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向左,能源向右,互聯網+下的區塊鏈啟示

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如果說世間確實有“人生軌跡”這種東西存在的話,那麼兩個陌生人之間的相遇與交流,本質上是這兩條人生軌跡由於一系列機緣巧合,而出現了相交。事實上,除了人和人之間,這樣的理論可以用到很多的場景中:人與企業之間,人與行業之間,企業與行業之間,乃至行業與行業之間……

理解了這一點,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在上一篇系列文章文章《“互聯網+”的餘熱,能否延續到“區塊鏈+”中?》的末尾,我會把“互聯網+”和“區塊鏈+”,比作是這兩項技術努力尋找與實體經濟各行業的交點。在今天的推送中,社長將向大家介紹兩個結局截然相反的“互聯網+”案例,並以此為誡,探究未來的“區塊鏈+”進程,可能會遇到什麼樣的因素的影響。

這兩個案例就是“互聯網+金融”和“互聯網+能源”。

金融向左,能源向右,互聯網+下的區塊鏈啟示

金融向左:機緣巧合的經濟奇蹟

先來看“互聯網+金融”。在翻閱這一行業的發展史時,筆者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無論是第三方支付、還是網貸、P2P等各類互聯網金融應用,儘管它們出現的年份有早有晚——例如網上銀行是在1998年出現,第三方支付是在2004年出現、P2P網貸是在2007年出現,但這些業務的爆發卻都是在2011年之後,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問題:2011年究竟發生了什麼,讓互聯網金融的各項業務開始近乎同時地迅猛發展?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筆者在上一篇系列文章的結尾就已經給出來了:互聯網也好,區塊鏈也罷,它們和實體經濟的結合,本質上都是兩者之間產生了交集。“互聯網+金融”就是這樣,在2011年之前,這兩個行業猶如平行線一般互不干擾,但隨著形勢的變化,金融行業開始需要互聯網的加入,而互聯網技術也開始能夠助力金融行業,兩者之間自然而然地就走到了一起。

金融向左,能源向右,互聯網+下的區塊鏈啟示

首先來看作為實體經濟的金融行業方面。相信很多人最近幾年都會察覺到一個比較奇異的現象:雖然在2010年之後,很多企業都嚷著融資困難、錢不好賺,但是消費者花錢的勢頭卻越來越猛,以至於一些專家提出了“消費升級”的概念,那問題來了:人們的錢是從哪裡來的?

相關的數據和資料顯示:除了少部分朝陽行業的高淨值人群之外,其實有不少消費者,都是在寅吃卯糧,比如說刷信用卡、網絡借貸等,用術語講,其實就是居民部門加槓桿。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有兩點:

■對於上層的政策制定者來說,自2011年後,隨著四萬億基建計劃的結束,以及人口紅利的減退,“中國經濟三駕馬車”中“投資”和“出口”的驅動能力已經逐漸減弱,在這樣的情況下,輸出火力比較穩定、且違約風險最小的“居民消費”便成為了經濟部門最重視的續航法寶。

為了促進居民借貸消費,金融部門在2013年之後出臺了一系列辦法,最為核心的就是利率市場化,試圖通過金融機構之間的利率價格戰,來減弱人們的還貸負擔,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市場上的網貸產品,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打著“零息”的旗號,吸引著無數的消費者前來借貸。

■但是問題在於:賣家喊得響,你買家也得買賬,這買賣資金的生意才能做得起來,不過事實證明,普通的消費者,還真就吃金融機構刺激信貸的這一套,原因很簡單:有剛需。

很多朋友應該都察覺到了:與社會此前任何一代相比,現在很多的年輕消費者,在花錢方面總體來說更為灑脫,由於他們在優渥的環境中長大,很少有人經歷過物資困窘的年代,對未來的經濟發展和社會保障也頗為樂觀,所以儲蓄的意識相對淡漠,而消費觀念則比較前沿:一方面更為注重享受生活的質量;另一方面對貸款等金融工具的態度也更加開放。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當下的經濟環境已經出現了變化,但由於以往的消費習慣短時間內難以改變,所以很多人就算是借錢,也要維持現有的生活。畢竟在很多人看來,明天是會更好的,現在借的錢未來是肯定能還上的。

金融向左,能源向右,互聯網+下的區塊鏈啟示

不難看出,實體經濟一側的變化,是“互聯網+金融”出現的必要條件之一,但是卻說不上是充分條件——要知道,像美國、日本、韓國這些比較前沿的國家,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就實現了利率市場化,同時民眾也有較強的消費能力和慾望,那為什麼這些國家在當時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互聯網+金融”?

