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世界系列四: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孩子還只是孩子

孩子的世界系列四: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孩子還只是孩子

lili小妹跟我說她前幾天去了繡春刀的首映禮,我唯一感興趣的是她有沒有見到張震,她說,超帥,太瘦了,臉比楊冪還小。我感覺我錯過了全世界。

張震,拿顏值說事兒,有他,拿演技說事兒,也有他,要知道,他還可以拿才藝說事兒,演個吳清源,棋藝了得,演個太極宗師,功夫了得……就是這麼個神人,卻從不拿流量說事兒。如果不是有作品上映配合宣傳,從來看不到的新聞,連個街拍機場拍也沒有。lili小妹說,她懂我了,就是喜歡低調隨性的人。

很巧的事,今天在跟lili小妹聊天之前,總想起張震的少年之作《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這是根據臺灣上世紀60年代一起真實的青少年殺人事件改編的電影。想把它做進“孩子的世界”系列。但我知道,這部作品放在這個概念裡,明顯是小看它了。它也不是在說幾個小孩子的心理,它折射的是那個時代的幾代人因為環境的不安定而帶來的內心的彷徨和驚慌,最終導致了一場不可挽回的慘劇。

孩子的世界系列四: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孩子還只是孩子

這是一個長達4小時的電影作品(這可不是最長的電影,還有預告片就長達7小時的電影呢),要說清楚這個故事,得先說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聽著有點拉大旗作虎皮的意思。其實就像馬丁路德金說過的,世界萬物都是相關聯的,我們就是被捆綁在一起的。而當你看過這個電影,更能體會到這一點,社會格局和氣氛的變化其實影響到了每一個人。

上世紀60年代的臺灣社會,一片昏暗,操著各方口音的外省人在那裡建立了一個個眷村,明明是他鄉,卻要當作故鄉,這一切都是不對勁的。這種歸屬感缺乏的氣氛在大人身上表現的是小心翼翼,而在孩子們身上卻是劃地為王、先下手為強的自我保護。同樣是內心的不安,在大人和孩子身上卻有著截然相反的表現。青少年小四就是成長在那樣的環境裡。

孩子的世界系列四: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孩子還只是孩子

那是的張震15歲,和爸爸張國柱一起演繹了一對父子主人公,小四和小四爸爸。父子關係的改變正是引導故事發展的一條重要線索,也是導致少年小四最終走上犯罪道路的催化劑。

電影裡,小四爸爸兩次為了小四去學校談判,但兩次態度截然不同。第一次,爸爸站在小四這邊,與學校竭力抗爭。離開學校時父子的對話,是難得的溫情時刻,所以小四的人生還是明亮和堅定的,這是爸爸給他的肯定。而第二次,在經歷了近乎崩潰的政治折磨後,爸爸就像是被馴服了的野獸,他給不了小四支持,更給不了他方向,小四內心的迷茫可想而知。

與其說十幾歲的少年正是叛逆期,不如說是男性的第一個精神成長期,長好長壞在此一博。而父親作為孩子的精神偶像,對孩子的影響可能是巨大的推進,也可能是毀滅性的打擊。而在小四這裡,爸爸的態度決定了他從好到壞的改變,最終毀滅。而這些情緒的表達,導演的方式是收,像紀錄片。

孩子的世界系列四: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孩子還只是孩子

在長達4個小時的時間裡,電影講述了小四一家的日常,小四的朋友們的日常,小四心儀的女孩子小明的生活。當故事講到牯嶺街舊書市時,小四和小明再相遇,高潮來得讓人猝不及防。

小四捅下去的那七刀,說的那些話,隨意得就像是你在街上遇到個熟人,他只不過跟你打了一聲招呼。不是小明的倒下,觀眾和書市的行人一樣訝異,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而當你回過神來,才發覺這才是最心驚的現實。原來一個人生的高潮時刻發生得那麼不起眼,更沒有什麼情渲染,氛圍渲染,背景音樂渲染。而帶來的影響卻是一輩子的,全社會的。導演就像在搖晃著昏昏欲睡的人類說,醒醒吧,這可不是做戲。

導演楊德昌一輩子導了電影八部半,2007年去世的他沒能完成自己的首部動畫電影《追風》。而他最後一部完整的電影《一一》也是我最愛的電影之一。嗯,真是個會講故事的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