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醉墨客林世伟


尽管故事已经是耳熟能详了,但还是得先铺垫一下。

佛门五祖弘忍知道自己即将圆寂,便决定以征偈的形式传位,一日,唤齐门人,说道:

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数日后,其大弟子神秀在墙上题了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又过数日,墙上多出一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原来,是出身贫苦的惠能,听到其他弟子吟诵神秀一偈,认为还未见本性,便托人帮忙将此偈题于墙上。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惠能接受了衣钵成为佛门六祖。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是因为神秀尚未见悟,故未能得到弘忍的肯定,持此观点的多引用《六祖坛经》中的语意。但我觉得这有点过份褒惠能、贬神秀了。



且不说神秀之偈为原创。就内容上,也是两位大师出于对佛法的领悟,提出了各自“见性成佛”的方法论,本身并没有高下之分。

事实上,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主张“拂尘看净”,并因此成为佛门北宗的开山祖。“渐修派”,也成为佛门的重要流派。

而惠能主张的“本来无一物”,实际上就是说“因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因惠能主张“见性成佛”,又被称为“顿悟派”,是惠能所创佛门南宗的主要法理。

而说回题目,心无所住,无所挂碍,即是无心无尘。这便是六祖借此偈说的佛理。 其认为,心本不生不灭,遇境似有、境灭还无。心之所以有挂牵,是因为心对万事表面的相有所住。故人会有烦恼,会产生贪嗔痴。这样便无法明心见性,得到真正的自在。


诗词书院


这是六祖慧能大师的一首无相偈。六祖慧能大师是释迦牟尼佛第三十三代祖师,后由二十八代祖师菩提达摩传进中国,中国称初祖,由他下传五代,慧能大师在中国称六祖。

也没有菩提树,更没有明镜台,本来什么都没有,更没有尘埃所落之处了,也就没有尘埃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都是虚妄假相,若见诸相非相,若见什么相都不是相,即见如来,就是见到你的如来本性了。

物非物,事非事,人非人,什么都不是,都别当真,全都是假的。生活是因缘和合而成,全都是讨债还债而以,所以没有好人,坏人,没有善恶美丑,没有对错,都是因果帐。有一面之缘都得了。

世间一切物相都是假相,别争别斗,一切都有因果等着,所以不可胡作非为,种什么种子结什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用户和言悦色


偈语(jì yǔ),佛经中的唱颂词。可为偈颂,偈文,偈句,偈言,偈诵。均为梵语“偈佗”的省称。

中国最有名的偈语是唐代“禅宗”南派创始人惠能大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中国佛教主要有八大宗派。一是法性宗,二是法相宗(瑜伽宗),三是天台宗,四是华严宗(贤首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

禅宗是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创始人是达摩。弘忍是第五代五祖。惠能是第六代六祖。代际之间,需要衣钵传人。自惠能始,禅宗分为南北两派:渐悟派(神秀,北派,势力大),顿悟派(惠能,南派,势力弱)。

==

禅宗五祖弘忍,思衣钵传人,征偈:

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大弟子神秀题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题偈:(求人代写)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神秀人多势众,多才多艺;惠能地位低下,孤家寡人,不识字,文盲(后来勤奋学习,识字写偈了)。

得“六祖”之传位如同皇子得“皇位”,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

五祖弘忍观偈语知道惠能慧根深,秘传衣法给惠能,恐其被害,让惠能逃往南方。多年后惠能开宗立派。其弟子门人依其行言汇书《坛经》。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言以蔽之:无相。

比神秀的偈语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其实此“偈”境界并不算太高,因为“无相有心”。

就是,相无,心在看着,看得清清楚楚。即有“我执”

=

个人以为,佛性有十二层境界:

一混元之心,

二些物之心

三万物之心

四万念之心

五一念之心

六半念之心

七无念之心

八混沌之心

九无心之心

十圆慧之心

十一造世之心

十二自由之心


urna风之度0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梵文音译,意为觉悟。觉悟的因缘是无处不在的,如果一定要执着怎么才能觉悟,就是没有圆满地觉悟!

灵镜亦非台:灵镜喻心,能观照万物,启发觉性。观照者及观照的对象也是不能执着的,并非只有某人的观照是实相,其他人的为妄相,一切都是心灵的幻化!一念悟,处处皆实相实证!一念迷,人人皆梦幻泡影!

本来无一物:暂有之物,都是无中生有,暂有之物,也是幻有之物,终将归于虚无!所以,若论本来,无有一物(能永恒)!举目皆幻相尔,不可执着!

