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NO.1到退出市場,聯想的俄羅斯苦旅

聯想再次進入多事之秋。

近四年來,聯想經歷著多次跌宕起伏,2016年好不容易扭虧為盈,2017年就首次失去了PC全球老大的寶座,同時其智能手機業務仍不見起色。2018年,則曝出了計劃關閉東歐和俄羅斯分公司的重磅消息。

從NO.1到退出市場,聯想的俄羅斯苦旅

俄羅斯是聯想集團重要的八大市場之一,關閉俄羅斯分公司意味著,聯想或要承認自己海外佈局的失敗。

當年,聯想進軍俄羅斯,也是煞費苦心。

俄羅斯這樣的新興市場,就像中國。富人多,窮人更多,缺乏成熟的市場體系,規則不清晰。機遇與風險並存。

聯想就將中國80%的經驗複製過來。

從NO.1到退出市場,聯想的俄羅斯苦旅

剛進入俄羅斯時,聯想的市場份額只有0.9%,排在第13位,這就是聯想的起點。

2008年,北京奧運會給了聯想一個立足的機會,一整套奧運營銷只花了200萬美元,但聯想品牌的知名度卻一下子躍升到了50%。聯想的市場份額到了7.5%,首次進入前五名。

2012年11月,聯想在俄羅斯市場份額升為第一。

2014年11月,在IDC的報告裡,聯想在俄羅斯的市場佔有率突破了14%。

一直到2016年,聯想在俄羅斯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

2016年11月17日,世界互聯網大會進入第二天,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曾這樣說:“其實聯想今天在海外的智能手機坦率地說做得比中國好。我們現在90%以上的智能手機業務來自於海外,大概是中國企業裡面海外市場開拓最好的,尤其是在海外的新興市場。比如說巴西我們有20%的市場份額,排第二;在印度有10%的市場份額,也是僅次於三星排第二;俄羅斯也是接近10%。”

通過這段話,我們清楚的知道,2016年聯想在俄羅斯的份額已經跌落到10%以下。俄羅斯市場上的份額被壓縮,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會計劃關閉俄羅斯分公司了。

從近幾年的形勢來看,聯想確實要不行了。

根據統計數據,2018年2月聯想集團及其所屬的摩托羅拉(Motorola)品牌在俄羅斯的市場佔有率不足2%。聯想集團未能進入俄羅斯五大供應商之列。

但是,在一年之前,2017年2月聯想集團涉及智能手機銷售量方面,在俄羅斯居第四位,僅次於三星(Samsung)、蘋果(Apple)和華為(Huawei),當時的市場佔有率為5.7%。

從NO.1到退出市場,聯想的俄羅斯苦旅

這一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2017年,聯想主打的PC和手機兩大業務均出現失利。

個人電腦以及智能設備,根據IDC數據,聯想FY18財年第一季度個人電腦出貨量同比下降6%至1240萬臺(全球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3%),而競爭對手惠普和戴爾的出貨量則分別同比增長6%和4%,加劇了聯想面臨的競爭壓力。

從NO.1到退出市場,聯想的俄羅斯苦旅

根據調研機構IDC和Gartner2017年的PC報告顯示,惠普第一、二季度出貨量都超過了聯想,這也是聯想PC業務自2013年後第一次跌至第二位。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貨量上漲,但聯想卻錯過了這個機會,在與惠普的博弈中繼續落敗,全年市場佔有率下滑至21.1%。

由此可見,聯想並不只是在俄羅斯遇挫,而是在整個世界市場上處於一個下滑趨勢。

移動設備,聯想在全球範圍內的擴張仍在繼續,聯想在中國以外地區的出貨量呈下降趨勢。尤其是在印度市場的份額逐漸下降,本季度出貨量環比下降25%,主要由於小米以及vivo等廠商在印度市場實現強勁增長。

這是不是表明,俄羅斯分公司關閉之後,印度分公司也是聯想頭上的一把懸劍呢?