原因很簡單,在那個時候,互聯網和計算機一側的技術不行。遠的不提,就舉個最近幾年的例子:在2000年代網購過的朋友應該還記得,那個時候要上淘寶購物,你需要一臺電腦和網銀的U盾。兩樣東西缺了一個,你就沒法買買買。這基本就把很多人的購物場景鎖死在了家裡——公司電腦一般都有監控,不準做跟工作無關的個人事務,路上就更是不用說了,哪裡有現在這麼高速的無線網,所以在2010年之前,想要在網上進行交易和金融活動,是非常困難的。

但是,從2010年開始之後,一切都變了,各項互聯網技術——包括4G網絡、APP操作系統、大數據分析技術、雲計算平臺等都在快速發展,最終對個人金融業務造成了如下影響:

●蘋果4所引領的新型智能手機和搭建完畢的4G網絡,使得客戶可以隨時隨地處於在線狀態;

●隨時跟蹤用戶行為的移動APP、以及大數據分析技術的發展,讓用戶的金融需求更加顯性化;

●雲計算大大提高了海量數據的處理能力,提高了進行個人金融業務的速度。

●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出現,讓用戶的資金流動只要在手機上就能完成,徹底擺脫了“電腦+U盾”的硬件束縛。


金融向左,能源向右,互聯網+下的區塊鏈啟示

可以說,上面這些技術,哪怕只是少了一樣,“互聯網+金融”都沒法持續運行:少了第三方支付,你就得老老實實地拿著U盾去找USB接口;少了智能手機,你就不可能在上班時間刷天貓京東;少了大數據分析技術,你就算上了電商平臺也想不起來該買啥;少了4G網絡和雲計算技術,你在雙十一下個單的時間估計要十幾分鍾,跟以太坊轉賬速度有的一拼……

但問題在於,這些技術就是偏偏在2013年左右集中爆發了,並且和中國的利率市場化、居民加槓桿的時機碰巧結合在了一起,於是,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裡所提到的那樣:互聯網技術與個人金融行業這兩條線之間產生了交叉點,由此才有了我們所看到的、以網絡借貸、線上理財、第三方支付為核心主力、以智能投顧等Fin-tech為外圍輔助的,“互聯網+金融”的繁榮景象。

金融向左,能源向右,互聯網+下的區塊鏈啟示

能源向右:浪漫主義者的理想國

從某種意義上講,“互聯網+金融”的結合,可以說是“互聯網+”的先驅。在各種微粒式金融工具的撬動之下,眾多消費者的短期花銷能力大大增強,這一變化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彼時各大電商平臺的“雙十一”購物節交易額的節節衝高,尤其是2012、2013、2014三年,受支付、週轉、信貸、分期、眾籌等諸多“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助力,雙十一的單日交易額連續刷新世界紀錄,不僅引來了各國媒體的目光,更吸引了政府高層的注意。決策者由此意識到,在當時經濟發力點乏善可陳的情況下,“互聯網+”可能會是拉動就業的一個重要驅動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2015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官方表示,這是“這是推動互聯網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的重要舉措”。自此,無數的“互聯網+”組合蔓延了整個創投圈,而在這其中,最符合人們對於實體經濟“看得見摸得著”想象的,莫過於充斥著各種固定資產的“互聯網+能源”。

談到能源,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很多傳統的大型工程,比如說煤礦、核電站、石油管道等,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全世界的能源供應,都是高度依賴於這種高度中心化的大型設施,比如說:華中、華東、華南很多用戶的所使用的電力,就是來自於三峽大壩這一巨型工程。

圖:傳統“集中式能源網絡”的典型案例:輻射周邊各省的三峽水電站

金融向左,能源向右,互聯網+下的區塊鏈啟示

不過,這種中心化的能源供應模式雖然已經發展持續了數百年,但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說價格太高、經常停電等,因此,很多有著跨界思維的年輕能源從業者近年來就開始設想,我們能不能讓能源供應業務下沉到個人的層面,讓每個人在成為用電者的同時,也成為發電者,就像“互聯網+金融”中的P2P借貸一樣,搞出一個“互聯網+能源”?

