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早期1000天:孕期哪三種情況最易增加胎兒出生後的疾病風險?

孕期的健康程度不僅決定了母親產前及產後的健康,也決定了胎兒出生後的各種疾病的風險,如果孕期的營養不均衡,以及孕期的時候體重控制不當,那麼不僅會增加胎兒出生後的疾病風險,還會影響胎兒的生長髮育。而孕期也最容易出現營養不良的問題,所以更應該密切關注身體狀況,及時補充。

這裡要強調一下營養不良,所以為營養不良並不僅僅是指營養不足造成的營養缺乏症狀,還有一種情況是營養過剩,這些情況都會給孕期的女性以及胎兒的生長髮育,甚至是胎兒出生後的健康帶來各種風險,所以孕期的營養非常的重要。

生命早期1000天:孕期哪三種情況最易增加胎兒出生後的疾病風險?

孕期需要注意三種情況,最容易增加胎兒出生後的疾病風險:

在孕期的各個階段,孕婦身體的營養狀況,直接決定了胎兒的健康以及出生後的各種疾病的風險,不論是在備孕期還是在整個孕期,都絲毫不能馬虎,尤其是三種情況,最容易造成胎兒出生後,尤其是長大後的疾病風險:

生命早期1000天:孕期哪三種情況最易增加胎兒出生後的疾病風險?

情況一:妊娠反應

為什麼說妊娠反應容易增加胎兒出生後的疾病風險呢?主要與科學的理念有關,妊娠反應通常在孕前期,而科學的指導建議孕前期最好不要增加能量的攝入,就按照孕前的狀態即可,但是這種也只是通常的建議,因為有些女性在孕前期會有妊娠反應,並且妊娠反應比較嚴重的,吐的甚至比吃進去的還要多,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增加能量的攝入,如果不增加能量的攝入,很容易造成營養不足,而影響胎兒的發育,甚至會造成胎兒心臟畸形,無腦兒和脊柱裂,以及成年後一些慢性疾病的風險。因此孕前期的飲食,建議一定要根據實際情況,如果有比較強烈的妊娠反應,一定要增加能量的餓攝入,並且最好攝入一些易消化,容易增強食慾的食物,也可以用少食多餐的方式豐富營養。另外孕吐通常在晨起和飯後最為明顯,可以在起床早上吃一些含水分少的,含碳水化合物豐富的食物。

生命早期1000天:孕期哪三種情況最易增加胎兒出生後的疾病風險?

情況二:妊娠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是孕期比較容易高發的一種疾病,除了對孕婦的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以外,還容易引發巨大兒,不僅在分娩中易造成產傷,給分娩帶來困難,還會增加嬰兒成年後的慢性疾病風險,如:肥胖症/高血壓/糖尿病等等。

而妊娠糖尿病一般出現在孕中晚期,主要是由於孕早期妊娠反應已經結束,胃口也會變的更好,很容易造成能量的過多而導致妊娠糖尿病,那麼從孕期第四個月開始,就應該注意飲食的攝入量,孕中期增加能量攝入300kcal,孕晚期增加能量攝入450kcal。並且要注意全面多樣,葷素搭配,比如:牛奶/雞蛋/動物肝臟/瘦肉/魚蝦類/豆製品/新鮮蔬菜水果,每天最好保證都有。另外還應該注意,孕期很多準媽媽喜歡吃堅果和蜜餞,尤其是蜜餞能量較高,孕期最好少吃。

生命早期1000天:孕期哪三種情況最易增加胎兒出生後的疾病風險?

情況三:葉酸

葉酸很多人認為只需要在孕前的備孕期服用,避免造成胎兒的發育不良,但其實葉酸是需要在整個孕期都要充足攝入的,每天400vg的量,缺乏葉酸會造成胎兒神經管畸形,尤其是很多發育造成的損傷可能是永久性的,所以葉酸不僅僅在備孕期重要,在整個孕期都非常的重要,除了平時多樣的均衡的飲食外,還應該增加200vg的葉酸片劑進行補充,才能保證充足的量,也更能保證胎兒的健康發育。

生命早期1000天:孕期哪三種情況最易增加胎兒出生後的疾病風險?

孕期在每個階段,都需要注意營養素的補充,如蛋白質/能量/維生素以及礦物質,這樣次啊能為胎兒生長髮育提供充足的營養素,避免出現發育不良等問題,更要注意預防低體重兒和巨大兒,因此上述三種情況一定要格外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