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长达三百多年都未能收回燕云十六州,为什么朱元璋用一年就收复成功?

历史大变局


燕云十六州地方虽小,但对中原王朝而言不亚于一道天堑,一道防守北方门户的铁锁,燕云十六州丢,则北方门户大开,中原危矣,所以自从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以后,历代的中原王朝莫不想将燕云十六州收归版图,奈何中原乱成一锅粥,收复之事只能一拖再拖,等到赵匡胤建立宋朝准备收回燕云十六州时一个尴尬的现实摆在宋朝面前。



此时的契丹国力远比北宋强盛,北宋兵力不占优,唯一一次有机会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却在高粱河之战中功败垂成,之后的北宋不仅要面对辽国还要面对西夏的骚扰,有心无力收复只能成为幻想。好不容易熬到辽国衰弱了,谁曾想金国又崛起了,并且金国比辽国更甚,直接终结了北宋王朝,偏居一隅的南宋自身生存都存在问题,收复燕云十六州想都不敢想,如此下去一直到宋朝灭亡,燕云十六州都没能回归。


元朝末年朱元璋一年就收复燕云十六州主要原因在于朱元璋面对的情况和宋朝完全不同,当时的元朝早已不是元朝初建时的元朝,近百年的奢靡生活消磨了蒙古人的战斗力,再加上元朝皇族内部的争权夺势内耗导致元军的战斗力锐减。

而朱元璋这方呢?一有不世出的名将徐达、常遇春,二有征战多年且又打败过陈友谅等藩王的精兵支持,三再加上元朝统治不得人心,此消彼长之下,朱元璋只用一年的时间就收回丢失400多年的燕云十六州。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燕云十六州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天津全境,再加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地方虽不是很大但包含了燕山山脉太行山脉草原与内陆交叉部云代地区。



这十六个州延长城一线铺开,是长城的补给基地和屯兵军营。当年秦始皇将燕赵秦三国长城连成一线为的是阻挡北方草原蛮族入侵,之所以建在燕云十六州就是因为这十六州如一道屏障阻挡着北方蛮族的马蹄。千年来因为有这道屏障华夏无异族之虞,但自后唐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拱手让给契丹人以后,中原大地的广阔平原就再也不能阻挡草原民族的马蹄了。

两宋三百年真正有机会收回十六州只有两个人,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只是雄才大略的赵匡胤英年早逝,否则以他的谋略武功和手下一帮能征善战的武将,收复十六州几率还是很大的。而赵光义就比他的哥哥差了许多,“高梁河之战”中中箭逃跑导致宋军全线崩溃,从此两宋再无财力人力组织一场如此壮阔的北伐,而北方自契丹人之后又接连出现强悍的女真人和蒙古人,让收复燕云十六州几乎成为了不可能。



在被异族统治455年以后,朱元璋派遣徐达常遇春攻陷大都北京,燕云十六州才重新回到汉人手中。

为什么明朝会如此轻易的就收回两宋三百年未曾染指的燕云十六州?总结下来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对手不同。两宋的对手是巅峰时期的大辽,等辽国虚弱的时候金人又崛起了,等金人虚弱天下无敌的蒙古人又来了。而明朝面对的是内斗不止,七十年换了十任皇帝的腐败元朝,曾经无敌于天下的蒙古骑兵到明初时早已没有崛起时的那股锐气。二,自身武力值不同。宋朝赵匡胤是武将自立,为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所以终宋两朝始终在压制武将,这就导致武将不能发挥能力,再加上文臣始终凌驾于武将之上,乱指挥和权利制衡再次让武将没有了发挥的余地。而明朝朱元璋本身就是战略大师,攻山东占河南拒潼关最后拿下大都的战略就是朱元璋本人制定,再加上有徐达常遇春这等无敌猛将,蒙元军队自然不是对手。三,经济中心的转移。两宋时中原经济中心已经南移,开封府的钱粮用度需要江浙皖湖广自运河北运方能维持,中间损耗太大。而朱元璋自南方起家,鄱阳湖败陈友谅得湖广,擒张士诚得江浙,天下富庶之地得其大半,以此等经济实力灭元自是手到擒来。

燕云十六州这个曾经彪炳史册,让无数文臣武将想滋念滋的名字,在明朝之后终于渐渐沉寂。


无耻之徒31


宋朝重文轻武,着力发展武器装备却限制武将的指挥权,最终的结果是宋朝禁军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仪仗兵!尽管历史对宋朝的定位是一个大统一王朝,但实际上宋朝只是一个割据政权,他先后面对辽国、金国、蒙古三个北方王朝,多数时候宋朝都处在弱势地位。要宋朝收复燕云十六州,靠打仗当然是不行的,不论是辽国还是金国都可以暴打宋朝,宋朝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计划是用钱赎回来而不是用军队打回来。朱元璋能在一年内收复燕云十六州,那是因为明军善战而元军颓废了,君明将强,所以能以摧枯拉朽之势击灭元军,收复失地!

