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現代服務業中的下一個風口

智慧物流:現代服務業中的下一個風口

近年,隨著行業競爭的進一步熱化,為適應現代化物流的發展,國內快遞企業紛紛借力資本市場突圍。2015 年12月,申通借殼艾迪西成功上市,吹響了我國快遞業公司上市融資的號角。2016年是民營快遞企業集體上市年。順豐、圓通、韻達借殼上市,中通赴美上市。2017年9月20日,百世匯通正式登陸美股IPO之後,快遞行業的六大巨頭上市公司自此齊聚。上市後的鉅額融資將為企業帶來硬件和軟件上的鉅變,智能物流產業將由此迎來高景氣週期。

互聯網經濟深刻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

以“互聯網 ”為驅動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我國大力推進“互聯網 ”行動計劃,積極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互聯網和製造業、商貿業、物流業等重點產業的融合發展成為下一階段互聯網經濟成功的關鍵,也是創新驅動社會進步和經濟轉型的生機所在。

解決物流市場痛點 任重而道遠

市場需求是創新的動力源泉,這句話無論放到何時何地都不過時。從1983年國內公路運輸市場開放至今,貨運行業發生著波瀾壯闊的生態演進。在貨運市場經過長達30餘年的淬鍊後,眾多“智慧物流”的踐行者,閃亮登場,給原本就不平靜的海平面再添一絲波瀾。

在公路貨運行業,“散、小、亂、差”的標籤一直存在,物流行業運輸成本偏高、信息不對稱、資金流動難、整體效率低下、吃回扣腐敗等行業痛點,更是讓眾多跨界者看到了改善的空間。

眾多物流人和跨界的互聯網物流人紛紛各顯神通,想通過物流app推動行業內痛點的解決,自2013始,數百家貨運app風起雲湧。大浪淘沙,留下來的金子寥寥無幾。瘋狂燒錢打補貼戰的方式已不能持久,效果不但不明顯,反而讓企業元氣大傷。沒有硝煙的戰場開始迴歸理性,或退出、或關門大吉、或轉型,創業者開始重新審視眼前的這一片藍海。

推動行業向智能化、集約化、生態化、平臺化發展是行業大勢。藉助互聯網的力量解決行業痛處勢在必行,只是飄得太高,沒有接地氣,沒有從根本上看清痛點,也就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痛點。

貨運行業的環節越來越透明,貨源下降,運力過剩,貨主找車難、司機找貨難,效率低下依然是行業最亟需解決的瓶頸。

如果說之前創新企業的做法是在天上飄著,踩著雲彩,而如今的做法則是更接地氣。

不管是傳統企業突圍還是創新企業轉型,把物流成本降下來,把物流效率提上去是一致目標,眾多痛點今猶在,“智慧物流”帶來了無限可能和曙光。

我國物流行業整合又整合、創新又創新、改革又改革,只為有更好的物流能讓我國的好企業走出去,讓外國的好產品走進來。蓬門今始為君開,物流大門的開啟必定帶動我國更多的企業崛起。(中財)

智慧物流:現代服務業中的下一個風口

“智慧物流”八大趨勢

1.在滿城盡是快遞員的時代,底層模式依然是死角

如果像滴滴那樣從出租車司機轉為專車司機,安裝搶單app增加派單能力的話便隸屬眾包模式的範疇。對於大熱的“最後一公里”話題,讓“捎帶手”的用戶變快遞員逐漸融化了一點兒快遞行業的冰山,但是在佣金模式供應鏈途中的派送者依然存在於空間的死角,發展被動卻必不可少。

2.眾包模式發展勢頭如同打車軟件一般

傳統快遞員與眾包快遞員的區別在於發貨信息從物流公司發送轉變為快遞員手機app搶單配送。眾包也依然是一個加速產業鏈發展去中心化的模式,如同打車軟件一般,眾包模式在最有互聯網節奏的行業中非常具有創新和可發展價值。

3.物流系統服務的潛力極高

目前移動互聯網時代每一個設備都非常輕易的用互聯網連接,而物流系統服務提供商無疑具有極高的市場潛力。

4.平臺模式使傳統中介迎來寒冬

一體化的互聯網物流平臺自身也可以包含物流社交圈子、發貨配貨、異地服務、地圖定位、物流保險等功能,也可以算是物流自己人的平臺。另一邊與傳統物流中介的爭端已經接近尾聲,去中心化的趨勢使傳統的物流中介迎來了不可逆轉的寒冬時刻,只能選擇轉型。

5.一體化服務商繼續做甲方企業的助理

包括大型電子商務在內的甲方公司通常會把第三方物流外包給從採購到生產配送一站式的服務中心。這要求甲乙雙方企業有多年的合作且互信度高,也可以說乙方是甲方穩定的物流助理。不過對於乙方這類一體化的物流公司,未來的可發展性很高。雖然是被動地籠罩在甲方需求之下,但是在“最後一公里”物流,產品鏈整合,提供資源服務等方面依然可以擴大利潤空間。說來簡單,但是目前外包的乙方物流公司做到盡善盡美的寥若晨星。

6.“物流+金融”模式亦新亦不新

物流行業很多都依靠增值服務產生盈利,今年最大熱的增值服務就是金融。從bat開始到電子支付蔓延到各行各業。對於保理融資小額貸款金融領域的產品在物流行業中還未被開發。物流企業對資金的需求也正是催化“物流+金融”模式的誕生。這個市場絕不會寂寞,從經濟學的角度講,“物流+金融”會帶動“物與錢”的徹底流動,也是中國經濟鉅變的表現。但一切還剛剛起步,除舊迎新將會是提升供應鏈效率和克服資本制約的好方法。

7.必不可忘“農村包圍城市”模式

農村的環境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著變化,網絡普及的問題已經解決,但是對於我國而言,農村的佈局遠比想象的難,地域廣,差異大。農村電商的興起也讓物流企業紛紛未雨綢繆,農村是電商的下一個藍海,也同樣是物流的藍海。京東、淘寶等為了發展農村電商紛紛佈局農村市場,物流行業的開發也水到渠成。

8.物流網絡模式全線商機

隨著物流平臺化的發展,網點、門店、代理收貨點、以及區域分中心、物流分公司等網絡服務點快速發展。從虛擬的網絡上將物流落地,四通一達等快遞公司和這些網絡站點都不可或缺。無論新模式如何發展,單一的物流模式越來越落伍,而物流網絡模式,在各個服務點上都有提升競爭力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