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堡文化是安順的特色族群文化,具有世界唯一性。
從面上看,石頭的防禦建築凸顯了大明遺風古韻,地戲的金戈鐵馬展現了屯堡人忠孝仁義的愛國情懷。從內品,一個民間習俗是屯堡人的集體精神薈萃,一個傳統文化節日是屯堡人團結友愛,互助幫襯的傳統美德,一個面具敘說著一個個神奇的神話傳說,卻不失教化育人的做人真理。
一段歷史敘說著千萬個故事,一個村寨傳承著祖輩世代精神文明。正是那一段歷史,造就了個性化的屯堡文化,勾起了人們對它的由衷情懷,吸引了個學科,各領域的人們對它充滿嚮往,滿懷激情。
廖莉文,一個普普通通的公務員,一個業餘攝影愛好者,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不辭辛苦,不畏艱難,隻身走進屯堡,用自己手中的鏡頭記錄下了屯堡村寨中的點點滴滴,向世人介紹傳播著屯堡文化。
看,這就是她在西秀區東屯鄉拍攝“抬汪公”祭祖的一幕。
每年的正月間,這裡都會舉行濃重的“抬汪公”,全民參與,群眾集資,共同緬懷汪公這個神人。通過舉行這個傳統活動來團結全村人們,共同商議家鄉建設,傳送好人好事的做人美德。圖片正是東屯鄉西屯村舉辦“抬汪公”傳統活動時祭奠汪公向村裡讀的祭文,介紹著這個神人的故事,講述著做人的真理,傳播著文化自信的傳統美德。
這是2018年的農曆七月,廖莉文老師為了挖掘屯堡文化,走進安順市西秀區周官村拍攝屯堡人過“七月半”傳統拍的一幕。每年的農曆七月半,屯堡人為了表達對祖先的敬畏與想念,從七月初九就會把家族的祖先接來專門的供奉,直到十四才把祖先的靈魂送走,送走的當天還要給極樂世界的閒人焚燒紙錢。這個傳統的背後,實際是屯堡人感恩的表現。
地戲,是傳統的戲劇儀式,也是屯堡人忠君愛國,具有娛神娛人的功效,一年兩度的傳統演出正是屯堡人驅逐病災,招財納祥的祈福慶典。2005年5月20日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廖麗文老師不失看中地戲的鼴鼠藝術,而是演出的儀式流程及民間傳人藝人對它的理解和解讀。
每一個季節,每一月,屯堡都有一定的傳統節日慶典,每一個節日,屯堡人都有自己的飲食習俗,他們心靈手巧,用心用情對待每一個節慶,在勞作之餘犒勞自己,奉獻自己,給親人和親朋好友備上豐富的美味,在享受至於漫談人生。
或許是前世的緣分,或許是那種言不由衷的屯堡情懷,也或許是因為屯堡文化的無窮魅力,引來了無數喜歡屯堡文化的各界人士,廖麗文老師只是這些人群中的一個,不同的是學科的專家學者用的是領域中的文字來抒寫和描繪屯堡的藍圖,而廖莉文老師,用的是她手中的攝像機。筆者相信,隨著社會發展,在眾多友人的關心和參與下,屯堡文化的未來必然在全國產生深遠的影響。
同時,筆者也堅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今後的時光中,我們也會欣賞到廖莉文老師鏡頭下更美的屯堡文化。
閱讀更多 屯堡趣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