從表面上看,這個方案似乎還真的可以實行——除了上面能源行業一側的需求之外,在技術一側:由於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當時全球的能源供應,除了我們上面所提到的大型中心化設備之外,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於太陽能光伏板、和風力發電機等小型設備,雖然它們的發電能力很大程度上要依賴陽光和風力,但如果再配上儲能電池和數字化互聯網系統,其電力輸出就可以更為平穩,加之上述設備近年來的價格在不斷下滑,一些有條件的家庭和個人完全可以負擔得起。因此,在“互聯網+能源”的支持者看來,現在就是發展“分佈式能源互聯網”千載難逢的最佳時機,新能源設備的崛起就是最好的印證。

然而,只要對這個概念進行稍加剖析,就會發現,“互聯網+能源”的結合,其實遠沒有辦法去跟“互聯網+金融”相比。

首先,在實體經濟一側,它所瞄準的需求,就沒有後者的堅實:“互聯網+金融”給處於乏力經濟環境中的用戶帶來的、那可是實打實的理財回報率和救急的資金,但你“互聯網+能源”帶來的是什麼?是更便宜的電價和更穩定的供應?要知道中國的居民電價並不太貴,而且大城市停電次數也不頻繁;是更小的霧霾和更清潔的空氣?那就是一個典型的“多人囚徒困境”:雖然人人都想享受優質的環境,但要讓他們真的做點貢獻,基本都沒啥動力,所以說,“互聯網+能源”這個概念從一開始的時候,它就沒有想明白用戶潛在的剛需是什麼。

圖:“互聯網+能源”一直以來就沒有一個明確的發展方向,一般認為,這個概念包括了清潔能源、工業4.0、車聯網、智能家居、智慧樓宇甚至是智慧城市等概念,最後直接變成了“能源互聯網是個框,什麼都能往裡裝”

金融向左,能源向右,互聯網+下的區塊鏈啟示

和金融行業不同,在最初的時候,政策並沒有成為“互聯網+能源”的最大阻力,最主要的原因在於:能源政策的制定者,大多數人都是一群求穩守成的中老年人,他們在充斥著“西電東送”、“西氣東輸”這種戰略術語的紅頭文件裡埋頭幹了半輩子,猛一抬頭,看見各種新奇的科技名詞,瞬間一頭霧水,就算是想扶持或是反制,都不知道該從哪入手。

但是,即便如此,他們仍然隱隱感覺到了“互聯網+能源”中所包含的去中心化思想,也意識到了這種思想對於他們一直以來所倡導的“集中式能源網絡”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場有預謀的、以官方背景的政、企、學、研、媒體等多家機構共同協調的行動悄然開始了。

2015年下半年,一向對“能源互聯網”概念頗有質疑的主流能源財經媒體,突然開始轉變風格,鋪天蓋地地開始宣傳一個名叫“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概念,也就是要用包括巨型電網、鐵路、管道在內的能源設施,將全球的大型能源基地和大都會群連接起來,從而形成一張“互聯互通的世界能源網絡”。隨即,“去中心化的微型能源網”的擁躉們便很快看出,這種提倡“大能源”的所謂“能源互聯網”,實際上是能源央企巨頭們在偷換“互聯網+能源”的概念,強調“中心化能源”的必要性,於是開始迅速反擊,試圖重新奪回行業的話語權,但終究是勢單力薄,架不住眾多主流媒體的帶節奏,最終失去了輿論戰場。

金融向左,能源向右,互聯網+下的區塊鏈啟示

至此,實體經濟一側的話語權爭奪戰,以草根們在官方面前的全面潰敗落下帷幕。但事實上,這場明爭暗鬥,對於“互聯網+能源”行業的影響並不大。因為在互聯網技術一側,目前的科技水平完全沒法支撐任何一方的夢想,也就是說,互聯網這條線,跟能源行業還無法產生交集,而其限制,則主要是來自於硬件方面。

