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餐飲倒閉潮開始了,你慌了嗎?

[摘要]2018,經濟遇冷、裁員潮、倒閉潮這些關鍵詞此起彼伏。僅在2018上半年,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平均每個月10%的餐廳倒閉;全國餐飲突破3.5萬億元,但只有20%的餐廳賺錢…

2018,經濟遇冷、裁員潮、倒閉潮這些關鍵詞此起彼伏。僅在2018上半年,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平均每個月10%的餐廳倒閉;全國餐飲突破3.5萬億元,但只有20%的餐廳賺錢…

2018餐飲倒閉潮開始了,你慌了嗎?

餐飲企業倒閉的倒閉,虧損的虧損,跨界打劫者無數,很難有逆風而上的品牌,也很少見到今年勢頭好的品牌。我們盤點了一批去年倒閉的餐廳,雖只是冰山一角,但其問題重重,觸目驚心。

2018寒潮中倒閉的他們

1.老品牌的悲哀——資本迷途

千秋膳房一夜關停,老闆跑路。

當初年營上億,在上海經營了19年的老品牌千秋膳房,因資金鍊斷裂,一夜間所有門店關停。老闆跑路,欠了200名員工的工資,還身負上千萬的債。

踏踏實實做了19年的老品牌,究竟有什麼錯?

餐飲首富孟凱破產,關店賣房。

早在幾個月前,孟凱在澳洲開業五年定位高端的外灘餐廳宣佈停業。

從大排檔走出的中國餐飲首富,孟凱的人生可以說餐飲界的傳奇。99年藉著高端餐飲的風口將湘鄂情開到了北京,十年後成為A股民營餐飲上市 股。

而到了近幾年,瘋狂轉型使得湘鄂情業績迅速下滑,孟凱本人也在2018年徹底出局。

團餐龍頭轟然倒下。

董事長跑路;旗下196家食堂面臨停業;多家投資機構、證券公司,3.6億元投資面臨打水漂;銀行、小貸公司、供應商、員工,紛紛上門要債討薪…廣州團膳龍頭企業和興隆,在2018年爆發了這一系列事件。

團餐龍頭休克

SaaS服務商客如雲、二維火資金鍊斷裂。

更近餐飲saas服務商客如雲、二維火也被傳出資金鍊斷裂,拖欠員工工資的消息。

做生意,資金鍊斷了絕對是滅頂之災,越早防範越好。早日調整,籌措更多資金,也能爭取在寒冬時刻爭取更多的主動權。

2018年, 中也有一批在本地人眼中充滿回憶的大飯店 終結業。

南昌人記憶中存在了近20年的五星級大飯店凱萊大飯店 終倒下;廣州 利華飯店關門;北京全聚德15家子公司虧損…

2.網紅快速擴張,發展跟不上

網紅Winhouse倒閉。

2014年,WinHouse作為brunch的開創者火熱上海,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開了4家店後,就立馬進軍北京、武漢、杭州和長沙。

可現在:WinHouse旗下14家門店全部關門,拖欠340餘名員工薪資330萬,房租拖欠,老闆也跑路了…

pandan畔丹泰式餐廳關店6家。

畔丹歇業關閉

MamaBox(媽媽便當)全部關店。

MamaBox是 早一批做外賣連鎖的,含著金湯勺出生,從在風口上被吹上天,拿到500萬投資,到全部關店,不過短短一年時間。

“規模擴張”這四個字,往往是看著誘人,實則處處都是風險。餐飲企業的擴張之路,首先要具備強的賺錢能力,其次是有穩定的模式和不同選址的深入研究和調查,否則倒閉也是早晚的事。

