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下》,讲述的不仅是老北京人的事,更是传统文化的根儿!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动乱结束后,从小在北京四合院里长大的青年韩春明作为返乡知青回到北京之后的故事。其中,关于古董的鉴别和收藏也是这个故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钟爱古董鉴别和收藏,视之为国家宝藏的韩春明、破烂侯和关大爷,也有唯利是图不惜把珍贵的古董倒卖到国外去的关家父母和苏萌大舅等等。

《正阳门下》,讲述的不仅是老北京人的事,更是传统文化的根儿!

老北京正阳门

古董是我们国家优秀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国五千年来的文明发展和历史渊源,不论是国宝级的古董,还是或许并没有那么贵重的收藏,都应当尽力让它们不要离开中国流到国外。除此之外,古董虽好,但入行需谨慎,如果没有独到的眼力和精准的判断,果决的手段,很容易抱着侥幸成功的心理,最终却上当受骗,倾家荡产。

《正阳门下》,讲述的不仅是老北京人的事,更是传统文化的根儿!

热爱古董的韩春明

胡同青年韩春明喜欢四合院里最漂亮又优秀的姑娘苏萌,在恢复高考后苏萌考上了大学,但韩春明却只是个收破烂的。苏萌没有嫌弃他,但韩春明自己的追求也并不止步于此。因缘际会,他认识了深谙古董收藏之道的破烂侯和关大爷,并被关大爷收为徒弟,在收破烂的过程中找到了许多宝贝,并因此有了一定的收藏基础。所以在那个充满了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他无疑是十分聪明且有远见的,在收藏古董还没有被大多数人热衷的时候已经对这一行了如指掌,也得以先别人一步收藏了许多好宝贝。

《正阳门下》,讲述的不仅是老北京人的事,更是传统文化的根儿!

韩春明

在这部剧关于古董收藏的部分,无疑有着两个巨大派别的划分。一派是代表着老北京人对于古代文化和承载着文化的古董的珍视与保护的韩春明、关大爷和破烂侯。其中关大爷为了保护自己一生的收藏不被不孝顺的儿子儿媳倒卖到国外去,而设计了一出“假死”的大戏。大家都以为关大爷已经去世了,只留下一封遗书,将所有收藏都传给韩春明。关家父母为了夺财不惜大闹数次,直到闹得最大的那一次,在韩春明的博物馆大打出手,关老爷子才突然现身。斥责他们是不孝子,也说出了掷地有声的一句,“好玩意儿,绝不能出中国!”给在场的众人都上了一堂触动至深的课。关老爷子正像无数中国人、老北京人的魂儿,一生尽力保护着宝贵的中华文化的精粹,身体力行实践着作为中国人应当恪守的底线。

《正阳门下》,讲述的不仅是老北京人的事,更是传统文化的根儿!

关老爷子

破烂侯平时人如其名,穿得就像收破烂的一样,带着补丁的一身衣服,破破烂烂的一顶草帽。有时躺在地上扯开嗓子唱一句“酒干倘卖无”,人人都以为他真的是要饭的。但他的家里其实摆满了古董,如果真的要卖,每一个都价值连城。他卖掉一两个,或许就能一辈子衣食无忧。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就像他自己所说,“真正爱好收藏的人,是把每个宝贝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关老爷子一直想要他的哥窑八方杯,但他不舍得给。直到关老爷子突然“去世”,他追悔莫及,在牌位前碎了那个哥窑八方杯。对自己的收藏他视若珍宝,多少钱他也不愿意换,但却能为了心中一丝追悔而就这么摔碎他。可见在他们这些人心中,情义值千金。他们之间的情义和对于古董的珍视与坚守,远远超过那个宝贝金钱上的价值。

《正阳门下》,讲述的不仅是老北京人的事,更是传统文化的根儿!

破烂侯

韩春明更是如此,为了守好师父的嘱托而不惜顶着怀疑与谩骂,也坚持不说出事情的真相,坚持保护着师父留下的古董。发现市面上有流传的程建军伪造的仿品,不惜自己一次又一次收拾烂摊子,只为了使古玩的市场更加干净。在很多观众眼里,韩春明甚至成了无私的“烂好人”,但是什么支撑他一次又一次做出这些事呢?正是一份作为真正的古董爱好者的情怀和情义,是“不让好玩意儿流出中国”的决心和承诺,是“把收藏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宝贝”的热爱与坚持。没有像他这样的人为之努力,没有一份恪守本心的坚持,又何谈保护我们珍贵的古董字画,何谈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与文化遗产呢?

《正阳门下》,讲述的不仅是老北京人的事,更是传统文化的根儿!

古董鉴别

而除此之外的另一派则是长期居住在国外,在这方面没有什么情怀与操守的关家父母和苏萌大舅。关家父母为了继承遗产而处心积虑地想把父亲的收藏都卖掉,直到关大爷假死后突然出现,才终于羞愧万分而放弃。苏萌大舅更是因为韩春明阻挠自己向国外倒卖古玩而数次阻挠韩春明与苏萌的婚事,但也在一次又一次的事件中最终懂得了他们的坚持和自己的错误。

《正阳门下》,讲述的不仅是老北京人的事,更是传统文化的根儿!

韩春明与苏萌

记得当时,王刚老师的《鉴宝》节目风靡一时,他拿着锤子当场敲掉赝品的行为也广受关注。这些年来,《天下收藏》《国家宝藏》等关于古玩字画的节目层出不穷。从几十年前开始,我们对于古董字画的热情就有增无减。无数人图财图利而去,最终两手空空而归,更有甚者还因为急于求成上当受骗,倾家荡产而赔上身家性命。正如韩春明常引用的一句话,“有人看不见前门,有人找不见前门,于是便走了后门,一下子撞进骗子的怀里。”除去少了一些精准的眼光与果决的手段之外,或许我们还少了那一份追求与热爱。收藏是因为珍视,而非为了追名逐利。

《正阳门下》,讲述的不仅是老北京人的事,更是传统文化的根儿!

无怨无悔的韩春明

人间百态中,总有人在其中扮演丑角。在老北京城宏大的历史画卷中,韩春明、破烂侯、关大爷无疑是闪闪发光的存在。纵使时代变迁,物是人非,依旧不改本心,坚持底线。他们遭受了身边最亲近的人的怀疑和指责,也曾有过觉得失去希望的悲凉时刻,但他们是否犹豫过呢?我想并没有。因为就像他们自己所说的,古董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那大的无边无际,那就是天底下最大的一句话:爱国!爱中国人的文化!这是老北京人的德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