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铁牛亭边义务讲解十余载的付寿贵老人,你认识他吗?


茶陵铁牛亭边义务讲解十余载的付寿贵老人,你认识他吗?


在茶陵铁牛旁,常会见到这样一位老人,个子不高但精气神十足,衣着朴素但干净利索,尤其是那一头白发,在来来往往的游客中分外打眼,他就是坚守在这里13年的义务讲解员付寿贵。

“茶陵南宋古城墙,自古以来是一个防敌御寇的工程。古城西边是高耸入云的云阳山,城墙脚下的南边是宽阔清澈的洣江河,东边有千年笔支塔,有山有水有古城,这是一个天然宝地!不知迎来了多少文人墨客前来游览,流连忘返,吟诗作对。”


茶陵铁牛亭边义务讲解十余载的付寿贵老人,你认识他吗?


这是付寿贵自己写的讲解词,他饱含深情地娓娓道来,吐词清楚,声音洪亮,抑扬顿挫处拿捏得非常到位,再加上他专注的眼神和恰到好处的手势,整个人散发着一股奇妙的磁场,游客们被他牢牢地吸引住,全场鸦雀无声,即便是站在离他较远的地方,也能清晰地听到他的讲解声。

说实话,他的普通话并不标准,茶陵腔较浓,但并不影响游客对整句话的理解。用这种夹杂乡音的普通话,来介绍本地具备700多年历史的古城墙和铁牛,有一种特别的土味,而正是这种土味,让游客们不断地会心一笑。


茶陵铁牛亭边义务讲解十余载的付寿贵老人,你认识他吗?


付寿贵平时喜欢阅读写作,他发表在株洲日报上的《洣水河上龙舟赛》,描述细致,精彩纷呈,获得读者好评;《黄蜡石》一文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一体,不少读者还特意跑到他家看从洣水边找来的黄蜡石。他的一系列关于古城的讲解词生动形象而又富有文采,当他朗诵古今文人写铁牛的诗时,顺便也会朗诵自己写的诗:

茶陵铁牛

宋茶古铁牛,昂首朝南啸。

蓝天为牧场,绿地是归槽。

头生斗妖角,身披降龙袍。

屡退经天浪,千秋实功高。

每次讲解到最后,付寿贵还会唱首《历史的天空》的歌来作结,“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同样有点走调的歌声,同样专注投入的神情,游客们在心领神会中报以热烈的掌声。

饶有兴趣的游客们会继续向他提问,比如,铁犀为什么又叫铁牛,古城墙的紫微门在哪,状元桥是作什么用的,他都耐心而详实地解答。他还特意准备了一辆半旧的自行车,可以随时出发,带游客到老街其他景点游览。


茶陵铁牛亭边义务讲解十余载的付寿贵老人,你认识他吗?


游客一拨一拨地来,付寿贵一次一次地讲解,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逢到节假日,他便要从早忙到晚,对他来说,这已成为生活的常态。

付寿贵的家就在铁牛往东大约百来米的古城墙旁,一栋上个世纪常见的两层楼房。房子坐北朝南,旁边种着他写过的柑橘琵琶等树。站在古城墙边,洣水风光一览无余。太平天国动乱年代,他的祖先从江西迁到茶陵古城,到他这代已是第八代了,见证了茶陵老街几百年历史的变迁,对这块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茶陵铁牛亭边义务讲解十余载的付寿贵老人,你认识他吗?


付寿贵从小就对古城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整理祖辈们口口相传的古城资料,搜集文献史料,并实地勘察,研究古城文化,掌握着丰富的古城历史文化知识。2005年他从湘东铁矿退休后,看到外地游客很想了解古城历史文化,便毅然做了一名义务讲解员。他觉得推荐茶陵,传承历史文化,这是责任和义务。也只有这样做,活得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这一坚守,就是13年。


茶陵铁牛亭边义务讲解十余载的付寿贵老人,你认识他吗?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就难在长期坚持。13年里,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他都守候在这里,耐心地为每一位游客讲解。他用切实的行动向人们诠释了什么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茶陵牛”精神,他朴实的善举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赞美。

这是一个需要责任和担当的时代,这又是一个计较成本和衡量得失的时代。好多人对他的行为并不理解,以为他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付寿贵一笑置之。如今来茶陵的游客越来越多,人们对古文化越来越感兴趣,来找他讲解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文旅投公司决定每月付给他一定的费用。付寿贵拒绝了,他说这些都有违于他的初衷。


茶陵铁牛亭边义务讲解十余载的付寿贵老人,你认识他吗?


付寿贵还会义务讲解下去,10年,20年,30年甚至更久。白发苍苍的老人,沧桑斑驳的古城墙,昂首卧伏的铁牛,悠悠东逝的洣水,构成一幅独特的画面。这画面温暖人心,给人力量,为丰厚的茶陵古城文化再添绚丽一页。

来 源:张冬娇散文

作 者:茶陵县委宣传部张冬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