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捷径小方法,《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告诉你

注:小编尽量用通俗话来概括,但有时古语确实有另一番意思是需要修行者自行揣摩的,我也就引用了。对于古文,个人觉得先人用词是相当精妙的,一个字的形状上的使用放在那个段落中就会有所顿悟,真有兴趣或者有条件最好寻找原文。根据原文的珍贵程度,能追溯最真实的修行笔记,或者排除掉一些好事之士的滥竽充数也是极大的好处。

修行捷径小方法,《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告诉你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 早期上清派经典,约出于东晋南朝,《紫阳真人周君内传》著录“金阙帝君守三元真一法”,题东海小童传涓子,即此书。今《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真部方法类。《云笈七签》卷五十亦节录此书。经文言存守三元真一之法。三元真一即人体上中下三丹田之神,统辖体内三部八景二十四真人。经文称:“上一为一身之天帝、中一为绛宫之丹皇,下一为黄庭之元王,并监统身中二十四气,以应太微二十四真。”上丹田之神居脑部泥丸宫、中丹田之神居绛官、下丹田之神居黄庭。修道者苦能知三一之名称住所,专心思念存守三一,则可“气结为精,精感为神,神化为婴儿,婴儿上为真人,真人升为赤子”。守之三月,神光化生身外,见驾云车羽盖,自日升天。经中详述春夏秋冬存思三一之法、及念诵之咒语。此道法源于《洞真太上素灵洞玄大有妙经》。

修行捷径小方法,《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告诉你

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期。

关于作者的故事

因为这部经典的作者无法查询,也就不可而写。

经文简介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可以看作是修行秘诀,也是集《大洞真经》,《大有妙经》,《太上素灵》三经的融合,着篇经文侧重于秘诀上,自古现有形再修法,也算是给一部分人的一种捷径。

修行捷径小方法,《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告诉你

作者对于经文修炼的见解

下面大致介绍下各部分,

第一部分就一句话“涓子授东海青童君”

而“涓子与青童君”又是谁呢?

《列仙传》中有关于“涓子”的一段描述:“涓子者齐人也,好饵朮,接食其精。至三百年乃见于齐,着《天人经》四十八篇。后钓于荷泽。得鲤鱼腹中有符,隐于宕山,能致风雨。受伯阳《九仙法》。淮南山安,少得其文,不能解其旨也。其《琴心》三篇,有条理焉。涓老饵朮,享兹遐纪。九仙既传,三才乃理。赤鲤投符,风雨是使。拊琴幽岩,高栖遐峙。”因为太过久远,于是出现两种说法,一是说:“涓子”是老子弟子,即环渊,其中以郭沫若为主要代表人物。并说“涓子”为关尹,而“涓子”是关尹的另外一个称呼。二是通过《列仙传》中记录“琴高”中有一句“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砀郡之间二百余年。”提到了“涓彭之术”又有林富士教授认为这句话所提到的就是,涓子跟彭祖的术法。

唐末杜光庭认为东华帝君即东华小童。 按,东华小童,即东海小童,在道教上清经中,常称为上相青童君、东海青童君,又称东华青童、东华大神方诸青童君,是道家上清派所尊奉的传经大神。成仙之人由东华青童君掌管,在道家中流传甚广。其主要是上相青统君掌学仙薄录。其他道家典籍中也会经常提到”上相青童君“

其中《洞真太上素灵洞元大有妙经》中《太上道君元丹上经》中也有一段话,“太帝君、天帝君、太微天帝君,受於太上道君,施行道成,上补帝真。太帝君以经传西王母,天帝君以经传南极上元君,太微天帝君以经传金阙圣君,金阙圣君传上相青童君,青童君传涓子。”从而可以看出《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这部经书的重量。

接下来是说明三元的作用与意义,即如何才能算“真人”。现在我看来古人说是的“真人”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可以看作是一词双关。即可以看作“假人”的另一面,同样也可以看作区别于普通修行人的一种。何为普通修行人呢,也就是想修行,口说念叨修行,也就是说说,想想。也无从来的有所指引跟引导了。

第三段说明了“真人”的一种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境界上的功能。就如我们常说心境到了某一程度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一样。着主要提及的就是成为真人后的一种表现。很多人修行或者有下好事之士,虚以假托这种表现,给他人一种蒙混的意图。就如,我们修行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画面出现,而比如有个修行有所小成之人说说自身的内景画面如何如何,他人便认为能看见这种内景也就是修行小成了。

这一段再次述说了《大洞真经》三十九章、《大有妙经》、《太上素灵》的重量比,从而也说明了《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的由来于对应的叙说,给读者有所考究。

这一段说明了修行的递进的方式,“气结为精,精感为神,神化为婴儿,婴儿上为真人,真人升为赤子,此真一也。”跟我们现在所说的,炼气化精,炼精还神,炼神返虚,炼虚合道,练道合真,可相互比较,实则所说的进度上是基本一致。

这一断阐述了三丹田的位置,其主要说明上丹田的作用跟意义。以及该如何修炼上丹田。

后继续说到中丹田的修行方式。

再说了下丹田的修行方式。

三丹田修行之后如何做到守一。

后又说明时节不同,有所不同的几个地方。该如何实行保证修炼上的精进。

修行捷径小方法,《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告诉你

最后说一句,修行随有迹可寻,但不是说谁修行都可以。心不正,无以为道。一味妄求,不如踏实过好自己的生活。一些事本就不是求就能得,所有 的都是已有的。就如经常提到我们的先天父母,这是有的情况。而许多人都是乱象混生,先天父母本就是现在的父母,这都是需要靠不停的累世修行后,方有机会能证到一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