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A股全面進入年報行情 擇機佈局中小創公司

截至1月31日,除了個別幾家公司外,中小板和創業板上市公司基本全部披露了2018年年度業績預告。從投資角度看,近6年中,中小創藍籌一直是年報行情中最活躍的品種,原因不僅是這類公司業績具有高成長性、且小股本高送轉也吸引了逐利資金的關注,更為重要的是,很多業績優良的中小創藍籌還隸屬於高科技類公司,其行業特點也符合經濟發展方向,在政策引導下吸引了更多機構資金扎堆其中。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部分中小創公司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急需解決,如商譽減值、股權質押、業績不及預期等,在多重負面因素疊加下,很可能讓投資者踩“雷”。因此,在年報披露期佈局中小創公司時,投資者仍需要仔細甄別。

春節後,A股市場將全面進入為期3個月的年報行情炒作時間,優異的成長性、“高送轉”題材、科技股概念、政策扶持等利好,在未來3個月,特別是在2月和3月份將成為催化中小創公司市場表現的重要“催化劑”。統計數據顯示,近6年中,中小創藍籌一直是年報行情中最活躍的品種。

中小創公司年報預告基本塵埃落定

1月22日,A股公司2018年報披露工作正式“開演”,金銀河(23.000, 0.53, 2.36%)、嘉澤新能(5.300, 0.30, 6.00%)、易世達(13.490, 0.24, 1.81%)、方大集團(5.040, -0.16, -3.08%)、莊園牧場(10.800, 0.57, 5.57%)、*ST巴士(3.430, 0.05, 1.48%)、蘭州民百(7.410, 0.26, 3.64%)7家公司率先在1月份完成了年報披露工作。從年報業績披露時間表來看,雖然佔比高達66.24%的公司將在4月份才正式公佈2018年度業績,但就目前來看仍有多家公司在正式年報出臺前預披露了自己的年度業績情況。截至1月31日,在正式年報公佈前發佈自己年度業績預告的公司有2518家,佔兩市3583家公司比重的70.28%。其中,主板公司有862家、中小板公司有922家、創業板公司有734家,中小板、創業板公司的披露比重分別高達99.68%、98.92%,而主板公司的披露比重僅有44.99%。中小創預告公司多而主板公司預告少的情況是與披露規則有關的,根據交易所的規定,中小板、創業板的年度業績預告需要強制性披露。

就目前已披露的業績預告情況看,中小創公司2018年的整體業績成長預期有些不太樂觀,以預告公佈的淨利潤預期額結合2017年實際淨利潤額統計,920家中小板公司的同比變動區間約為-31.4%至-0.24%;而733家創業板公司的同比變動區間則約為-58.03%至-36.11%。究其業績不佳的原因,可以發現有多家中小創公司進行了業績向下修正,鉅額虧損拖累了板塊整體業績均值。

有業績鉅虧的,當然也會有業績穩定增長的。在中小創公司中,2018年度不乏有增長預期特別優異的公司出現。如中小板公司中因銷售量價齊升帶動業績增長的濮耐股份(4.540, 0.12, 2.71%),全年歸母淨利潤同比就預增了950%-1000%;因國內油田服務市場景氣度顯著提升而銷售收入、毛利率優於預期的傑瑞股份(17.260, 0.19, 1.11%),全年淨利潤同比也預增了760%-810%。而在創業板公司中,因產品銷售價格上漲帶動營業收入增加的建新股份(10.080, 0.10, 1.00%),全年淨利潤同比預增640.73%-669.45%;同樣受益於產品漲價的青松股份(11.110, 0.47, 4.42%),全年淨利潤預增幅度也高達318.75%-339.86%。若進一步結合2018年以來各季度的淨利潤統計,中小創中還有61家公司在預計全年淨利潤同比預增的同時,各季度淨利潤也有望持續環比增長。其中,14家公司更是預計2018年淨利潤同比增速和各季度的環比增速均有望實現20%以上的增長。

节后A股全面进入年报行情 择机布局中小创公司

其實若觀察以中材科技(10.130, 0.36, 3.68%)、老闆電器(25.210, 0.84, 3.45%)、深南電路(100.300, 6.53, 6.96%)為代表的100只中小創藍籌股的業績預告情況,也可發現,這100家公司中年度淨利潤同比增長上限出現下滑的只有5家公司,而若以下限考慮也僅有13家。如此結果說明中小創藍籌即便是遇到經濟不景氣的2018年,業績穩定性依然是有保障的。

