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為什麼難做了?外貿還有前途嗎?先看完分析再下結論

外貿為什麼難做了?外貿還有前途嗎?先看完分析再下結論

最近看頭條,很多人在問:外貿為什麼難做了;外貿越來越難做了,在猶豫要不要放棄。所以今天就分析一下做外貿是否還有前途,外貿是不是越來越難了。

如果你也這麼認為,請先看分析,再下結論。

第一步:不要因為以下幾個原因,就覺得外貿沒有前途,外貿越來越難做。

首先是大環境。中美貿易戰打得火熱是沒錯,美國對很多產品追加了關稅也沒錯,但是我想說:不要因為這個就覺得外貿難做了。這種大環境政策影響不到你的客戶,有的產品的確受影響,但是你也看到了咱們國家也是不甘示弱的。我做的產品不再被追加之列,沒受影響。但是我的朋友有的在做,他也沒聽到哪個客戶找他說:俺們國家把你的產品價格提高了,我不要進口了,我要在俺們國家買。沒有,做進口的客戶基本上都是進口很多年的,即使剛開始進口的,他也不會輕易換供應商。

外貿為什麼難做了?外貿還有前途嗎?先看完分析再下結論

原因如下:

1. 找一個供應商不容易。花時間和精力考察了大半年,有的甚至考慮1-2年才會換供應商,不會因為有點風吹草動據改變自己的產品系統。要知道,換一個供應商等於全面更換產品的各個環節,比如原材料的不同、成分配比、性能宣傳、認證產品,大到項目,小到網站圖片,統統會有關係的。所以即使這個政策真的影響到了他,那也不會突然就取消進口你的產品,也會慢慢地慢慢地改變,而等他還沒改變呢,咱們國家應對措施早就出臺了。國家不會讓某國的小小舉動就拖垮咱們的外貿的。

2. 哪怕追加了再多的進口稅,只要你的價格依然有優勢,客戶就不會改成本地採購。換句話說,你賣的價格是1美元,加上各種稅收是2美元,客戶在本地採購的成本是3美元,他依然會選擇進口。何況,本地或者其他國家的產品貨源不一定能保證、品質不一樣呢?誰說中國只有低端產品了呢?對不對。。。

外貿為什麼難做了?外貿還有前途嗎?先看完分析再下結論

其次,匯率變化更不要擔心。很多利潤薄的小產品的確會受匯率波動的影響,供應商採取的策略往往是根據匯率來調整價格。客戶也會這麼要求的。至於大宗產品,一個集裝箱賺幾萬到十幾萬的那種,根本不會考慮這點小變化的,因為,等貨物生產好了,匯率又不知道怎麼變動了呢。天天計算匯率,客戶也嫌累的。

外貿為什麼難做了?外貿還有前途嗎?先看完分析再下結論

第二步:是什麼導致你的外貿難做了?請分析一下自身的因素。

1. 你的產品。我之前分享過文章,不要直接說外貿是不是好做,而要說某個產品的外貿是不是好做。就像之前說的,對於外貿來說,夕陽產業比較難開發客戶,因為國內的工廠成千上萬,都盯著國外的客戶呢,大客戶都被肯德公開渣都不剩,還能被你這麼個新手再搶去嗎?最先入行的一批,早就把市場搶佔得差不多了,再去做外貿的新業務員們,客戶來源有兩個:新加入這行的客戶,少,說也不願做夕陽產業,即使做,也是從國內採購就夠了;換供應商的,少且幾率低,廠家太多,很多老外都會說中文了。

外貿為什麼難做了?外貿還有前途嗎?先看完分析再下結論

所以,如果你的產品發展進入衰退期了,那麼真的會比較難做。這個產品不會消失,但是市場價格透明,為了出口都在砸低價、降低質量,整得行業烏煙瘴氣,掙不到錢還整天被投訴。為什麼很多傳統行業在著急轉型?這就是原因。每個國家的市場都是複製的,在國內市場有這個生命週期,在全球也是一樣的。

2. 你自身的業務能力。這個就很好說了,你可以觀察一下其他業績做得好的同事或者朋友公司。他們有沒有在抱怨外貿難做了、國家不支持了等等呢?沒有,他們忙著賺錢,即使抱怨,也是為了不讓新人入行,來搶佔他們的市場。

外貿為什麼難做了?外貿還有前途嗎?先看完分析再下結論

所以如果你現在很愁悶,不妨靜下心來分析一下是不是產品的問題?還是公司支持力度不夠?還是團隊協作不夠?或者是你個人業務能力還有潛力沒發揮出來?

朋友們,你們覺得外貿難做了嗎?

我是"小G外貿源",一個不愛說廢話的努力的苦逼的外貿經理人,記錄外貿經驗,吐槽外貿職場,點擊"關注",我們一起成長。聽說關注我的都減肥成功了,變帥了,變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