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链集聚协同创新

北京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链集聚协同创新

"自强不息 —— 中国工业界的喉舌。"

“北京市工业互联网正处于工业互联网发展周期中的导入阶段,而供应链是导入阶段的一个重要端口。”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巡视员姜广智日前表示。

1月26日,工业互联网产业链集聚协同创新与发展论坛暨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智慧供应链专委会成立大会在京举行,姜广智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工业互联网是下一轮产业升级重要的拉动力量,在此过程中工业互联网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据悉,2018年,北京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政策体系、两化贯标、工业互联网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2019年将围绕落实工业互联网“535”总体规划(五个目标、三大行动、五大工程)和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进一步深化工作任务(两个《行动计划》)、持续推动5G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试点应用,以及立足京津冀协同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等方面开展工作。

北京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链集聚协同创新

六方面推动平台发展

工信部信软司两化处相关人士出席会议并表示,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广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不同平台企业的定位和发展路径逐渐清晰,平台功能、应用水平均有了明显的提升,一批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不断涌现。下一步,将加大政策引导作用,激发各类平台主体创新活力,以测促用、以用带建,突破平台核心技术和工业知识模型瓶颈,提升平台资源配置和生态整合能力。

一是抓培训宣贯。组织地方政府、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开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宣讲,凝聚政产学研用多方主体共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讲平台、建平台、用平台”的良好氛围。

二是抓项目实施。抓住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这个“牛鼻子”,加快项目跟踪监测,部省联动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测试项目的实施。

三是抓平台遴选。从供给侧入手,在地方普遍建设平台的基础上,将分批遴选10家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

四是抓试点示范。从需求侧入手,拟围绕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落地,继续深化部省合作,遴选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示范项目,培育平台应用新模式新业态。

五是抓公共支撑。加快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及创新技术服务、监测分析、大数据管理、质量管理、标准管理等公共服务平台,超前部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六是抓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产业联盟、行业协会指导,充分发挥其资源整合优势,强化产学研用协同,依托联盟不断健全“建平台”与“用平台”的融合发展机制。

智慧供应链专委会成立

大会成立了由北京向导科技有限公司(沃库工业网)、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中国工业报社、北京英贝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北分瑞利分析仪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智慧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的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智慧供应链专委会。

对工业企业来说,供应链与生产制造、企业管理同处于企业经营的核心,他们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构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内容,其未来趋势就是工业互联网,而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就是全流程协同,这包括三个维度:

一是重构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销售、物流到售后服务、金融服务等全链条供应链体系;二是依托供应链服务平台,大型核心企业组建产业联盟,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战略协同、设计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协同、服务协同,促进产业链中的大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三是实现以供应商资源、生产需求与计划、物料分类、寻源采购、合同订单、物流仓储、财务结算为重点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提升产业集成水平,提高协同效率,从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缩短生产周期和新品上市时间,降低生产经营和交易成本。

新成立的北京两化融合服务联盟智慧供应链专委会将以整合供应链分类资源为抓手,以数字化、标准化、资源化应用场景建设为支撑,统一标识解析和工业物资分类编码规则,打造大数据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制造业智慧供应链公共服务体系,促使产业链集聚协同服务。

到2021年,供应链专委会将发展一批引领全国的制造业供应链集群服务平台,整合国内供应链资源包括优质供应商分类资源达到100万家以上,推动10家国内领先的供应链服务企业、100家智慧供应链应用服务企业在供应链协同化、服务化、智能化等方面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本次论坛由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指导,北京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服务联盟主办,北京向导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承办,来自主管部门、专家、学者、企业代表100余人参加了活动。

  • 联系我们(新闻中心):010-68325610


北京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链集聚协同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