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錯過的那些房子

這些年,我錯過的那些房子

這次元旦節回老家,陪好友一起去看房子,這個恆大山水的樓盤我來過好幾次,記得幾年前剛開盤的時候賣5000多一平米,精裝修,小區規模大,環境不錯,還有一條人工湖,當時我還有點動心,想買一套退休後回家偶爾住住,或者也可以當投資用,但當時一期所剩的現房並不多,戶型也不是太滿意,售樓小姐說二期不久就會開盤,讓我們留了電話開盤後通知我們。不過當二期開盤後,因為當時房地產低迷,加之樓盤對面有一個磷肥廠,空氣受到汙染,二期樓盤開盤後價格還低於一期樓盤,每平米只需4000元多,買房人都是買漲不買跌,我也就放棄了在這裡買房的念頭。

這些年,我錯過的那些房子

後來2015年夏天我回老家,一個朋友在這裡剛剛購買了一套153米的大戶型,那時大戶型的房子不好賣降價銷售,2900-3000元/平方米,一套近150平米的房子加上其他費用只需50多萬,朋友推薦我購買這裡的大戶型房子,我有點心動了,還特意跑去看了好幾套大戶型的房子,四室兩廳兩衛,主臥配書房和衣帽間,精裝拎包入住,我一直很喜歡寬敞舒適的大房子,在北京買不起,覺得這裡的房子還不錯,性價比挺划算,有意向投資,但後來老公和女兒都覺得在老家待的時間不長,沒必要買這麼大的房子,也不看好老家的房產投資,2比1反對,我只好做罷。

沒想到短短的兩三年功夫,這裡的樓盤已經漲價不少, 這次我朋友看中的這裡的大戶型房子已經漲到了近6000元一平米了,各種費用算下來近90萬了,比當初我看房時的價格漲了30多萬。我心裡有點後悔當初沒有痛下決心買房,其實這些年我們錯過了好多次買房機會。

這些年,我錯過的那些房子

我們是1995年去的北京,當時老公在北京軍區部隊一家三產建築公司工作。1999年老公隨公司就地轉業安置,我也正式隨軍安排到老公單位工作,買房成為家裡頭等重要的大事,2000年購買了海淀區的一套經濟適用房,當時市價是4450元/平方米,因為當時收入低,我們家只購買了一套近80平米的大一居。買房後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孩子小,加之還貨有壓力,我們仍在石景山公司平房居住,把新房簡單裝修用於出租。

2003年,公司附近又蓋了很多商品房,記得有一個樓盤當時均價是3300元/平米,最後剩了幾套複式的大戶型房子甩賣,每平米只需2800元左右,一套150平米的大戶型只需要40多萬元,售樓處的人給我們打過好多次電話,我們也去看了幾次,頂層複式戶型還不錯,首付只須20%,10萬左右就可以付首付買房,現在這裡的房價漲到四萬一平米,但當時我家剛買了汽車,手裡有點緊,十萬元的首付都拿不出來,也沒有想到去找家人朋友借錢,眼睜睜的錯過了一次很好的買房機會。

這些年,我錯過的那些房子

2006年我們搬到海淀這套小戶型的房子居住,雖然比在平房的時候居住條件要好很多,不過終究是大一居改的小兩居,始終覺得住得很侷促,老公一直琢磨在同一小區換一套三居室改善居住條件,2010年起就開始看房,尋尋覓覓好幾年,看得上的房子買不起,買得起的房子看不上,幾年間房價也不斷上漲,終於在2013年3月果斷出手以278萬元的價格賣了原來的小房,添置120多萬元用400萬元全款置換了一套120平米的三居室。期間也是經歷好多曲折,總算換房成功。

雖然我們換房後北京房價又經歷了大漲,最貴時我買的房子價格已經翻倍,現在略有回落,但我們現在只有這麼一套自住的住宅,不能變現,房價的漲跌於我們也沒有太大意義,如果我當時不賣掉的我原來的那套小住宅,現在也價值500萬左右,其實當時我們還在石景山看過一個樓盤,當時的價格是20000元左右/平米,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大約220萬左右,小區面積不大,環境不錯,交通也方便, 現在也升值每平米50000元左右。

這些年,我錯過的那些房子

我們家是普通工薪階層,收入不高,也沒有什麼別的什麼投資渠道,如果我們當時不賣掉原來的住房,不全款置換第二套房,而是付50%的房款,提取老公的公積金貨款,把原來的小房子用於出租,用公積金和原來的小房的租金償還貨款月供,或者賣掉原來的小房重新再新購石景山的新房,那麼我們今天的財富就會成倍增加。

我有時在反思,我們為什麼沒有抓住幾次很好的買房機會,除了本身收入不高,積蓄有限外,更重要的是我和老公兩人都比較保守,而且在買房和理賬上一直膽小謹慎,不想揹負太多的債務,思想不夠開放,不懂得利用有限的資金和銀行貨款來投資房產,加速財富的積累,所以註定錯過了很多買房的機會。

這些年,我錯過的那些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