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汇》王巍:文化创意产业要讲好故事 跨界融合不可缺少

《导师汇》(190131)

《导师汇》王巍:文化创意产业要讲好故事 跨界融合不可缺少

王巍,资深网络营销专家、天使投资人。武汉市创业天使导师、网事易电子商务(武汉)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北企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擅长“互联网+”商业模式设计,传统企业全网营销定位咨询、互联网技术开发、互联网推广、网络营销项目运营等。《实战网络营销系列课程》创始人,多家机构客座讲师,帮助超过上千家传统企业在互联网上实现收益。

王巍导师对于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与电子商务等领域有非常多的关注与思考。本期《导师汇》栏目,记者就文创领域对王巍导师进行了采访。

近年来,武汉坚持“需求引领、特色引领、科技引领、融合引领”的原则,加快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大力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对于这一举措,王巍导师表示,文化创意产业背后附加值和带动下游产业链的带动性非常强,价值也很高。但是现在很多文创企业存在一个大问题——大量的文化产业在盈利方式上,往往很缺乏。他解释,如果盈利方式没有想清楚,不仅会让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本身的生存性不强,还会导致应该带动的产业链失去可能性与价值。所以他认为,要激发文化产业的带动性,必须要加强文创企业对于盈利方式的思考。

文化是“城市最大的不动产”,能否有效协调文化产业与城市的关系,把握好文化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抓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机,是一座城市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对于武汉市要如何抓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机会,王巍导师认为,要抓“一头一尾”的重点。“一头”就是抓住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内容原创鼓励大家积极创新。“一尾”则是有了好的内容或是好的文创IP项目,要辅导这些项目与内容实现市场化运作。他表示,文化创意产业还是需要商业化。跨界,就是文化产业一种市场变现行为。如果没有跨界,纯粹的只是文化,看电影、看漫画,看内容来实现商业化,这种价值不大,也偏离了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引领其他产业的,跨界到了衣服就引领了服装行业,跨界到快消用品市场就引领到快消行业,加大快消市场的消费力度。这种变现行为,是文化产业必须遵守,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

近年来,太崆动漫等一批武汉本土企业已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武汉的文化软实力在国际大舞台上得以彰显。王巍导师强调,要想推动更多的武汉文化产业走出去,就要更多的借助政府资源。由政府牵头,把这些文创企业当一张名片去推广,去获取更多有利的信息资源。有很多企业有创造内容的能力,但是在传播方面局限于资金、资源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在文创企业推广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比如说开一些文创论坛、知名文创大会以及文创展会,让政府组织大家去参与,提高武汉本土文创产业内容的曝光力度。目前,武汉相继创建了一批国家、省、市级文化科技融合(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市区两级联合着力打造“一区数园多点”的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体系,也就体现了政府职能,通过政府的规划,让武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了更好的软环境和大环境,形成一种气氛。在王巍导师看来,文创本身就是一种内容层面的东西,需要反复推敲,需要一种文化氛围,园区的建设有利于文创产业化工作。

王巍导师有一句人生格言,“帮助他人,成就自己”。作为导师,他帮扶参与了很多项目。让他印象深刻的项目,都是正在落地执行的项目,而不仅仅只是一个想法。他认为,不管项目好与坏,成功与失败,至少有一定的成果。因为想的再多,不如做的多。创业,就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摸索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包括导师的帮扶,也只是提供思路和建议,关键还是要靠创业者去实践。

当然,王巍导师也对想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业者提出了一个建议。在做这件事情之前,要先想清楚自己的本心与出发点。是为了做文化而做文化,还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诉求或者情怀。如果本心是自己的情怀或者自己故事,那么做文创也就有故事可以讲。文创就是要讲好故事。对于盲目跟风的创业者,做事情没有自己的灵魂与独特想法在里面的,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在他看来,这就和拍电影是一个道理。优秀的导演除了技术手法以外,更多的是作品里面有没有包含自己的观点、情怀和经历在里面,一般带有这些元素,作品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