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ROE指标选股法,在什么时候会失效?海利尔的ROE

巴菲特的ROE指标选股法,在什么时候会失效?海利尔的ROE

如果非要我用一个指标进行选股,我会选择ROE(净资产收益率),那些ROE能常年持续稳定在20%以上的公司都是好公司,投资者应当考虑买入。

公司能够创造并维持高水平的ROE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为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少了!因为当公司的规模扩大时,维持高水平的ROE是极其困难的事。

——巴菲特

星空君算了下10年来ROE超过20%的,只有9家,分别是格力电器、贵州茅台、恒瑞医药、双汇发展、东阿阿胶、华东医药、承德露露、海康威视、洋河股份。

当然了,这是截止到2017年年报的数据。上述很多公司,在2018年,都崩了... ...

所以当2018年年报公布以后,再选连续10年超过20%的,就少之又少了。

粉丝群里有朋友咨询我,为什么我用ROE筛选出一支股票,但它的财务指标怎么看着那么别扭呢?

星空君看了一下,这家股票的名字叫海利尔。

青岛不仅有青岛海尔,还有青岛海蛎子,以及青岛海利尔。

这是一家农药厂,从财务报表来看,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高速发展(下图2018年为前三季度数据),2016年起,几乎每年一个新台阶。

巴菲特的ROE指标选股法,在什么时候会失效?海利尔的ROE

ROE更是常年20%以上,由于公司2017年才上市,所以如果再给公司几年时间,恐怕也能挤进ROE连续10年保持20%以上的公司。

巴菲特的ROE指标选股法,在什么时候会失效?海利尔的ROE

但是,总觉得哪里有一点点不对劲。

哪儿有问题呢?

最大的疑点,经营性现金流有问题。

2017年,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5969万元,2018年三季报中,为-8268万元。ROE接近25%的企业,为什么经营性现金流这么差?

原因就在于,ROE其实是有局限性的。

虽然贵州茅台、格力电器等大白马验证了ROE的逻辑,但是ROE的缺陷往往会被人忽视。

要想深层次了解ROE的局限性,还要从ROE的公式开始理解:

ROE有多种计算方式,最简洁的会计计算公式为:

ROE(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

其中:

净资产=资产-负债

最复杂的是证监会的计算公式:

ROE= P/(E0 + NP÷2 + Ei×Mi÷M0 - Ej×Mj÷M0)

其中:

P为报告期利润;

NP为报告期净利润;

E0为期初净资产;

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净资产;

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净资产;

M0为报告期月份数;

Mi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Mj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从公式的实质来讲,二者没有太大的区别,结果也相差不大。但证监会的公式计算出的指标强调经营期间净资产赚取利润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指标,说明经营者在经营期间利用单位净资产为公司新创造利润的多少。它是一个说明公司利用单位净资产创造利润能力的大小的一个平均指标,该指标有助于公司相关利益人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作出正确判断。

我们还是用会计的简化公式来理解:ROE=净利润/净资产,净资产=资产-负债

从公式来看,它有两大弊端:

1、同等条件下,当负债大的时候,ROE会增加的。

一家公司如果负债累累,ROE就会很高,是不是很神奇?

2、ROE只关心净资产,却没有考虑资产构成的质量;同样,也没有考虑负债的质量。

比如应收账款、存货、商誉等“劣质”资产占比较高的时候,ROE没有影响。

海利尔是第二种情况,公司的核心资产是变现能力较差的应收账款和其他非流动资产(预付房地款),而公司的核心负债却是亟需支付的短期借款和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由于这两个局限性,在中国,较短一段时间(比如5年内)使用ROE指标筛选,容易造成误判。

为什么要特指中国?这其实和信用机制有关。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信用机制健全,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实区别不大的,只要不破产都能如期归还。但在中国不太一样,到处存在着三角债,甚至还曾经有国家多部门联合执法清理三角债,欠钱不还是常态。

这种环境下,不同会计科目的资产质量是迥然不同的,所以也就导致了不能单纯的看ROE这一个指标,需要综合来判断。

说完ROE,继续说海利尔,这家公司还有一些比较有趣的地方。

一是应收款的暴增,也正是这种“劣质”资产的激增,让公司的ROE保持看起来很美的指标。

巴菲特的ROE指标选股法,在什么时候会失效?海利尔的ROE

二是预付款的增加。预付款是最为劣质的资产,所以它的增加,让星空君对公司的经营方向产生了怀疑。

巴菲特的ROE指标选股法,在什么时候会失效?海利尔的ROE

三是其他非流动资产。

公司的2018年三季报有4.85亿的其他非流动资产,主要为预付房地款。

四是负债也很有意思,3.04亿的短期借款,借了钱都去哪儿了呢?去预付了房地款,又变成了资产。

这块地皮在哪?

据公司半年报,竞拍获得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土地使用权,成交总价为45,935万元。公司储备此土地以应对未来新产品研发、技术人才储备等相关办公需求,同时积极应对未来可能的新兴业务板块布局,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公司考虑去北京发展?

业务范围都有啥?公司主要从事农药制剂、农药中间体、农药原药和水溶性肥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其中,农药制剂主要涵盖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系列品种,农药原药主要是吡虫啉、啶虫脒和吡唑醚菌酯等,农药中间体为二氯,水溶性肥料主要涵盖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和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同时具备生产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和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的生产能力。

这么看,这样的业务,不像是去北京建立分公司的样子。

所以,公司的ROE虽然优秀,但公司的实际财务状况,并没有ROE所显示的那样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