目前來看,中小創板塊的估值已經處於歷史低位,且不少公司如老闆電器等超跌明顯,一旦市場出現向好苗頭或出現相應利好因素刺激,這些業績前景良好且估值合理的個股很可能獲得資金重配。

光伏、5G獲政策性利好助推

二級市場中,今年以來光伏、5G等概念輪番表現,東方日升(8.350, -0.16, -1.88%)、天業聯通、易成新能(5.570, 0.09, 1.64%)、特發信息(9.240, 0.31, 3.47%)、衛士通(22.310, 0.78, 3.62%)、深南電路等公司均走勢不俗。探其原因,與光伏、5G等概念股近日頻獲政策利好有關。

1月9日,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發佈了《關於積極推進風電、光伏發電無補貼平價上網有關工作的通知》,從擴規模、降成本、增收益、提質量四個方面對光伏平價及低價上網項目予以支持,打消了投資者對光伏行業受2018年“5.31”政策的限規模和降補貼影響的擔憂。平價上網政策的出臺,緩解了可再生能源補貼壓力,為光伏裝機量提供了有利支撐,該政策將惠及2020年前審核並開工的項目,保證了平價上網到來之前的行業裝機,使得光伏行業龍頭將顯著受益。5G方面,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也於近日舉行了新聞發佈會,發改委等10部委出臺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擴大升級信息消費,加快推出5G商用牌照”,此舉為5G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根據IMT-2020(5G)推進組的報告,目前系統設備產品基本已經達到了預商用的水平。

觀察上述兩大概念,可以發現在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其中的標的公司多數是扎堆在中小創中,如A股5G板塊中的中小創公司佔比就高達70.42%,光伏板塊中的中小創公司佔比也有54.72%。

雖然從光伏、5G板塊的業績成長性來看,以2018年三季報數據為參考整體仍欠佳,如光伏板塊歸母淨利潤同比僅小幅增長2.68%,5G板塊三季報整體業績下滑71.89%。可若仔細觀察業績大幅下降的5G板塊,可以發現該板塊整體業績大幅下滑主要是受中興通訊(20.410, 0.30, 1.49%)大幅虧損72.6億元所拖累,一旦剔除中興通訊的影響,則5G板塊整體將實現19.61%的利潤增速。分析目前已預告年度業績的公司,可以看到,53只光伏概念股中有26家公司實現盈利且同比實現正增長,佔比50.94%;而在71只5G概念股中,則有43家公司盈利且同比實現正增長,佔比60.56%。

“高送轉”公司明顯增多

談到年報行情,不能不提歷年的“高送轉”概念炒作。儘管因監管的強化,2016年以來無論涉及“高送轉”公司的數量還是“高送轉”行情均已明顯減弱,但隨著監管層的重點監控,以及對於“高送轉”公司在業績、大股東減持等方面都有進一步規範後,可以預期,此前通過“高送轉”掩護大股東減持的行為將無處遁形,而一些業績表現優異的真成長公司則有望在年報“高送轉”行情中脫穎而出。

根據2010年以來的歷史數據顯示,我們將每年實施年報“高送轉”公司自公佈預案後3個月漲跌幅的平均值與相同時段內滬深300指數(3247.397, 45.76, 1.43%)(3247.3971, 45.76, 1.43%)的漲跌幅均值對比,除了2016年“高送轉”公司的漲跌幅大幅低於滬深300,其餘各年份,“高送轉”公司的收益或遠高於滬深300,或與滬深300收益率持平。從整體情況看,2010年以來,“高送轉”公司預案公佈後3個月漲跌幅均值為8.02%,而對應時間段內滬深300的漲幅均值僅為-0.2%,“高送轉”題材公司的表現不可謂不突出。

對於“高送轉”潛在標的,通常多符合“三高一低”的特徵。即較高的成長性、高留存收益、高股價和低股本。由此我們歸納了以下條件作為篩選“高送轉”的門檻,第一成長性:當年淨利潤增速預計高於30%;第二每股資本公積和未分配利潤:高於1元/股,越高越好;第三每股收益:高於0.2元/股,越高越好;第四股價:高於20元,越高越好;第五股本:小於4億股,越小越好。此外,還得剔除中期實施過“高送轉”的公司。

因此在上述條件下,經過篩選,可以發現今年有42家公司有望入圍“高送轉”潛在標的,其中中小創公司達到33家,佔比達78.57%。在這些潛在“高送轉”標的中,世嘉科技(38.150, 0.87, 2.33%)、中旗股份(55.130, 0.43, 0.79%)等近期表現明顯優於其他公司。

