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弱勢和無助,感化院中的孩子要怎麼長大?


同樣弱勢和無助,感化院中的孩子要怎麼長大?

德國電影《感化院》我中途暫停了好幾次,好不容易才看完。

這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也就是說,真實地在一幫孩子身上發生過。

十幾歲的帥氣少年陽光活潑,愛好踢足球,還會改裝摩托車。當然,也會有十幾歲少年該有的叛逆、任性、不聽話。在一次和小夥伴一起偷看了繼父的色情雜誌之後,被送進了位於美麗的偏遠地方的感化院。

說是感化院,其實就是一個監獄。

接下來的劇情,大家可以想象得到。被欺負,掙扎,再被欺負,再掙扎。

然後,再再被欺負,顫抖著妥協,身體和心理上的恐懼戰勝了一切。

再然後,他成為了為當權者點菸的那個人!

他終於被感化了。

少年終於不是當初的少年了。

當最後他回到原來的生活,原來的小夥伴開玩笑地拿走他手裡的蛋糕那一刻,他的本能反應就是打倒對方,搶回食物。當所有原來的小夥伴一臉懵逼地看著他的時候,他也終於發現,他不是他了。

那個滿心歡喜準備著盛宴等待著已經教化好了的兒子歸來的母親還不知道,她已經親手殺死了她的孩子。

當需要我們吃苦的時候,身邊的人總會說,當作是一種磨練吧。

好像磨練了之後,我們都會變強變大變成功一樣。

大家的想法沒錯,的確產生變化了。而至於變了之後的是什麼?肉體外在的那個自己武裝得很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那是我們以為的。

其實,我們一生中被惡魔殺死過多少次,也許我們自己都不知道。

而那些好心的磨練就是吞噬人的惡魔啊。

同樣弱勢和無助,感化院中的孩子要怎麼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