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上甘嶺》幕後的故事,是誰親自指示拍攝的?

影片《上甘嶺》幕後的故事,是誰親自指示拍攝的?

在不到3.7平方公里的戰場上,敵人以6萬之眾,發起了數百次的衝鋒。傾瀉了幾千枚重磅炸彈,山頭被削低了2米。在缺糧、缺水、缺氧,以少對多的情況下,戰士們最終奪取了戰役的重大勝利。這就是聞名中外的“上甘嶺”戰役。

為了這一打出中國軍威的戰役,毛主席親自指示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了我國第一部描寫志願軍抗美援朝戰鬥生活的故事片《上甘嶺》。劇組的主要成員許多人已故去,當時,原在長春生活的只有白英寬和劉學堯兩位老藝術家。

白英寬老人當年飾演了《上甘嶺》中的毛四海。當年劇中那個血氣方剛的小夥子如今已變成了一個白髮老人。白老十幾平方米的居室整潔簡樸,牆上除了一幅放大了的《上甘嶺》黑白劇照以外沒有其他的飾物。他老伴兒打開了話匣子:“牆上的照片是老白當年拍《上甘嶺》時的劇照,幾十年啦,一直是他的最愛。”

影片《上甘嶺》幕後的故事,是誰親自指示拍攝的?

白老回憶說,1956年4月,劇組趕到朝鮮上的上甘嶺戰場體驗生活。當時極其艱苦的條件也給演員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多的麻煩。下面是白老給記者講述的當年拍戲的一些幕後故事。

上甘嶺戰役是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最殘酷、最激烈的戰役。要把戰役的宏大的場景、和戰爭不斷髮展變化的過程用短短的一部影片反映出來,難度是可想而知的。為此,服裝師給他準備了8套拍戲用的志願軍軍裝。其中有整潔一新的、有與敵人肉搏時撕得支離破碎的、有被炮火燒焦的……為了準備服裝道具,服裝師還頗費了一些周折。他們首先要到參加過戰鬥的部隊去搜集原始資料,然後按照每個演員的不同尺寸趕製一批當年志願軍軍裝,在軍事顧問的指導下把軍裝加工成各種樣子。關於拍戲的軍裝還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有一次,劇組要拍一場志願軍戰士在坑道內阻擊敵人的戲。其背景是志願軍戰士剛剛經過一場與敵人的貼身肉搏,身上的軍裝已是殘破不堪了。當時,片場裡除了一個演小戰士的演員外,所有部門的人都已到齊,就在大家焦急等待時,扮演小戰士的演員穿著一套整潔的志願軍制服昂首挺胸地走進了片場。他看看其他人的裝束,再看看自己的裝扮尷尬得滿臉通紅,一著急差點掉下眼淚。看著他天真的樣子,在場的人都忍不住大笑起來。後來大家才知道,由於小夥子遲到,服裝師一著急給他穿錯了衣服。

影片《上甘嶺》幕後的故事,是誰親自指示拍攝的?

在拍幾場缺水戲的時候,為讓影片收到再現當年戰場的真實效果,劇組想了多種辦法讓演員嘗試,最後,終於找到了一種方法。他們把一種化學試劑塗到演員的嘴唇上一分鐘後嘴唇馬上開始乾枯起來,顏色呈蒼白色。肉眼看上去與多少天沒喝水的狀況相差無幾。效果是很好,但演員們也受了不少苦,那種液體一抹上,唇部感覺乾枯、而且痛感,戲一拍完人們必須馬上去洗臉。因此,此後的一段時間大家都養成了頻繁洗臉的習慣。

初春的朝鮮還真有些春寒徹骨的味道,人們平時要穿上厚厚的毛衣。剛剛打過仗的朝鮮資源匱乏,劇組的一日三餐吃得非常單一,除了罐頭以外很少有糧食和青菜吃,營養不良,加之水土不服,許多人都開始拉肚子。

一到夜晚,人們就地支起簡易的帳篷,在地上鋪上草墊席地而睡。當時晚間的溫度很低,蕭蕭的山風吹得帳篷呼呼作響,幾個人主有擠在一起才能睡著。另外,蛇和老鼠這些不速之客也經常光顧帳篷裡。每天早起,在被窩裡發現一兩團蛇是正常的事情。生活艱難不亞於戰爭年代。

影片《上甘嶺》幕後的故事,是誰親自指示拍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