节后A股全面进入年报行情 择机布局中小创公司

在佈局時機上,“高送轉”行情通常有三個階段:預案公佈前的預熱行情、預案公佈後到具體啟動前的搶權行情、送轉實施後的填權行情。因年報公佈的時間安排,多數公司的“高送轉”預案會集中在3、4月份披露,“高送轉”通常意味著向市場傳遞了對於未來樂觀預期的信號,同時也意味著未來公司股價由於實施“高送轉”除權而大幅降低後,會再度迎來一個相對可觀的上漲空間。因此在臨近預案公佈的時間節點對“高送轉”公司買入往往是市場較為普遍的選擇。

公募基金大幅增持創業板

2018年四季度以來,內地公募基金對於小盤股,尤其是創業板公司的關注度正在逐漸提升。以剛剛落下帷幕的基金四季報為參考,相比三季度,公募基金對於主板公司的倉位配置由增轉減;對中小板的倉位配置雖然持續下降,但四季度的下降幅度要弱於主板;而對創業板公司的倉位配置則開始由減轉增。海通證券(10.290, 0.21, 2.08%)分析師陳瑤認為,隨著2019年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疊加5G、雲計算等成長行業確定性的不斷釋放,機構對於主板和中小創板塊的配置差將在未來進一步收窄。

觀察2018年四季度公募基金重點增持的公司,報告期內,基金新建倉328只A股,對三季度就已經持有的437家公司在四季度進行了增持。在新建倉公司中,從持股比例看,除了2018年四季度才剛剛上市的中國人保(5.790, 0.01, 0.17%)、邁瑞醫療(110.960, 4.23, 3.96%),建倉比例最高的為創業板公司天宇股份(23.690, 1.06, 4.68%),11只公募基金持有的1005.34萬股股份佔該公司流通股本比重的18.29%。緊隨其後的和仁科技(47.420, 2.92, 6.56%)同樣來自創業板,16只公募基金共持有股份533.39萬股,佔其流通股本比重的18.22%。從建倉比例看,在四季度公募基金新建倉的公司中,有53家建倉比例較高,超過了流通股本比重的1%,剔除2018年三季度後上市的3家公司,可以看到其中主板公司為18家、中小板公司為11家、創業板公司為21家。顯然,創業板公司的比重最高。

另外,統計四季度公募基金增倉的公司,除了增持比例最高的科沃斯(50.490, 3.73, 7.98%),增持比例排在第2位~第9位的公司全部來自創業板和中小板,其中創業板公司佔了8家,中小板佔了1家。創業板公司億聯網絡(78.120, 1.25, 1.63%)、新易盛(21.000, 0.37, 1.79%)、安車檢測(46.490, 1.09, 2.40%)、陽光電源(11.770, 0.72, 6.52%)、美亞柏科(15.570, 0.66, 4.43%)、洲明科技(10.200, 0.51, 5.26%)6家公司的增持比例較高,四季度末較三季度末均提升超過了10個百分點。而如果將統計範圍增加,四季度公募基金共對171只A股的持股比例提升超過了1%,其中主板公司有73家,中小板公司有46家,創業板公司有52家,雖然主板公司絕對數量最多,但需要注意的是,主板公司的整體數量是遠遠多於創業板的,如果統計基金對各板塊增持公司家數佔板塊總家數的比重,則創業板公司明顯更高。涉及概念上,5G、光伏、雲計算、新能源等高科技板塊均成為四季度公募基金重點看好的領域。

若考慮2019年以來公募基金最新調研情況,可以看到,1月份共有156家公司得到了公募基金的關注,其中,1月份以來被調研5次或以上的10家公司中,僅有長安汽車(7.700, 0.18, 2.39%)、濰柴動力(8.970, 0.12, 1.36%)為主板公司,而中小板公司則多達7家,創業板公司有溫氏股份(28.150, 0.29, 1.04%)。