何处惹尘埃?!:我们的真如本心本来是清净无染,金刚不坏的,奈何无始劫来,被幻相及业障所覆,不得大显妙用。但虽被染污,真心本来是清净的,只要看破幻相,放下执着分别之念,提起正念(觉悟之心),外在的一切幻相,对我们是不起作用的!这一点说易行难!

六祖偈语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下手处还是秀师之偈!

身是菩提树:要严守戒律,守身如玉。

心为灵镜台:要提起正念,时时观照。

时时勤拂拭:要知幻即离,离幻即觉。

勿使惹尘埃:要看破放下,定慧双修。

南无阿弥陀佛!!!











逍遥子三阳开泰


这首诗出自《坛经》。坛经是六祖慧能大师求法和开示的录集。这首诗对应是神秀大师的“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偈子。六祖慧能这首诗讲的是空性,这空性不是以物存来形容的。空性不留痕,如去如来。从无起与落,何来尘与埃。

就是这首见性的诗,得到师父五祖弘忍授传衣钵,并付予《金刚经》作为传承。虽然这首诗广为流传,但末法时代,能做到缘起性空的人何有?慧根锐利的也只有历史上的禅宗大德才具现。

现在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授的凌厉机锋已没落,参话头的方便法门也寥寥无几。唯有广为摄众的净土宗逐步兴旺。修净土万千,方便巧设,但最终也是万法归宗。净土宗之所以盛行,主要现在信众的根基不够古人伶俐,借用一句佛号往生净土。也算是对现在宗教信众朝佛皈依的方便法门吧。


湾火


这个偈子不过是《金刚经》四句偈的通俗诠释:“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一种因缘际会之下,对敷因果,就“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生成的一款对论。

两偈相辅相成完美演绎了金刚菩提:我所说法,是假借比喻,非你认为,只是用了个名词,根本来意永远是不一致的!

惠能的四句偈,深入人心,创造了教外别传的普惠效果,促进了大乘佛法在中国的发扬光大,使得更多的人受闍棃教。

《金刚经》中心思想——虚菩提。是佛陀智慧海中的珍珠宝石: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一:我所说菩提,非菩提,是名菩提。二: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三: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四:云何为人演说,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教藏识如海,人是未醒佛,佛是已醒人!所以有顿悟成佛,是否比渐悟高级一些?你觉醒了当如何?——南无达摩易筋,深入藏识海,学海无涯苦作舟!



愚公挖河


在你未悟到,未开悟,未实证空性之前,还是老老实实地依循这开悟的神秀大师“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训偈吧。

所以神秀是实修的开悟者,他知道“菩提树”,“明镜台”的物质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透过物质的存在,深入身心,通过身心的提升达到心灵的境界,这是唯一真确的修行之道。

那个达成了心灵最高境界——空性的神秀,是知道真确的修行之道的“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空性是不断地勤拂拭而精进修行而来的。

如果你开悟了,成道了,你也不会否认万事万物的存在,不会否认身心的存在

而六祖惠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也没有菩提树,更没有明镜台,本来什么都没有,更没有尘埃所落之处了,也就没有尘埃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都是虚妄假相,若见诸相非相,若见什么相都不是相,即见如来,就是见到你的如来本性了。

请问六祖你是怎么知道虚妄假象的?

证得空性者,一定不会否认物质的存在,一定不会否认相的存在,身心的存在。

真正的修行就是要深入相,知道相,知道自己着相,才有机会达到超越相而不执著,那些否认相,大谈相是虚妄的人,只是逃避相而以为不着相的人。

惠能是一个假和尚。

而世人只是喜欢投机,追求“口头禅”而已,

世人只有极少部分的人才会像神秀那样着相实修。


吴振伟美丽生活


为了避免误读,首先得先了解下另外两个偈子:

第一个是神秀的偈子(记为A):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另一个惠能另一个偈子(记为C):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为了说明方便,把问题中的偈子记为B。

华严经: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著,而不征得。通俗点说,佛性大家都有,坏人好人愚人智者在佛性方面本无差别。禅宗的顿悟,就是让你去明白这点,你就得道了。

而神秀的偈子A当中表达出来的似乎是要求你通过每天的修行,不要让你的佛性被蒙蔽。

而惠能的偈子B就是反对神秀的观点:其实你修不修,不论你是愚夫还是智者,佛性就在那里,无所谓被蒙蔽,到底是愚夫还是智者只是佛性随因缘做的不同表现。所以,从究极意义上面来讲,道是不要修的。(这里注意,我说的是究极意义,还有非究极意义呢。)

