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5000以上就屬於高收入群體?該買不起房還是買不起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8年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最長,工作時間為7小時51分鐘。而對於低收入、中等收入、高收入標準的劃分,引來不少關注聲,下面我們先來看這一標準劃分:

國家統計局指出,低收入群體是指調查對象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群體;中等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2000-5000元;較高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5000-10000元;高收入群體是指月收入在1萬元以上。

月入5000以上就屬於高收入群體?該買不起房還是買不起

此外,收入越高群體無酬勞動時間越短。按收入由低到高,各收入群體無酬勞動時間分別為3小時19分鐘、2小時15分鐘、1小時55分鐘和1小時45分鐘。

對此,有網友表示,"一覺醒來變成高等收入了,但還是買不起房子!"也有網友調侃:"看來我一個月1萬,男朋友一個月100萬,我們也算是門當戶對了,都是高等收入人群,之前還自卑呢!"也有網友比較客觀:"這得看地區吧,最明顯的就是按房價來比較,一個月能買一平米房子才算高收入。"

月入5000以上就屬於高收入群體?該買不起房還是買不起

今天兔兔想跟大傢俱體說一下處於中等收入的這一群體,根據調查顯示,中等收入群體工作時間最長,工作時間為每天7小時51分鐘。

與其他收入群體相比,2018年,中等收入群體就業工作時間比低收入群體多34分鐘,比較高收入群體多9分鐘,比高收入群體多27分鐘。除此之外,中等收入群體用於照顧孩子的時間在所有收入人群中是最少的,用一句話來概括中等收入全體就是:拿著三五千的工資,日子過的比誰都拼。

月入5000以上就屬於高收入群體?該買不起房還是買不起

那麼中等收入人群為哪一部分人呢?在很大程度上,高校畢業生一畢業就邁入了中等收入群體。根據《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2017屆大學畢業生的月收入為4317元。其中,本科院校2017屆畢業生的月收入為4774元,高職高專院校畢業生月收入為3860元。

根據上面的數據,很顯然,居民收入增長速度是明顯慢於房價上漲速度的。從2003年房地產市場放開到現在,多數地區的房價上漲了5倍以上,多的甚至10倍以上,而居民收入增長也就2倍左右,這也是為什麼8成以上居民扛不起房價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中等收入群體絕大多數扛不起,低收入群體全部扛不起,且扛不起的偏離度越來越高。很多城市,即便房價下降一半,也可能仍然扛不起。

月入5000以上就屬於高收入群體?該買不起房還是買不起

不過在政策調控之下,房價上漲的態勢已經有所緩解,並且伴隨著租房市場的發展,相信在未來,中等收入群體住無所居的現狀會得到大大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