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23天》:所有的美丽之下,都有瑕疵

前两天闲着无聊看了一部电影,不是大作,没有什么大明星,而是简单低成本的网络电影,名字叫《拉萨23天》。

《拉萨23天》:所有的美丽之下,都有瑕疵

这是一部在豆瓣连评分都没有的电影,网友都说它白瞎了拉萨这个背景。

《拉萨23天》:所有的美丽之下,都有瑕疵

的确,促使我观看这部电影的就只是片名中的两个字——拉萨。

拉萨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神秘又向往的地方,这样想的应该不止我一个人。

《拉萨23天》:所有的美丽之下,都有瑕疵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西藏这个地方就变成了很多年轻追梦人的目的地。

《拉萨23天》:所有的美丽之下,都有瑕疵

这部电影里的女主就是这千千万追梦背包客里的一员。

虽然电影各方面都没什么亮点,甚至说是粗制滥造,但是排除感情线以后的情节还是让我有了共鸣。

《拉萨23天》:所有的美丽之下,都有瑕疵

一个年轻女孩放弃在上海的高薪工作,瞒着家人独自来到拉萨专修藏族文化。

她对那里的寺庙、壁画、唐卡、街道等等一切,都怀着探索和热爱的炽热情怀,觉得拉萨就是一个单纯、神圣的“殿堂”。

《拉萨23天》:所有的美丽之下,都有瑕疵

后来她碰到了一个深谙世事但也满腹情怀的文艺范男人。

两个完全不同的人,就像生活的两端:一个是情怀,一个是现实。

女孩为了情怀选择性忽视一切现实,她以为在拉萨这个神圣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会不一样。

但是显然不是,她还是遭遇了骗光她钱的假房东。

《拉萨23天》:所有的美丽之下,都有瑕疵

之后女孩才明白,尽管它笼罩着神圣的光环,但它毕竟也住人,人性在哪里都是一样的。

而截然相反的男人,他妥协于现实才得以保全情怀。

这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现状,毕竟有了容器才能盛水。


《拉萨23天》:所有的美丽之下,都有瑕疵

我从电影里剥离出来的感同身受就是以上,想当初,我也曾经是个情怀为大的年轻人呀。

还记得高中的时候一直幻想的就是绿皮火车,大概是看多了小说、影视,觉得八九十年代的绿皮火车超有故事,超文艺!

《拉萨23天》:所有的美丽之下,都有瑕疵

终于在大学的时候,我坐上了一趟心心念念的小绿皮。

结果呢,还没踏进车门我就后悔了。后来我在回程高铁上的一本杂志里看到一句话,恰好描写我当时的心理:

对游客而言,简陋的车厢在陈旧的铁轨上跳动,有一种来自旧时的刺激…当你在闷热的雨季挤在龟速前进的车厢时就能明白,陈旧有时候并不浪漫。
《拉萨23天》:所有的美丽之下,都有瑕疵

其实感性这件事情,在有些时候真的很无脑。但是总是有理性的人被批判冷血。

当我们被情怀冲昏头脑的时候一定会忽略它背后实际存在的一些不堪。

理性的人随时保持清醒没有什么不好的。


(所以众多星座里,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双鱼座,之前认识的很多双鱼都无时无刻不沉浸在自己的感性世界里。

这样真的很烦。)

(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