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场主人状元特辑|天心村斗茶赛水仙状元:张毅

比如像Y老师这种好奇心爆棚的中年人,见到张毅本人时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那天公布状元时候的名字为什么是和星岩茗茶坊的胡大明呢?


山场主人状元特辑|天心村斗茶赛水仙状元:张毅



为什么这么问,是因为天心村的茶最看中的是“出身”,据说在天心村的评茶语境中,最负面的一句话就是“这个茶不是我们这里的”,一旦这句评语出现,通常意味着等待这泡茶的不是什么80分,60分之类的分数而是毫无理由的0分。

这点也体现在天心村的斗茶赛上,只允许本村户口的茶企送样一个户口限送一套,这个几乎等同于北京购房的限制政策,让天心村的户口在每年的十一月期间都分外值钱,在前几年也多次出现外村乃至外地人用本村户口报名参赛乃至夺得大奖的情况。


山场主人状元特辑|天心村斗茶赛水仙状元:张毅



但是张毅的情况不同,张毅说,“胡大明是我岳父,我岳父家是天心村的,我是星村人。”我们恍然大悟,这是武夷最著名的两个茶区了。

而且我们早就听说在天心村,有一帮以”女婿帮“命名的”地下团伙以做茶认真,做事拼命而著称,原来张毅就是其中的一员。

学做茶谁都可以学,哪里都可以学


对于我们会先问这个问题,张毅也觉得很平常。

他告诉我们,今年光从他茶厂出去参加各种大小斗茶赛并拿了奖的茶就有三十多款,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别人收走或者别人委托他们定制的茶,这早已经成为武夷山茶产业生态的一部分。

“其实这虽然不说明他们的做茶水平,但是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他们对茶的认识。”张毅这么解释说。


山场主人状元特辑|天心村斗茶赛水仙状元:张毅



问起张毅自己的工艺是跟谁学的,他害羞的笑了下,说,“到处学的。”

张毅是76年的,他告诉我们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在星村制茶大户戏球厂里帮忙,后来更系统的操作就是跟岳父大人开始学,学着学着因为喜欢也有个疑惑,于是开始带着对各个环节的疑惑到各大厂里都偷学了一圈。

平时跟周围的人切磋交流最多的也是制茶、焙火的工艺。

他对自己的制茶天赋也颇为得意,他说有的关键点只要他看过一次就能悟的出来,比如有一次他在一位非遗传承人哪里看他焙茶,看到他的手法,突然就参悟过来自己焙茶方面的不足,回来就按着样子改进,果然成品质量就得到很大的提升。

张毅说虽然这位大师没有直接教过我,但是在我心里他也是我的师傅。古人说有“一字之师“,而张毅的这种认识其实也是颇具古风。


山场主人状元特辑|天心村斗茶赛水仙状元:张毅



但是在张毅看来,却很简单,他觉得“这多少也会受星村‘开门’做茶风格的影响,大家都喜欢一起交流,相比起来,我还是很喜欢星村的交流方式。”

跟以前接触到一部分略带茶商属性的茶农不同的是,张毅更像一个理工技术男创业的独立角色,他话不多,不会用绚烂如诗一般的语言跟你描述他的茶有多好,也不会通过用户体验的案例告诉你他的茶有多么的吃香,你问他所有的问题他都是通过技术层面的解析告诉你茶形成的原理。以至于太细节的概念对于根本没上手做过茶的Y老师我来说也是听得一头雾水。


山场主人状元特辑|天心村斗茶赛水仙状元:张毅



但是他对茶的认真我确实听出来了,也许正式凭着这种认真,张毅的做茶水平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除了完成自家青叶的成品茶制作,他还接各种定制订单。

这其中还包括许多市面上流通的网红茶也出自于此,他告诉我们,一年下来出自他厂里自己的精致茶近两万斤,其中正岩茶的量大概在六千斤左右。春茶生产结束后,他还接单帮别人焙茶,若只算焙制茶这个环节的话,一年就将近十万斤了。

所以跟大多数分淡旺季的制茶师傅不同,张毅一整年都是忙碌的。在跟他聊天期间,他两部手机就没有在一刻钟内有安静的消停过,他似乎习惯了这种状态,在对接忙碌和跟我们泡茶聊天的转换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焦虑和烦躁,都保持着一致沉着平稳的语速。


