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分貴賤嗎?20萬年薪招服務員,要求985畢業怎麼了?

近日,河南一家名為“985火鍋學院”的一則招聘啟事火了,在招聘啟事上,招聘的崗位為服務員,共招10名,年齡要求20-30歲,男女不限,這些都沒有問題,但下面要求的學歷指定是985院校畢業,年薪20W+,底下還有一行小字,能從拖地、端盤子做起。

職業分貴賤嗎?20萬年薪招服務員,要求985畢業怎麼了?

招聘啟事在網上散播開後,網友不淡定了,很多人對此表示質疑,認為這是一種炒作,還有一種聲音表示服務員這個崗位侮辱了知識。

職業分貴賤嗎?20萬年薪招服務員,要求985畢業怎麼了?

“這種挑戰人才市場匹配原則的行為真是譁眾取寵,有炒作火鍋店的嫌疑。”

“一個家庭傾其所有,培養一個985,還有一個孩子奮力拼搏十幾載,去做個服務員?還年薪20萬,別來侮辱知識了……不要詆譭知識人才。”

職業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其實,之所以引起爭論,說到底還是大家腦海中有著根深蒂固的觀念——職業有高低貴賤之分。

985畢業生,名校畢業生、高學歷人才要做也得做高貴的職業,像當火鍋店服務員,賣豬肉、種菜,經營小餐館之類的所謂下九流的活兒,無論如何是不能沾邊的,否則就是人才浪費。

如果大街上隨便問一個人是否願意當民工,當泥瓦工,沒有一個人說我願意。為什麼?因為所有人都覺得民工,泥瓦工這種勞動在社會的勞動分工中它是低等的。

職業分貴賤嗎?20萬年薪招服務員,要求985畢業怎麼了?

每個人都希望用自己最少的勞動獲取最大的利益,以最輕鬆最體面的勞動來獲得社會的回報。

理所當然,每個人都會選擇那些付出能獲得巨大回報的職業,人性使然,但這不代表兩個職業就有高低貴賤之分,在古代,士農工商中的商人處於四民中的最下一等,現在商人的地位又是如何?以前的藝人從藝只是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賣藝,現在的藝人動輒幾千萬幾百萬的報酬,誰不想當?

說到底,收入報酬成了現在劃分職業高低貴賤的標準。

人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985畢業大學生怎麼了,只能做白領嗎?那些服務員,農民,泥瓦工在人格上並不比從事其他職業低賤。

沒有貴賤之分的職業,也沒有貴賤之分的人,只有貴賤之分的能力。

為什麼這麼說,不管是什麼年代什麼國家,什麼人都希望自己被社會認識,被人們認同,被人所尊敬!

那麼靠什麼來實現?說到底:能力!

社會的頂層不可能容納很多人,那麼你現在在什麼位置以及你想站在什麼位置,這都取決於你的能力。

職業分貴賤嗎?20萬年薪招服務員,要求985畢業怎麼了?

就算是服務員,有能力,那麼上面沒能力的管理幹部就得下來,讓出位子;就算是看門的保安,通過自學也能把坐辦公室的精英們擠下幾個來。

為什麼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充電,提高自己的能力?就是為了自己能夠擠上社會的高層,甚至於頂層。

馬雲當過推銷員,劉強東開過飯店,許家印是技術工人出身,潘石屹是公務員出身,宗慶後四十歲在街頭賣冰棍,任正非做了很長一段時間建築兵,他們現在的成就是很多人所羨慕的,但十年前,二十年前,再往前,他們的成就可能會被看不起。

郭德綱講過一個笑話,一個雙學位的高材生和一個普通大學的父母談話:

普通大學生父母:我家孩子找了一份工作,總算可以養活他自己了。

高材生父母:我才不會讓我家孩子做那些低賤的工作。

普通大學生父母:哦,那你家孩子現在在幹什麼呢?

高材生父母:在家餓著呢。

雖然是個笑話,但反映出社會上大多數父母的心聲,寧願讓擁有高學歷的孩子餓著,也不讓孩子做他們看不起的工作。

學歷就像火車票,高等學歷坐一等座,中等學歷坐二等座,再差一點的無座,但終點大家是同時間到達的,至於以後的高低之分,只有能力。

就算是服務員,溝通能力,應變能力,學習能力,認知能力,創新能力,領導能力等哪一項能力不是985畢業生需要學習的地方。

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