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告诉我们哪些道理?孙悟空太年轻,吃了不少怪亏

西游记确实是本优秀的小说,不光在国内受热捧,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在国外也备受欢迎。最重要的是被杨洁导演拍成了非常优秀的电视剧,这一下子让老少妇孺都喜欢看。看得懂的看情节,看不懂的看画面,就连孩子都能当成动画片看,红了几十年,现在依然是霸占寒暑假的定海神针。看了几十遍的人,除了看到孙悟空会七十二变,见谁不顺眼就打,唐僧啰里啰嗦的还能当领导,有多少人真正看懂了这背后的道理?

西游记告诉我们哪些道理?孙悟空太年轻,吃了不少怪亏

不管有什么能耐或者特长,一定要摆好自己的位置。取经团队有五个人,真正能叫做人的只有唐僧和沙和尚两个,还有一只候一头猪一匹马,就这样简陋的团队,硬是闯过了九九八十一难,到大雷音寺打了一个来回,拿到了传说中的真经。这是一个小团队,可以放大成公司,也可以再大到一个国家,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很重要,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我们可以看到,唐僧只会糊里糊涂的啰嗦,连中毒的妖怪都打不过一只,但人家才是取经的核心,因为他有权,是观音安排的领导职位,孙悟空可以抱怨,但最终还是要服从管理。孙悟空敢大闹天宫,敢和如来硬抗,那是因为他没有进入圈子,没有成为有人管的对象,闹来闹去还是一事无成。不管你曾经是天蓬元帅还是卷帘大将,到了这里不认那一壶,八戒该挑担子还是要挑,再累也不能放下,沙和尚牵马,感冒发烧了也不能请假。之所以能完成任务,是因为这个团队就是为这些人量身打造的,每个人的作用都不可缺少,他们也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孙悟空戴上紧箍咒,在唐僧面前像一只绵羊,再牛逼还不是被唐僧制住了?你孙悟空就是个打工的,唐僧才是领导。

西游记告诉我们哪些道理?孙悟空太年轻,吃了不少怪亏

要懂得见好就收,太过分了就要吃亏。这是孙悟空用行动证明了的,也为此付出了一生的代价。孙悟空纯粹就是愚昧无知一味的作死,以为所有的事情都能像花果山那么简单,只要打就能解决。拜须菩提老祖学了些好功夫,就认为天下他最大,想怎么整就怎么整,占了花果山水帘洞不说,还跑去龙宫抢了一身披挂武器,又去地府搞破坏,这些事玉帝也知道,但为了给他师父面子就不追究,但傻猴子不知道收手,还去惹玉帝自寻死路。玉帝看他修炼一场不容易,给他弼马温的工作,这算是抬举他了,无名无姓又没有特长的一只野猴子,能打?切,天庭要是连一只疯猴子都收拾不了,那真该关门歇业了,不说三清四御,五方五老九曜星君等高辈分的大佬,就是一个王灵官他孙悟空都打不过,其实一个编制外的二郎神都不一定拿不下孙悟空。搞乱蟠桃盛会,毁坏偷盗老君的仙丹,还要打玉帝,这哪样不是死罪?结果呢?被玉帝卖个关子让如来一根指头就压在五行山下,成了有期徒刑的犯人,别说给官当,不要他的命就是最大的宽恕了。这就是不懂见好就收的狂徒的下场,不是每个人都像玉帝那样宅心仁厚,现实中这样做,分分钟就进了大牢或者横尸街头。

西游记告诉我们哪些道理?孙悟空太年轻,吃了不少怪亏

看清形式,更要看清背景,惹不起的人就不要强撑。唐僧取经本来就是观音给一伙犯人戴罪立功的机会,是提前安排好的一场戏, 要不然这几个人一辈子都是罪犯,没办法洗白。唐僧惹怒了如来,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惹了玉帝,观音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设立了取经这一出戏,要不然那点经书,随便派个童子送过去不就行了?如果玉帝真要反对,别说唐僧孙悟空,就是如来本人出面也不行,我的地盘我做主,玉帝才是最大的杠把子。孙悟空一共打死了多少妖怪?除了白骨精虎力大仙这样没后台的,就连老鼠精和黑熊怪他都不敢弄死,标准的欺软怕硬。整部小说一直都存在这种黑暗的裙带关系,包括在天庭也是一样,二郎神和玉帝有关系,就可以独霸灌江口,听调不听宣。就连五庄观的童儿都牛的不得了,因为主人是地仙之祖的镇元子,再怎么骂孙悟空叫屁都不敢放一个。

