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塘起泥皮,这个方法很有效!

基本信息 :

养殖户姓名:巫娇占

地址:无为姚沟新沟村

手机:153953518XX

池塘情况:

水面:1号塘口6亩、2号塘口6亩、3号塘口3亩

水深:环沟1米、坂田40公分

水色:1号塘口黄浑 、2号塘口白浑、3号塘口黄浑

吃食状况:正常

水质检测:

PH值 :8.5

氨氮: 正常

亚硝酸盐:正常

病症分析;

沙土塘口,水瘦,水质不稳,水草缺肥,活力差,早期塘口青苔藻类死亡,沉积在池底,未及时改底处理,形成泥皮,长期高温照射下,泥皮漂浮在水面,水中杂质多,并且因为长期投喂冰鱼,塘口表面油膜多。

处理方案:

7月25日底康1号

配合底康3号(1:1)为1组, 1号塘1组 、 2号塘1组、3号塘半组。

7月26日上午养水宝2亩1瓶,1号塘口3瓶、2号塘口3瓶 、 3号塘口2瓶解毒,打开水体张力,减少油膜。

下午渔美康EM母菌1号塘口5斤/亩,2号塘口5斤/亩,3号塘口7斤/亩,分解塘口有机质,以菌促肥。

以后每7天一次,循环定期使用,效果非常明显稳定。

处理结果:

7月28日,水色明显改变,透明度提升,并且水体呈现浅绿色。泥皮减少,1号塘口2号塘口泥皮很少,3号塘口还有一部分。

8月3日,1号塘口和2号塘口,水体非常清爽,3号塘口泥皮减少大部分,只有少量还漂浮在塘口表面。

8月10日1号塘口和2号塘口,水体一直很稳定,并且水草活力提升,尤其是2号塘口水草明显变得干净了。3号塘口泥皮更少了。

8月23日,3号塘口泥皮消失,水体呈现绿色,水体有一定肥度,更加清爽。1号2号塘口,水体透明度保持在50公分,巫老板非常满意,后期会坚持使用底改产品。

案例总结:

1、养殖过程中换水带入的泥沙颗粒,浮游生物(藻类、动物)、微生物代谢死亡的残骸等沉积在池塘底部,与底部的藻类和浮游动物、细菌等结合在一起,在微生物发酵分解产生的气泡的带动下,上浮到水面,俗称泥皮,而气泡是促使泥皮漂起的主要原因。气泡主要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以及底泥厌氧发酵产生的气体,还包含泥皮中的一些呼吸作用代谢产气等,由于泥皮表面粘附了很多有机质,容易富集产生气泡。当气泡形成的量足够多时,所增加的浮力大于泥皮的重力和泥皮之间的相互粘力时,泥皮就会漂起来。特别是在晴天中午和下午形成的气泡多泥皮格外漂的多。池塘底栖藻类死亡后与其它有机物发生厌氧发酵,产生气体将底层有机碎屑顶起,出现泥皮上浮的现象。

并且泥皮对养殖具有危害性,比如:

①消耗土壤肥力,造成肥水困难,清瘦水体。

②泥皮长时间覆盖底部,导致底泥发黑发臭。

③对螃蟹养殖过程中,在投喂不足时,螃蟹会啃食塘底泥皮及腐殖质,细菌太多,容易发病。

④阻碍水体与底泥的营养元素交换,对底栖生物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等。

2、螃蟹塘养殖过程中会大量投喂鱼,鱼里面含有大量的油脂,会在水体表面覆盖一层油膜,再加上水体藻类等微生物死亡后,与池底腐殖质发酵,夏天高温时段,水体对流明显,就会形成油膜泡沫漂浮于塘口水面,阻碍水体营养空气交换,容易造成水体毒素出不去,溶氧进不去,从而加剧塘口缺氧,螃蟹中毒情况。所以养殖户必须引起重视,及时改善水质。

3、无论是泥皮还是油膜,都是底质问题所引起的,只要多使用以底康1号为主的氧化型底改,再配合底康3号增氧解毒活水底改,不仅能够处理底部有毒有害物质,还能打通水体,从死水转化为活水。只有底部有机质少了,泥皮才不会产生,油膜更少。当然脏东西通过改底漂浮到水面后配合渔美康高浓度有机酸将其酸化处理,水体更清爽。但要维持水体长期稳定,必须要使用菌种或者肥和藻种培菌培藻,稳定水质,净化水体。底康1号配合

底康3号改底,养水宝解毒,EM母菌种调水,7天1次,定期使用,水质更漂亮,水草自然不挂脏,活力更好,良性循环,无论是水草还是水质都会更好。长此以往螃蟹才会更优质。

照片对比并描述:


河蟹塘起泥皮,这个方法很有效!


用户评价:


河蟹塘起泥皮,这个方法很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