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育兒經:管教孩童,使他走當走的路!我們怎麼管任性的孩子

筆者的文章《 》發表後,有熱心讀者詢問:自家的娃在地上爬,怎麼管也無濟於事,碰到這樣的情形該怎麼辦?筆者有三個娃,如果他們都在地上爬,瞬間能把家變成動物園!家長該怎麼辦?歡迎關注,三娃奶爸的育兒心路歷程!

一、管教是否會破壞孩子的創造力,家長很猶豫!

創造力不僅僅是指能彈鋼琴、能歌唱。它是一種“觀念”,涉及到的範圍廣泛,從科學、教育、運動、管理、運動等各種形式的藝術,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做生意、撫養孩子等。

孩子天生就會玩,更懂得玩,玩得忘乎所以,樂此不疲。

孩子全身心地玩,其實透露著創造力。在這種狀態中,創造性的觀念能迸發出來。

問題是:如果他們玩得沒有邊界,你給他們指出後,他們公然挑戰你的權柄,那時候你該怎麼辦?

猶太人育兒經:管教孩童,使他走當走的路!我們怎麼管任性的孩子

孩子天生就會玩!

二、管教是什麼意思?

猶太人的箴言:“管教孩童,使他走當走的路,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管教包括兩部分:

1、“管”:糾正錯誤,可以使用“懲戒”的方法來糾正錯誤行為;

2、“教”:使用正面的方法,鼓勵並培養正確的心態、言語與習慣。

有“管”有“教”,恩威並用。

猶太人育兒經:管教孩童,使他走當走的路!我們怎麼管任性的孩子

有“管”有“教”,恩威並用!

三、什麼時候開始管教?

從小給孩子樹立界限,最佳時間是孩子6歲前。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給他增加自由,讓他承擔責任,鍛鍊他的領導力。

你見過“漏斗”嗎?底下窄,上面寬。

這種管教模式在教育界很受歡迎。開始給孩子比較少的自由,等他證明值得信任,表現良好後,再增加自由度。

現在很多獨生子女的教育模式,正好顛倒過來。開始時給予較大的自由,習慣了我行我素後,再收緊的話,難度就大得多。特別是在青春期,常常讓家長抓狂。

猶太人育兒經:管教孩童,使他走當走的路!我們怎麼管任性的孩子

“漏斗”模式:底下窄,上面寬。

四、管教是什麼?

管教是主動的,在事情發生之前就確立好界限,因為沒有遵循規則而受到懲罰。

管教是以親密的親子關係為基礎的。它體現父母無條件的接納和愛。

管教是心平氣和地執行之前的契約,以愛收尾。你和孩子一起對付壞習慣、心態和行為。

五、管教不是什麼?

管教不是威脅—給我關掉手機!

管教不是拖延—再數3聲,我就收拾你了!

管教不是鎮壓—閉嘴,給我關電視!

管教不是發洩自己的怒火,充滿敵意的打罵。

六、管教帶來什麼?

管教一定會帶來不舒服,甚至疼痛。

管教的目的,是要讓孩子知道界限在哪裡。

管教能讓孩子感受到權柄的存在。

猶太人育兒經:管教孩童,使他走當走的路!我們怎麼管任性的孩子

點題

回到開篇的場景,當媽媽遇到頑皮寶貝時,怎麼管也不聽,對於新晉升媽媽是嚴峻的挑戰。常說,第一個孩子照書養。問題是,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在書本上根本找不到現成的答案!

雖然家長常有挫折感,只要是沿著正確的方向走,慢慢會起效果的。孩子的“法理”,或叫“公義感”,需要曠日持久的訓練。因為兒童大腦前額,負責管理行為的腦細胞,需要到20歲才能成熟。在此之前,家長要一遍又一遍的管教,幫助他們走正路。如果等20歲再去管,為時已晚。看看網上報道的富二代、星二代“坑爹”的事,就明白古訓:子不教父之過!

歡迎關注:甲骨遊學,青雲計劃獲獎者,優秀教育領域創作者。

(1)三娃奶爸,勤奮父親,育兒達人。

(2)教育技術極客,《說文解字》視頻被騰訊收錄為精品內容。

(3)教育領導力碩士,海外名校畢業,全A拿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