從NO.1到退出市場,聯想的俄羅斯苦旅

在調研公司Counterpoint發佈的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排名中,聯想手機銷量4970萬部,同比下跌2%,全球排名第8,市場份額僅為2%左右。在國內市場更是全面潰敗,據GFK的數據,聯想手機在國內市場銷量僅為179萬部,市場份額不足1%。

曾經紅極一時的聯想手機,已經被國內市場所拋棄,而聯想集團過分依賴的海外市場如今動盪不安。在拿出29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之後,並沒有讓自己的手機業務有突飛猛進的發展。反而是,一步步從國產第一的位子上跌到全球第八,以這樣的下跌速度,或許不用到2019年,聯想就能跌出全球前十。

不管是PC還是手機,聯想就是一個硬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的失敗案例。

中國式大公司特有的劣勢它都有,組織臃腫、效率低下、創新不足。自身的缺點在一開始有運營商補貼、消費市場單一的環境下並不顯現。然而,2015年之後,運營少補貼減少、消費市場升級、海外市場無法完全複製中國銷售模式時,它的缺點就變成了致命點。

而且,我們也都知道,在2015到2017期間,聯想內部上演著一幕幕組織架構、高層人事頻繁變動的“宮心計”,再加上品牌戰略的反覆,產品線的混亂,這個昔日巨頭的失敗,倒也是情理之中。

計劃關閉東歐與俄羅斯分公司,如果只是聯想集團海外佈局失敗的一個信號,那麼,長達多年的海外佈局,又將會引發聯想怎樣的鉅變?

我們不能忽視,聯想並不是只在俄羅斯遭遇滑鐵盧,如數據所顯示的,在印度市場,聯想的處境也並不樂觀。

而且,消息一出,很多媒體和媒體人開始整體唱衰聯想。

從NO.1到退出市場,聯想的俄羅斯苦旅

在一個企業上升期的時候,基本都是好的事情,無論這個企業的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派繁榮的景象,創始人說的話都是名言,就像曾經的小米雷軍,現在的阿里馬雲。

那時候,無論企業做什麼,都是佈局,是戰略。但是,當一個企業處於下降期的時候,基本都是各種不看好的新聞。

大家一面說著聯想手機業務成了一場笑話,一面感慨著“發現”俄羅斯的阿里巴巴,如今已經把雙十一過到了俄羅斯。

從NO.1到退出市場,聯想的俄羅斯苦旅

就在聯想一步步走下俄羅斯銷售神壇時,2016年雙十一,俄羅斯人下了2000萬單,較2015年增長85%,貢獻了阿里巴巴海外雙十一60%的訂單量。

同樣都是佈局俄羅斯,聯想在經歷輝煌之後就失去了光芒,而阿里巴巴在莫斯科的三年裡,對俄羅斯這個老邁而遲緩的國度有深遠影響。最終,在eBay和亞馬遜鎩羽而歸時,速賣通(國際版淘寶)佔據了這個國家最高的市場份額。

在“聯想2018春節聯歡會”上,柳傳志出席時曾說:“到了今天,毋庸置疑,聯想集團面臨著嚴峻的、尖銳的挑戰。從外部環境來說,這個挑戰來自於這個時代是個多維不確定的時代;是個科技創新、業務模式創新能夠顛覆一個產業,甚至是顛覆社會習慣的時代;是一個群雄崛起的時代。而從內部上講,我們的工作有失誤。”

柳傳志心里門清,聯想走到這一步,所面臨的危機異常嚴重。外部環境的越加惡劣,內部工作的失誤重重,他雖然有信心,但是,聯想卻不容易轉頭。

聯想是條大郵輪,要想一條大郵輪在航行了十幾年後突然轉彎,那是不可能的。

就像泰塔尼克號一樣,明明前面是冰山卻還是躲不過去。聯想就是如此。

從NO.1到退出市場,聯想的俄羅斯苦旅

2018年3月20日,聯想在北京舉辦了一場發佈會,宣佈Lenovo品牌重回手機市場。這一次,聯想打的是“區塊鏈”的牌子,並且一口氣發佈了三款手機。

然而,在很多人的眼中,“區塊鏈”本身就不足以吸引大眾,這樣一個概念能為聯想加上幾成的銷售額,很難說。再者,據GFK預測今年手機銷量將縮減至4.49億臺,同比下降4%,這一市場開始轉向增長冰封期。

聯想的運氣,看來是不怎麼好。

而且,離開中國市場這麼多年,並且高層人員曾大放厥詞稱聯想靠的是海外市場,如今再想回來,只怕國內消費者也不願買這個賬吧。

在市場份額不足1%的國內市場,聯想意圖殺個回馬槍,或許真的很難。

本文由出海傳媒(ID:chuhaimedia)出品,轉載請標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