分為21個地級行政區並不算多。但是上文中我們已經提到,四川省內真正地廣人稀的,集中在西部高原地帶的涼山、阿壩、甘牧三個自治州。

這三個自治州的面積加起來,就達到了29.65萬平方公里之多。而我們通常意義上提到的四川省地級市區域,其實是集中分佈在剩下的18.95萬平方公里上的。18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分佈18個地級市,行政區劃是否過於瑣碎了呢?


2018年四川各地級市GDP數據出爐:綿陽德陽宜賓南充增速齊過9%

這一點,其實無需我們拿出多少個對比省份進行數據上的一一對比。我們只需要把四川省的行政圖鋪展看來,一眼望上去,就能看到整個的四川東部地區,密密麻麻分佈的諸多小地級市。

當然,結合新中國建國之初,四川省的區位、面積、人口和經濟諸多因素,需要設置較多的地級行政區我們可以理解。但是放在今天,這種過於細碎的區劃設定,已經給四川省下一步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影響。許多面積5000平方公里即被單獨成市的行政區,顯然與中國西部地區整體經濟基礎還較為落後的背景情況不相匹配。

這些整體經濟體量尚不足兩三千億的行政區,一定程度上還不能完全稱之為現代意義上我們定義的城市,哪怕他幾百萬的人口體量看上去確實挺搶眼。

擴其地,增其人,富其財,壯其產,才有可能在接下來誕生真正意義上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