海外資金對中小創青睞度逐漸提升

不僅內地公募基金的持倉視野正在逐漸開闊,歷來偏愛白馬藍籌股的外資們,視野也不在單一,成長性優異的中小創藍籌股同樣得到了外資們的青睞。

隨著MSCI、富時羅素納入A股因子,海外資金對A股的影響力越來越大,QFII、北上資金等外資的動向無疑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所在。因為2018年年報的披露剛剛開始,QFII四季度的持倉情況尚不明瞭,但若從2018年三季度QFII持倉來看,其在重倉配置銀行、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醫藥生物等金融和白馬消費藍籌的同時,也不乏增持了多家中小創藍籌股,如創業板公司聯得裝備(19.550, 0.40, 2.09%),三季度末的QFII持股比例較二季度末提升了3.19%;中小板公司海能達(8.780, 0.64, 7.86%),三季度末的QFII持股比例較二季度末提升了3.02%。三季度QFII增持比例超過1個百分點的18家公司中,8家來自中小創公司;三季度QFII新建倉股份佔公司股本超過1%的15家公司中,也有5家來自中小創板塊。

同為外來資金,北上資金今年以來呈現出加速流入A股趨勢。具體來看,2019年以來截至1月31日,北上資金淨買入A股606.88億元,超過2018年5月份的508.53億元,創出了單月淨買入的新高。以2019年1月31日的數據為例,北上資金新進了54只A股。其中,49只來自中小創板塊,寧德時代(78.400, 2.28, 3.00%)、銳科激光(132.710, 1.90, 1.45%)、量子生物(16.200, 0.03, 0.19%)、開潤股份(30.080, 0.42, 1.42%)、飛榮達(33.690, 0.66, 2.00%)等公司新進比例居前。而觀察上述49家被北上資金新看好買進的中小創公司,38家2018年三季報歸母淨利潤同比實現增長,34家不僅三季報實現增長,2018年年報業績預告顯示,全年也有望繼續實現增長。如增持比例較高的銳科激光,2018年三季報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68.94%的背景下,全年預計繼續實現44.31%-65.69%的業績增速;開潤股份三季報實現了37.48%的歸母淨利潤增長後,全年也預期繼續完成27.43%-34.92%的同比增速。

規避“爆雷”中小創公司

就在中小創公司不斷得到國內外機構投資者的關注、且多家公司基本面持續向好之際,1月底A股市場卻迎來了“黑天鵝事件”群飛現象,中小創公司也未能逃脫。在兩市公佈年度業績預告的公司中,有65家公司由此前預告的全年盈利“變臉”為全年虧損,而中小創公司就佔居了55家。

業績大幅預虧的上市公司,虧損原因花樣百出,資產減值、資產處置損失、經營業績下滑、債務糾紛均有涉及,而最為突出且影響最大的則非商譽減值莫屬。本週,在因計提商譽減值而業績“爆雷”鉅額虧損的刷屏公告中,中小板公司天神娛樂(3.970, -0.29, -6.81%)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雷神”。2018年全年預計虧損額高達73億~78億元,其中,僅計提商譽減值準備即高達49億元。而2018年10月29日,天神娛樂雖然在三季報中即公告全年業績將下滑,但當時也預計會完成5.1億元以內的盈利。天神娛樂是一家遊戲公司,實控人朱曄之前從事網頁遊戲開發,後借殼上市入駐上市公司,開始了資本運作之路。業績暴雷前,朱曄已經因股權質押爆倉等原因被凍結股份。時間倒回至2015年,朱曄還曾花費234萬美元拍的巴菲特午餐,如今深陷漩渦,恐怕巴菲特出手也難以挽救了。類似的,修正後虧損額巨大的東方精工(3.250, -0.19, -5.52%)、ST冠幅、聚力文化(3.850, 0.03, 0.79%)等,虧損原因無一難逃商譽減值的侵蝕。

节后A股全面进入年报行情 择机布局中小创公司

此外,除了商譽減值,上市公司高比例的股權質押也是懸在A股上方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目前,在兩市143家股權質押比例超過50%的A股公司中,中小創公司合計有67家。

雖然管理層說股權質押風險總體可控,但那是對整體股市而言可控,具體到某家上市公司的爆倉,那就是100%遭殃。2018年年中,邦訊技術(7.070, 0.23, 3.36%)、千山藥機(3.110, 0.09, 2.98%)(維權)等公司均相繼遭遇過平倉被動減持。今年1月份以來,雖然市場整體回暖,千山藥機、飛馬國際(2.610, 0.20, 8.30%)、凱恩股份(3.520, 0.01, 0.28%)等公司部分股東的日子也依然不太好過,隨著股價的下跌,平倉風險仍岌岌可危。

總而言之,股權質押風險具有較高的複雜性,單一政策很難解決系統問題,“紓困”途徑尚需持續完善的同時,投資者對於質押比例偏高的公司還是要時刻保持警惕。

新聞爆料、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國經營報微能源

节后A股全面进入年报行情 择机布局中小创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