眾所周知,像智慧能源、車聯網、智能家居、智慧城市這種物與物之間的通信與交流,是要高度依賴物聯網基礎設施的,就像人和人之間的交流需要電腦、智能機、路由器、光纜、4G網絡等,但目前物聯網的設施普及,其實只能算是2000年左右的互聯網水平——無論是智能傳感器、還是大數據共享、亦或是人工智能、機器人,都處於相當早期的階段,完全沒法滿足“互聯網+能源”的需求,更不要提普及率非常低的充電樁、家庭儲能和智能電網了。

所以,在折騰了數年之後,“互聯網+能源”的組合,終究還是徹底沉寂了下來,在實體經濟方面,其原有的定義被既得利益者篡改,而在互聯網技術方面,它大部分的基礎設施都不完善,最終在一陣喧囂後,只留下了多個墓碑一般的早期試點項目,作為這段跌宕起伏歷史的憑證。

金融向左,能源向右,互聯網+下的區塊鏈啟示

金融向左,能源向右,互聯網+下的區塊鏈啟示

鏈改何方?

客觀機緣與主觀意志夾縫中的前行

關於“互聯網+金融”和“互聯網+能源”的兩個案例的介紹,到這裡就暫時告一段落了。如果說在上一篇系列文章的總結中,我們所討論的主要是在理想狀況下,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對於“互聯網+”和“區塊鏈+”的影響,那麼在今天這篇推送中,我們不難發現:除了這種比較客觀的因素之外,既得利益者的主觀行為,也會影響“互聯網+”和“區塊鏈+”的發展。

金融和能源這兩個行業,就是典型的例子:它們原有的主要參與者是有官方背景的國家隊,整個行業氣氛比較循規蹈矩、老氣橫秋,當面對互聯網與區塊鏈這種新生事物的時候,無論是出於排異欺生的天性,還是出於自己的固有利益考量,在一開始的反應都是非常拒斥的。而由於他們的上級單位、甚至有一些大股東都是行業主管部門,因此他們的競爭對手——也就是意圖用互聯網和區塊鏈改造這些行業的初創公司非常容易遭受到行業政策的影響。

我們以金融行業為例。在2011年之前,雖然很多電子支付公司、理財公司和小貸公司都已經掛牌成立了,但央行就是不給他們下發第三方支付牌照,因為對央行而言,“互聯網+金融”勢必會影響到它的小弟——也就是以國企為主的商業銀行的利益。直到2011年時,投資和出口實在是拉不動龐大的中國經濟了,當局才不得不放開第三方支付許可,用便捷的支付方式來刺激民眾消費,因為對其而言,全社會的就業,那可是要比國營銀行單方面的利益重要得多。

圖:一張小小的第三方支付業務許可牌照,幾乎決定了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命運

金融向左,能源向右,互聯網+下的區塊鏈啟示

相比之下,能源行業就沒那麼幸運。跟金融行業不一樣,它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可以解決相當大一部分人的就業問題,所以除非是出現重大產業轉型的情況,否則的話,你很難動這塊蛋糕。最簡單的例子,就是2016年美國紐約的一個“區塊鏈+售電”案例,明明在技術上都可以做到P2P電力交易了,而且當事人對於這種交易也有很大的需求(美國電價比較貴,點對點售電可以有效降價),但美國政府就是怕危及到能源部門的就業問題,於是一紙文件下來:直接禁止個人發售電,“區塊鏈+售電”的組合就此灰飛煙滅。至於國內的能源部門就更不用說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能調動輿論機器,把“互聯網+能源”的定義權硬生生的搶過來並且扭曲原意的,不說各行各業獨一份,也算是比較少見了。

綜合筆者關於“區塊鏈+”的兩篇文章來看,現在橫在區塊鏈從業者面前的“鏈改”考題,真的是一件千難萬難的任務,對身處其中的人來說,在客觀方面要冒著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風險,在主觀方面又要忍受對其抱有觀望的某些政策制定者的牴觸,在這種境遇下,當事人自己的所作所為固然重要,但相當一部分的機緣,是掌握在別人手裡的。而所謂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努力和運氣的結合。至於前段時間聚光燈下的對於“鏈改”的刷屏,更像是一場遠征隊的送行會,對於身處其中的參與者來說,在片刻的喧囂之後,伴隨他們的將是無數個寂寞前行的日夜。或許,這就是那些想要真正做出一些事情的人,所要必須面臨的命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