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話不好懂|這個名人曾經被北京四中辭退,沒想到後來影響世界

中國十大難懂方言,福建肯定殺進前三位。不僅省外的人難懂福建話,即使同是福建本地人,隔了一個城市,皺著眉都聽不懂對方在講什麼。

福建話不好懂|這個名人曾經被北京四中辭退,沒想到後來影響世界

語言學家解釋說,福建方言之所以太複雜,因為地理和歷史的原因,這裡保留著許多古漢語詞彙。全國漢語方言有七大類,福建境內就佔有其五,閩語、客家語、贛語、吳語、官話。

所以,相互都聽不懂,是有原因的。

福建話不好懂|這個名人曾經被北京四中辭退,沒想到後來影響世界

陳景潤因為方言問題,被學校辭退,北京四中對中國數學界最大的貢獻竟是辭退他

陳景潤是廈門大學數學系的尖子生,就被分到北京四中教書,因福建口音比較重,學生聽不清,學校只好讓他批改作業,不準上課堂。

後來因為不善於溝通交流,最終被學校終止教學工作,其實就是解聘讓其回家了。

福建話不好懂|這個名人曾經被北京四中辭退,沒想到後來影響世界

北京四中創建於1907年,初名順天中學堂,是資歷非常老的名牌學校。所以有網友說,北京四中對中國數學界最大的貢獻竟是辭退了陳景潤。如果不辭退陳景潤,可能就沒有後來的故事了。

為了生活,陳景潤回到福建後,不得不擺書攤賣書。在廈門大學校長王亞南的推薦和關心下,他最終被學校要了回來,在學校圖書館上班。

福建話不好懂|這個名人曾經被北京四中辭退,沒想到後來影響世界

他抓住難得的機會,潛心學習,刻苦鑽研,取得解析數論研究領域多項重大成果。1957年受到華羅庚教授的青睞,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任研究實習員。

陳景潤孜孜不倦地致力於數學研究,每天工作12個小時以上。1973年,他在《中國科學》發表了“1+2”詳細證明,引起世界巨大轟動,被公認是對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貢獻,是篩法理論的光輝頂點。

福建話不好懂|這個名人曾經被北京四中辭退,沒想到後來影響世界

陳景潤在解析數論的研究領域取得多項重大成果,被國際數學界稱為“陳氏定理”,至今仍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保持世界領先水平。

《哥德巴赫猜想》讓他成了科學的代名詞

1978年,湖北省文聯任職的著名作家徐遲,在《人民文學》第一期寫了一篇關於陳景潤事蹟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

福建話不好懂|這個名人曾經被北京四中辭退,沒想到後來影響世界

刊發後他的奮鬥故事迅速傳遍全國,幾乎成為一代人的偶像,激勵著大家發憤圖強,勇攀科學高峰。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舉行 迎來科學的春天

1978年3月18日-31日,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標誌著我國科技事業終於迎來了“科學的春天”。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發表重要講話,提出的“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著名論斷,成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基本思想。

福建話不好懂|這個名人曾經被北京四中辭退,沒想到後來影響世界

鄧小平同志接見出席全國科技大會的代表時,與陳景潤親切握手,他說願做“後勤部長”。在鄧小平同志的倡導和推動下,全國上下迅速形成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

陳景潤 張海迪的名字 照亮了無數顆年輕的心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陳景潤,八十年代的張海迪,一個個響亮的名字,照亮了無數顆年輕的心,讓一代人感受到了信念和力量。

福建話不好懂|這個名人曾經被北京四中辭退,沒想到後來影響世界

陳景潤當年因為鑽研數學,走路會撞樹,一心撲在草稿紙上的形象深入人心,具有很強烈的社會引領意義。

陳景潤47歲的時候,與29歲軍醫由昆結婚,生有一子,目前也在研究應用數學。1996年3月19日,陳景潤因病在北京去世,紫金山天文臺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顆行星。40年過去了,時代在變,但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精神永遠沒有變。

福建話不好懂|這個名人曾經被北京四中辭退,沒想到後來影響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