燕云十六州处在长城以南,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地区、山西北部地区,五代后晋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以获得辽国的支持。公元938年燕云地区脱离中原王朝控制,公元1368年徐达北伐元朝收复失地,燕云地区脱离中原王朝时间长达430年之久!赵匡胤虽然雄才大略,但他毕竟不是柴荣皇帝,无法做到十年内平定天下;赵匡胤前后三次进攻辽国扶持的北汉割剧政权,都因为辽国的军事干涉而无功而返。赵光义继位后,意图击灭北汉,平定辽国,结果他的才能还不及赵匡胤,虽然攻灭了北汉,但是两次伐辽皆兵败而归!赵光义之后,北宋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收复燕云十六州彻底成为大梦!

北宋重文轻武、重经济与文化建设,忽视军事建设,因此北宋禁军战斗力十分低下,北宋也很难出名将!北宋防范武将十分严格,管理军队也十分死板,固然保证了内部的稳定,但也失去了军队的战斗力。北方军队(辽、金、蒙古)来犯,宋朝军队多数时候是一触即溃,很难见到殊死抵抗;尽管宋军缺马,但是他们逃跑的速度十分快,金军骑马都追不上逃命的宋军!南宋建立后,好不容易出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岳飞,训练了一支足可以击败金人的岳家军,但是赵构一心求和,又怕岳飞谋反,故而诛杀了岳飞,解散了岳家军。南宋自拆长城,又被金国压缩在江南一带,收复燕云十六州更成为春秋大梦!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他的军队南征北战,皆为骁勇善战之军;老朱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明君,帝王之术高深莫测;徐达、常遇春皆是不出世的当世名将,用兵经验十分老道!元朝入主中原后,蒙古军快速腐化堕落,军队战斗力呈几何速度下降,全国各地起义不断,各地枭雄将精锐蒙古军击灭。老朱后发致人,他统一江南后命徐达、常遇春率领25万精兵北上与元军决战,并发布了檄文,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明军北伐获得了广大北方汉人的支持!老朱敢想敢打的态度决定了他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宋朝求和赎地的做法决定了他们不能收复失地。


大秦铁鹰剑士


这是一种非常无理的比较。我看到好多回答对明军战斗力好一通分析,然后对宋军习惯性的嘲讽一番,因为宋军弱明军强,所以朱元璋很快收复幽云,宋军320年都收复不了。这并不是重点,其实根本原因就是一个:元朝末期的军队战斗力,和忽必烈时期的元军战斗力有可比性吗?根本没可比性。这就好比拿清军入关时的八旗军战斗力和鸦片战争时的八旗军战斗力进行对比。



一个王朝在刚刚兴起时有开疆拓土的需要,尤其蒙古帝国,史无前例的征服亚欧大陆,蒙古铁骑打遍天下无敌手,但是坐稳天下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可避免的受到汉化,经过97年的消磨,朱元璋面对的蒙古军队早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和当年灭金灭西夏灭南宋的蒙古军队战斗力不在一个层次上,这个道理不难理解吧,明摆着的事。饱暖思淫欲,奢侈之心一起,进取之心就消退了。元朝97年时间,足可以变换几代人,末年的蒙古士兵还有当年元世祖时期的那种茹毛饮血之气吗?所以朱元璋能灭元成功,很快收复幽云。



赵匡胤建国时,幽云十六州在一个强大的辽国手里,等到他平定南方,宋太宗两次北伐时,辽国正处在国力巅峰期,几乎是不可能被打败的,但即便如此,北宋总计发动三次大规模北伐战争,不能说不想收复幽云十六州,也不能说打的不够勇敢,而且取得过多次大胜,其中涌现的名将只是在今天不为人知罢了,大家总是更喜欢拿靖康之变说事,北宋167年,靖康之变只有2年,其他165年的历史呢?有多少人了解?对辽作战取得过多次大捷的李继隆将军直至今日依旧默默无闻,没人愿意去了解,一提起宋辽战争大家就觉得北宋很惨很惨,这对李继隆、杨业、潘美、范廷召等当年浴血奋战过的将领们非常不公平。



两宋拥有320年的漫长历史,不仅经历了强大的辽国,还经历了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交替更换,经历了女真的崛起,经历了党项的崛起,经历了蒙古的崛起,这些民族在崛起之初都是具有极强破坏力的,他们的崛起往往伴随着侵略与屠杀,在这种外部条件下两宋能坚持320年,我觉得大家应该给予一些尊重。



朱元璋没赶上蒙古的崛起,倒是赶上了蒙古的衰落,他的子孙明英宗赶上了瓦剌部落的崛起,于是他被俘虏了;后来鞑靼部落兴起,也是频繁南下,嘉靖时期一度打到了北京附近;这还仅仅是两个部落而已,并非大一统帝国,如果明朝遇上当年成吉思汗亲手缔造的蒙古帝国,遇到忽必烈的蒙元,会是什么结果呢?南宋抵抗了40多年,明朝能抵抗那么久吗?谁都无法下结论。后来的后金证明,明朝面对一个新兴少数民族政权崛起时,也是束手无策,萨尔浒之战不也是一败涂地吗?

