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缺的是尺子,丢失的是良心

短缺的是尺子,丢失的是良心

昨天去市场买鸡,又碰到了以前曾经买鸡时碰到的那个小贩,脑海中闪现出了那次买鸡时的情景,立马就走开,去了其他的卖鸡摊点。

事情是这样的。那次路边买鸡时,谈好了价钱,称重付钱走人。走到卖甘蔗处买甘蔗,顺手放在电子秤上称了一下,老板说2斤9两,心里咯噔了一下,不是3斤5两吗?怎么少了6两?心里非常气愤,近3斤的东西,居然缺了6两。心想找那个小贩理论,但又怕失了自己的身份,还是算了吧。

拿起手机,想着今天写些什么,突然想到昨天的事,就把这个事写下来了,也提醒大家,小心那些不良商贩。上面说的那个小贩,可能以后我都不会给他机会了。因为他丢失的不仅是一次成交机会,而是丢失了良心。

我又想到了一个寓言故事,是一个商人的故事。

有一个人开了一家布店,过去数年,都是用一个比正常尺寸短的木尺卖布。

有一天他良心发现,想要把木尺换掉,规矩地卖布,做个诚实的商人,但又转念一想,不如先到对门的另一家布铺,看看他的木尺尺寸如何,再作打算。

他拿着一根小带子,趁对方生意忙乱之际,偷偷用那小带子把那家的木尺

量了一量。回来一看,那家布铺的木尺居然比他的还要短1公分。

于是他强压住自己的良心说,我的木尺虽不足长度,但还是比对门的长1公分,我总比他强。因此,仍用那把木尺,继续欺骗顾客。

这个故事说明,商贩一旦缺斤短两,很可能一直骗下去,因为良心的缺失,是品质问题。而且,社会上还有不少不法分子,仍然做着丧尽天良的勾当。注水牛肉、注水羊肉、假疫苗、假酒、假烟等伪劣商品,令人防不胜防。

物欲横流的社会,世风日下就是这样形成的,人们不是拿真理作标准去行事,而是在同周围人的竞争中,以求得良心的通过就行。而良心的平衡却又是随着世风的改变而不断消磨改变的。

最后,希望人们多讲诚信,多讲良心,让天空更蓝,让社会更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