惠能的偈子C进一步的告诉大家,你不要期望你所谓的佛性本来就是清净的,因为污染和清净都是佛性表现。比如紧张这种情绪,你不要指望修道成功后就会遇事不紧张,因为紧张本身就是佛性的体现,如果没有紧张,武侠主人公掉下悬崖就没力气抓住树枝了。也别指望修炼之后可以飞檐走壁点石成金,那都是不如法的,有违因缘法。我们身上就是有佛性,只是好象鱼活在水中感觉不到水一样我们没意识到。

但是佛教不完全只讲究极的东西,是有教化作用的。有的人学佛为了探寻真理,有的人是为了减轻痛苦。所以佛教里面的体系杂多,主要看你要什么。排除究极的形而上的道(或者真如)。日常的修行是需要渐修的。所以禅宗还有一句话:理虽顿悟,事需渐修。

不知道我表达明白了没。


百无一用书生呀


回答这个问题先阐述一下佛法的宗教门类,佛法传入中国,依据经典创立了八大门派,一是三论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慈恩宗、唯识宗,三是天台宗又名法华宗,四是贤首宗又名华严宗,五是禅宗,六是净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性、相、台、贤、禅、净、律、密八大宗派。法门虽多不外乎为“理””事”两种,理为宗,事为教。理入的就是禅宗,讲的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从心源起,直证本来,不走弯路,接引的是上上根器的人。好比接待的都是研究生。而教下的呢,是适应大众法门,从小学一年级教起,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来教,故曰教下的。而禅宗是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不立文字以心印心传下来的,一直到达摩祖师来中国把禅法传给二祖慧可,一直到五祖都是直指人心,以心印心,一脉相传的,五祖看时机成熟了,对大众说,你们做偈子来,谁开悟就把衣钵传给他,于是就有了神秀做的”

身做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常拂试,不使惹尘埃。五祖一看,没有明心见性,按照这样修只能得人天福报,不能成佛。于是通知神秀见他,问偈子是你做的吗,秀曰是,大师看弟子可有点智慧否?五祖说,你的见地只在门外,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就是说神秀的根基不是禅宗的利根,在禅宗衡量还没入门,属于教下的根基,属于有法可修有法可证。难契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真空无相之理。后来又看见慧能写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觉得这也不行,但比神秀见地高,可以点化,为什么说也不行呢?神秀的偏于有,慧能的偏于空。而佛法是非空非有,空有不立的不二法门。所以说本来无一物是不能起作用死体,跟不能作用的土木瓦块的无情物有什么区别?所以三更半夜给慧能讲金刚经,讲到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悟。不生心是理体,生心是心的做用。偏执那个都是不对的,所以佛讲了四十多年法,不就是作用吗?所以不是死压着什么也不想,而是不执着五欲六尘上,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于是慧能领悟了,说了一个偈子,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其中本自清净就是理体即是佛性,能生万法就是佛性的作用,至此,慧能才达到体用如如,定慧等持的不着两边的佛境。


渔樵晚歌


六祖的这首偈言诗,仅能表明其性修的层次,已经进入了一种无相修为的优良境界!

但是,这种所谓的无相境界,仅能表明其入修的功夫,刚刚进入了一种佳境而已!

即是那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断识灭感阶段。

此阶段,仅属其在心性上的修为与感识断灭上,所显示出的一种提高式的表现罢了!

其本身,实无任何功果可言!

一个人的修为或修行,如果能长久的保持于这种无相,无感,无识的境界之中时,你的这颗俗心,才能变转为入禅较深的静定之中!

历时越久,则入禅近佛的修为越速!

即所谓的行住坐卧,不离这个!

但是,当这种无相式的修为,达于一定的功果状态后,修为者的身与心,实应回入于和其光,同其尘的有相修为之中!

唯当如此,你的修为,才能达于由虚入实的功果境界!

为什么?

因为阻断心识外感的无相状态,其本质,仅仅属于入禅的基础功夫!

其本身,实无任何功果可言!

入而不出,实非修为功果状态中的实相表现!

所以,修行者的入虚,仅仅属于入道近佛的初级阶段!

因此,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之路,实需务实式的深入!

只有如此,实修的功果,才能真实的体现出来!

所以,六祖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具有心态上的无相,与入虚入静的功夫,仅仅算是他入禅修佛的一种良好的开端而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