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全球股票市場的一張圖

看了一份瑞信發的2018年全球投資收益率年鑑,分享一張有趣的圖。


關於全球股票市場的一張圖


這是股票市場相對規模的百年視角。歐洲列強的驚人撤退規模,差不多被美國以一己之力填補了,這是巴菲特得以說沒有人靠做空美國發財的充要條件,千萬不要錯把此處“美國”當成“祖國”啊。

你要是左圖中的歐洲列強,特別是奧地利(特別是奧匈帝國)、俄羅斯、尼德蘭這些往昔亦曾盛極一時的帝國,哦,當然可以孕育文人們美麗哀傷的呼愁,從投資而言卻絕對是災難級別的。

從過往百年的視角看,日本的相對規模增長要好於中國,即便中國人時不時把日本“消逝的二十年”掛在嘴邊,日本人均GPD是中國的三四倍仍是不爭的事實,這的的確確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顯著差異。

我們特愛講40年的輝煌崛起,卻以一句過往彎路輕描淡寫了充溢近30年的、層出不窮的、大規模發生的各種悲慘劇,現在一比較仍會知道這其中的差別不可以數里計。

另外,人口結構的演變特別是日本的經歷也告訴我們,未來的底氣其實並沒有那麼足,我們已然是一個未富先老的國度。

很難講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的一點是,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股票規模佔比僅排名第六。好消息是,這或許的確有低估的一面,特別要留意的是數據採自2017年,而2018中港股市又跌了差不多整整一年。

壞消息是,低估向來有低估的理由,比如夠不夠健全的市場機制、夠不夠自由的匯率兌換等等等等,都是投資者投資一個市場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更何況,從相對估值的角度看,比如說比如市盈率,中港股市相較美股的低估並沒有規模佔比這樣顯著,這或許又反應了一個退市機制不暢通的問題。把太多的垃圾留在場內,自然拉高了整體市場的估值。

這張圖當然還顯示了國家角度而言的市場規模差距在拉大,一是NO.1的佔比翻了一倍,二是規模佔比未予列入表格的比例由1899年的2%顯著上升至2017年的9.3%。

這裡我們還需要考慮到一個偏差,就是美股作為全球最好最大的股票市場,吸引的是全世界範圍內的企業去上市,就比如中國,也有相當大一批企業在美上市,這當中包括相當大比例的中國最好的互聯網公司。如果將中概股的市值加回到中國,中國的比例排名必然仍會上升。

只是,比起做這種貌似更中肯的工作,不如我們還是付出點動力更好地反思一下,出問題的環節以及有沒有解決的可能,為什麼我們最優秀的一批互聯網公司,都非要在美股上市不可呢?我們心裡真的沒點數嗎?

—— 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