3.眾籌失敗,缺乏管理經驗

34名清華學員眾籌開餐廳破產。

10月末,一家餐廳倒閉的消息在朋友圈裡刷了屏:清華總裁班的34名學員,通過眾籌方式開了一家餐廳,結果因為經營不善而向法院申請破產。

相約·榕樹下關店。

2016年8月榕樹下項目眾籌結束,基於文學網站榕樹下的情懷,吸引了大批投資人。剛開業一度成為網紅,一年後生意急轉直下, 終難以為繼。

卷福和他的朋友們關店清算。

去年開一家關一家的眾籌餐廳,也終於在2018年初完成關店清算。猶記得當時以名人張嘉佳為噱頭,眾籌時25個小時認購額就達200多萬。

投資人失敗後反映,確實是低估了餐飲業的難度,全年新開小龍蝦店數量是去年的三倍,倒閉的當然更多。

眾籌餐廳,投資人越多,越沒有一箇中流砥柱拿得住主意,管控不到位、安於現狀、不求進都是失敗的原因。

4.過度營銷,產品跟不上需求

泡麵餐廳:2個月從月營業額40萬到倒閉。

泡麵餐廳在抖音火起,並一度席捲餐飲潮流,但也沒逃過一炮而紅,一下就死的命運。

曾經有一家泡麵餐廳前兩個月生意非常火熱,月營業額可達40多萬,但是再過兩個月之後,這家餐廳就倒閉了。

泡麵餐廳大起大落

這其中一個是性價比的問題。泡麵餐廳大多開在熱門商圈附近吸引客流,成本較高又想快速回本,食物的價格設定的並不便宜,但僅僅是泡麵很難滿足消費者多樣的需求。

什麼是過度營銷的噱頭,消費者心裡門清。

5.真假戰中“山寨”跟風者大批倒下

此前網紅奶茶——“答案茶”自從在抖音火了之後也陷入“真假”身份的尷尬境地。市面上充斥了山寨品牌未經審核盜用圖案、騙取加盟商的亂象。

真真假假的商標糾紛中,假冒者被維權倒閉,而不少正牌加盟商也因盜版的競爭困擾倒下。

山寨被查處摳牌

6.明星餐廳倒下一批,把這些問題佔全了!

價格定位偏差。

李晨餐館面臨倒閉,消費者稱:一碗沒有肉的面三十塊;由黃磊和孟非合開的"黃粱一孟"火鍋店正式宣佈閉店。人均300元以上的消費水平,一盤毛肚就要198元,食客們紛紛吐槽吃不起。

消費者對此 多的評價是價格定位有問題

價格定位是極需謹慎的一件事,定位人群的接受價格與餐廳不符,沒有人氣,還談什麼持久經營?做不好價格定位,也是企業管理缺乏市場觀察和經驗的表現。

服務體驗太差。

相反,也有明星開餐廳走的是性價比路線。但有報道黃曉明等6位明星合夥的餐廳3人88元都無人光顧,原因就出在了服務體驗上:服務態度太差了!

熱辣壹號多家門店相繼關門

隨著人們對餐飲的需求逐漸提升,企業管理者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來管理企業,但明星往往沒有這個時間來經營,餐廳無人照料,自然就淪落到關店的地步。

食品安全隱患頻出。

食品安全問題依舊是餐飲人的大坑,今年杜海濤餐廳引發7人腹瀉的事件一度鬧得沸沸揚揚。食品安全是不容觸犯的底線,無論是後廚危機還是前廳懈怠,在這方面把控不嚴把自己栽倒的可以說是數不勝數。

7.過度依賴外賣的企業正在被洗牌

曾經以滷肉飯單品聞名的中式快餐品牌“一品三笑”,今年突現大批關店,25家門店剩下14家。企業自身坦言是過度依賴外賣平臺,而如今平臺補貼漸微,門店經營遭遇困難。

品牌老化也很嚴重

2018年,快餐競爭業態持續升級,不少商家看上外賣紅利,但如今的競爭格局已經明顯改變。

8.觸碰法律底線,違反規範

米其林中餐館漏稅。

曾被英電視名廚Gordon Ramsay稱讚為全英 美味的中餐館——米其林食府YuandYou,更近因欠稅高達38.5萬鎊,無奈之下申請破產。

瞞報營業額,避交稅金,縱使再有名氣,也難逃法律的制裁。同行都應引以為鑑,加強法律業務的管理。

黑心商家設充值陷阱。

小品牌中還不乏一批黑心商家,開業一段時間辦了會員卡吸金,拿到錢就走人, 終被消費者舉報。

街道整治,大批商家被勒令關門。

除了市政府的街道整治之外,還有一些是選址在水源附近的商家也會受到影響。餐廳自身要時刻遵守和關注這些規範,別到時自己還不清楚原因就關門了。

結語

過去一年是個餐飲動盪之年,人人都恐慌經濟形勢的轉變,但說實話,這也是市場洗牌見真招的時候。

過去順應時代紅利的一批人走得順風順水,而當真正的市場理性迴歸,誰在裹著皇帝的新衣就明顯了。有一句話是:“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暗中標好價格。”

對於提前消耗,欠了債的創業者,這是更壞的時代;對於深扎內功踏踏實實的創業者,這是更好的時代。偉大的企業都懂得順應時代,破釜沉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