西游记告诉我们哪些道理?孙悟空太年轻,吃了不少怪亏

能干的累死,不能干的玩死。整个西游团队里谁最累?不用想就是孙悟空,因为他太强了,太能干了。无法想象没有孙悟空的团队会是什么样子,有一回唐僧赶走了孙悟空,可是他们还没走到一百米就完蛋了,八戒和沙和尚傻不拉几的就找不到师父了,没了唐僧还取个什么经?在电视剧里面,沙和尚就老老实实的挑他的担子,其他的一概不管,除非孙悟空实在是没办法才叫他打个帮手,他最多的就是看护师父和行礼。猪八戒平时就负责啰嗦,一会要吃,一会要睡,没个正经样,孙悟空也不太愿意带他去打怪,也知道老猪出勤不出力,装装样子,稍微一看就明白曾经的天蓬元帅也不会这么差劲,当初为了媳妇和孙悟空打了几天几夜都没输的,遇到小妖小怪的三两下子就躺下了,他就不想出力。唐僧的真正实力不得而知,但他却是最舒服的,偶尔走两步,累了就坐宝马,吃饭洗衣有人伺候,他就是爷。说是领导,也没见他出谋划策,或者是安排任务,完全是躺成绩,所有徒弟们的功劳都记在他头上。所以啊,你得认了,一个团队,有能力的往死里用,会躲懒的往死里玩,然后大家一起进步,这就是规则。

西游记告诉我们哪些道理?孙悟空太年轻,吃了不少怪亏

个人能力再强,也得寻求帮助。孙悟空自以为能大闹天宫,能和如来叫板,就天下无敌了,可是到了真正的取经路上,才发现自己屁都不是,所有妖怪里面,80%以上的他都弄不过,才知道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最简单的,孙悟空认为自己和大哥牛魔王差不多,可是老牛的媳妇和孩子能轻松把孙悟空整死,铁扇公主和红孩儿可没少上孙悟空吃苦头,这就是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还有青牛精,孙悟空原以为太上老君好惹,当初不懂事捣了人家的炼丹炉,人家不计较,他就以为老君就这点本事,可是人家只放出一头牛,如来派的罗汉拿了林丹砂也不管用,如来都不敢正面叫板青牛精,就凭你孙悟空能斗得过青牛?如果不找人帮忙,五庄观就是西游团队终结的地方,所以孙悟空学精了,打不过的妖怪就屁颠屁颠的到处请人帮忙,所谓一物降一物,总会有能制得住妖怪的人。

西游记告诉我们哪些道理?孙悟空太年轻,吃了不少怪亏

答应人的事一定要办好,最关键还是团结。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都是受观音的委托出山的,可以说和狗屁不通的唐三藏没什么鸟关系,之所以能坚持那么久,是因为观音的许诺,也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能争取从犯人变成正常人,还有奖励,能做回神仙。要他们三个配唐僧,肯定不会太简单,要不然只要一匹白龙马就够了,何必劳师动众呢?所以他们三个知道明白,只有紧紧围绕在唐僧这个核心身边,各自发挥所长,才能成功。八戒虽然不出力,但也不怠慢,只要有用得着的地方,他也是积极参加的,大部分时间沙和尚是负责保护师父的,只是能力实在不行,他也没有偷懒,反而是出谋划策,一起闯关。这四个人是很团结的,绝对不会落下任何一个人,孙悟空如果超过时间没有回来,唐僧就会让八戒去找,只有人到齐了才走的。孙悟空他们三个答应观音的事最终办成了,而观音也实现了诺言,给了他们爵位,斗战胜佛、净坛使者、金刚罗汉都是在佛家有一定地位的,再也不是天庭的犯人了。但是唐僧不守信用,答应通天河老鼋的事,到了大雷音寺太开心就忘了,回去受到老鼋的惩罚,差点把经书都毁了,这就是不守信用的后果。

西游记告诉我们哪些道理?孙悟空太年轻,吃了不少怪亏

树挪死人挪活,实在不行就换个环境,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孙悟空在天庭碰了一鼻子灰,结果惹了大人物,被判五百年徒刑;猪八戒爱上了不该爱的人,因耐不住寂寞,犯了错误,被打成猪的形状;沙和尚作为保镖,不该激动的时候抖了一下手,让老大很没面子,一生气就扔进流沙河,变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怪胎。如果这三个人就这么下去,一辈子都别想有出头之日,但是,跟了唐僧,就不一样了,有了观音这个后台,通过努力,又回到了曾经的风光岁月。如果在一个环境混到头还没有起色,甚至是被排出里那个圈子,最好是赶紧换个地方,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说不定你不被认可的才华会在别处派上用场,然后成就一番事业。孙悟空是很能打,但天庭是法治社会,大家都文明守法,不允许打打杀杀,这就是特长用错了地方,而跟着唐僧取经,正好就需要孙悟空的打怪本事,属于专业对口,孙悟空即过了瘾又能立功,最后还做了佛。在才华没有用处的地方,一味的执着就是作死,要善于改变,寻找新的天地,柳暗花明又一村。

看小说除了看热闹,还要想想作者的用意,好多道理都是通过人物的故事来展现的,要不然人家费那么多笔墨是为了打发无聊吗?干脆写几句名人名言多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