所以,我觉得军事层面单纯的褒扬明朝贬低宋朝是幼稚的,两国的外部环境不同,宋朝无论是建国时的外部环境还是整个320年历史中的外部环境,都要比明朝来的更加恶劣。300多年没收复幽云,和一年收复幽云,没有可比性。


北宋一书生


这是个非常无理的问题,北宋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辽国,朱元璋面对的则是一个衰败的蒙元,根本没有办法去比较。

北宋初年实际上是非常有希望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但是高梁河之战赵光义轻敌大意,准备不足。雍熙北伐赵光义倒没什么大毛病,但是将星云集的东路军开始搞事情,顺风顺水的好局面因为东路军给折腾没了。


两次北伐均功亏一篑,使朝廷上以防御为主的念头占据上风。后来西夏崛起,使北宋再无良马可用,且西夏,北宋,辽三国形成了微妙的关系,使收复燕云十六州更为困难,北宋仁宗之后,攻灭西夏成了比收复燕云十六州还要紧的事。

拖来拖去女真崛起了,女真风卷残云般灭掉了辽国的北宋,南宋缩到了淮河一线,离燕云十六州更远了。实际上南宋也有机会,不仅能收复黄淮海失地,甚至还能收复燕云十六州。那就是岳飞最后一次北伐,此次北伐,岳飞收复洛阳,进军朱仙镇,离开封只有几十里远,且当时中原各地都有义军高举义旗响应岳飞,金国人在中原的统治已经濒临崩溃,只可惜。


此后南宋朝廷主和派占据上风,孝宗时期进行隆兴北伐,大败。韩侂胄为了缓解内部矛盾发动开禧北伐,前期出师不利,吴璘之孙吴曦还投降了金国,后期南宋稳定了局势,也收复了四川,形式转向南宋的时候韩侂胄又被内部杀了,宋金罢兵议和。

两宋虽然始终没能完成任务,但是可以看出三百年来或者是君,或者是臣,一直有人在努力。

而朱元璋就简单多了,朱元璋誓师北伐的时候,实力就已经比元朝要强了,攻打大都的时候基本已经把元朝压到长城一线了,腐败无能,内斗不断的元朝怎么能抗得住朱元璋的进攻呢?



守仁读仁


北宋不能收复幽云而明朝能驱除鞑虏的原因有下几点:

一、对手不同。

北宋建国初期恰好也是辽国最强大的时期,此时辽国正值圣主辽景宗在位,政治清明,辽国势力达到全盛。北宋这边由大将曹彬、潘美、杨业等名将组成的全明星阵容,两次帅军伐辽均以失败告终,吓得北宋从此再无收复幽云之念。



而元朝末年时期蒙古贵族之间内斗非常厉害,他们各自佣兵自重,互不救援,便于明军各个击破。此时元朝已经日薄西山,政府内部腐败黑暗到了极点,民心尽失,根本无法组织国力与明军抗衡。

二、将帅不同。

宋朝初期并无卓越的骑兵将领,跟辽国打仗必须得用骑兵,宋军阵容里找不出能带领大规模骑兵军团的名将。

而明军里徐达、常遇春等都是不世出的名将,他们对于骑兵军团的运用能力已经不弱于蒙古军队。



张睢阳齿


元朝自己折腾弄得乌烟瘴气,离心离德,蒙古军队早就被糖衣炮弹炸的没了战斗力,种姓制度弄得百姓怒火中烧,加上水灾,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红巾起义,刘福通,韩山童,陈友谅,徐寿辉,张士诚都是一时豪杰,尤其是刘福通和徐寿辉领导的起义军抗元意志坚定,给后来老朱统一天下准备了先决条件


水管工人帅大叔马里奥


大多数朝代开国之初的战斗力都是最强的,宋朝也一样,如果宋太祖能多活几年也许能收复幽云十六州,可惜他很蹊跷的去世了,没能完成统一大业,继任的宋太宗政治斗争是高手,军事能力不行,在太祖手下如鱼得水的几员大将,到了他手下都成了废柴,加上宋朝的政策一直是抑制武将,最终宋朝在军事上一直没有大的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那可是从普通士兵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军事能力不是一般的强,而且他寿命够长(活到70岁,当皇帝30年),在位期间基本上统一了中原地区,继任的朱棣也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直接把蒙古给打到贝加尔湖以北去了。


三碗不过岗硬刚


主意是朱元璋运气。元朝末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而北方的元朝却在内讧,杀能臣去功臣,元朝虽有大兵百万,但缺少能将。算来算去,只剩下一个王宝宝,还在山西太原。元顺帝无可奈何,做出了迁都的决定。朱元璋不会给元顺帝留下一丝再回北京的念头,一直把他赶到大漠深处,从此,元朝再也没有回到长城以南,直到元朝灭亡。


暖风9156


一、外部原因:围绕宋朝,北方政权有辽国、金国、蒙古国,西北有西夏国,西南有大理国,且这些政权的军事力量都很强大;

二、内部原因:宋朝一直重文轻武,经济和文化非常发达,但军事实力相对来说不强;

三、战略原因:宋太宗赵光义曾两次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但都失败了,此后整个宋朝有心无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