山场主人状元特辑|天心村斗茶赛水仙状元:张毅



而我们在聊天的时候,评审室楼下的23个焙坑也正火力全开的焙茶。

张毅说,今天焙的都是帮朋友焙的定制茶。张毅说这其实也是他学习的过程,“ 不同的人来这里下单,每家每户茶的焙火要求都千姿百态,开始的时候都带着怀疑的态度,后来根据不同人的下单风格进行尝试,真的会有不同的效果收获,这也是一个交流学习的过程。”


山场主人状元特辑|天心村斗茶赛水仙状元:张毅



这几年自己学的比较有把握了,就交给厂里的其他人学,而且学了还不白学,而是一个类似合伙人的制度,让厂里的师傅即提高了技术还赚到了钱,所以在人才最宝贵的21世纪,张毅的厂里的技术人才倒是非常的稳定。

“每年参赛必获奖”

张毅的审评室里挂着一幅企业文化一般的语录,其中最醒目的一条就是“每年参赛必获奖”。

山场主人状元特辑|天心村斗茶赛水仙状元:张毅


室内大小奖杯奖状先不说,光是今年除了天心村水仙状元这个份量最足的奖项外,另一款水仙还获得了茶叶局春茶评比的特等奖。以至于我们理所当然的觉得张毅最擅长做的就是水仙。

山场主人状元特辑|天心村斗茶赛水仙状元:张毅


然后我们刚坐下,张毅最先提的不是水仙,而是他今年最遗憾的一款参赛大红袍。

张毅说,“我并没有想到水仙会拿状元,但是我对自己今年这款大红袍信心非常足,当时送样的时候心想至少有个金奖,结果火点失算连入围都没。”说着,就拿出来这款今年他最深表遗憾的大红袍跟我们喝了起来。

让Y老师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当张毅把水往干茶上冲下去的瞬间屋里顿时就是洒出了一阵带着肉桂果香的气息,这让我想到了今年在斗茶赛现场喝的很多大红袍,都带着明显的肉桂特征,张毅说,天心村的比赛大红袍都需要一些肉桂,综合度才凸显一些。

这道茶配着张毅背后那副“每年参赛必获奖”的语录,让我们似乎默默又多懂了一些关于茶和斗茶之间的门道。


山场主人状元特辑|天心村斗茶赛水仙状元:张毅


至于水仙,我们对比感受了张毅完成的三组水仙。

一组是两个获奖茶的对标,状元水仙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具体山场按照套路留着明天告诉大家,对标的是茶叶局春茶评比的特等奖水仙。


山场主人状元特辑|天心村斗茶赛水仙状元:张毅



一组是根据张毅的火功设计,同一个山场同样的焙火方式,当年水仙跟2011年的自然陈的陈年水仙,及在期间复焙过的同款水仙三泡之间的滋味对比。另一组就是纯坑涧水仙的品饮。

你会发现无论是获奖茶还是坑涧茶,乃至是陈茶,这些水仙的共性就是净度和清晰度极高,在精度的基础上保持原有山场的鲜爽感,即便是陈茶的陈化方式,都是为了尽可能在时间里最大化留存鲜爽的可能。

这就像Y老师为什么每天都在跟抗氧化和胶原蛋白做斗争的原理是一样的,保持跟年龄不相符的茶质大概也是高级感的一部分。


山场主人状元特辑|天心村斗茶赛水仙状元:张毅


至于关于如何保持一泡陈茶的低龄感,状元水仙的山场在哪里,状元水仙究竟什么滋味,焙火的细节的讲究等等我们将会在接下去两天的内容里继续啰嗦。

水仙状元的当家茶



山场主人状元特辑|天心村斗茶赛水仙状元:张毅


水仙状元的当家茶

1月10日 晚八点

状元水仙 8g

特等奖水仙 8g

陈年水仙 8g

独家分享 限量50份


今日互动


你觉得评判一泡水仙的高级与否最关键的特征是什么?

请在留言区中告诉Y老师你的标准,点赞数最高的那位盆友,大过年的Y老师舍本了,可以获得本次水仙状元的当家茶产品一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