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歷次中紀委全會上反覆強調的關鍵詞

习近平在历次中纪委全会上反复强调的关键词

习近平在历次中纪委全会上反复强调的关键词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一如既往立意深遠、思想深邃,在全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其中許多蘊含管黨治黨重要思想的關鍵詞,貫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歷次中央紀委全會發表的重要講話,且伴隨全面從嚴治黨砥礪歷程而不斷深化,尤其令人矚目。

關鍵詞 黨的政治建設

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保證全黨集中統一、令行禁止”作出重要指示,把它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關鍵之年,繼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繼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六項任務之一進行部署,黨的政治建設的要求進一步落地落實。

回顧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黨的重要會議特別是中央紀委全會時,反覆強調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極端重要性。在2013年1月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強調嚴明黨的紀律時鮮明指出,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最核心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中央權威。次年1月的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總書記告誡黨的各級組織要加強對黨員、幹部遵守政治紀律的教育,確保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此後,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七次全會上,他又明確指出各級黨委和紀委首先要加強對維護黨章、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情況的監督檢查,各級領導幹部要自覺把黨中央大政方針不折不扣落實到位。這些,無疑都是黨的政治建設的要求。

黨的十九大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把黨的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佈局並擺在首位。2018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著重強調,維護黨中央權威、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具體的,是用行動和實效來證明的。他多次嚴厲指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阻礙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的大敵,究其根本是不講政治的表現。再到這次中央紀委三次全會,習近平總書記把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提到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高度來強調,要求各地區各部門黨委(黨組)緊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動向新表現,拿出有效管用的措施整治。黨的政治建設內涵更為豐富,要求更加具體。

關鍵詞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堅決懲治腐敗,鞏固發展壓倒性勝利,深化標本兼治,夯實治本基礎,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三次全會上提出的又一重要要求。

腐敗是我們黨面臨的最大威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同時努力剷除腐敗滋生的土壤,淨化黨內政治生態。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明確指出,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他同時強調,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這是總書記首次對“三不”機制作出公開的完整論述。

“三不”機制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隨著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逐步顯現,習近平總書記不斷進行豐富完善,從2015年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的“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還沒有取得壓倒性勝利”,到次年六次全會上的“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充分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形成”,再到七次全會上的“腐敗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築”,“三不”機制的思想脈絡進一步清晰,進展成效有目共睹。

“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通過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三不”機制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成為全面從嚴治黨孜孜追求的目標。黨的十九大開局之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重申了“三不”的要求,並對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進行了再次強調。今年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深化標本兼治的角度,對“三不”機制提出一體推進的要求。

不難看出,“三不”機制所對應的正是標本兼治。從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到堅持治標不鬆勁,不斷以治標促進治本,再到夯實治本基礎,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見證了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的來之不易,充分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卓著成效。只要我們按照黨中央的指引,堅持深化標本兼治,堅定推進“三不機制”,一定能迎來海晏河清的那一天。

關鍵詞 主體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重要場合突出強調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問題,這次三次全會也不例外。他特別指出,各級黨委(黨組)特別是書記要強化政治擔當、履行主體責任,把每條戰線、每個領域、每個環節的黨建工作抓具體、抓深入。

通過抓主體責任來推動工作落實,是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管黨治黨的重要方法論。早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明確指出,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必須全黨動手;各級黨委要對職責範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有全面領導責任。次年的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他進一步提出要落實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必須強化責任追究,不能讓制度成為紙老虎、稻草人。此後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他從政治責任的高度對履行主體責任提出要求,告誡各級黨組織必須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黨委書記要把抓好黨建當作分內之事、必須擔當的職責。黨的十九大以後,他繼續緊盯“主體責任”不放鬆,在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要求堅持行使權力和擔當責任相統一,真正把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作為最根本的政治擔當,“責任”的分量重逾千鈞。

從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到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到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再到作為最根本的政治擔當,論述的變化,深刻體現了實踐的發展、認識的深化、責任的擔當。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雜誌》2019年第2期 原標題為:《這些關鍵詞,習近平總書記在歷次中央紀委全會反覆強調》 本文有刪節 作者:張由濤、董菲晨)

习近平在历次中纪委全会上反复强调的关键词

掃碼

關注我們

獲得

更多精彩

掃碼

關注我們

獲得

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