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鎮西:校園文化為誰“打造”?

李鎮西

李鎮西:校園文化為誰“打造”?


“打造”一詞本來多用於製造業,而且往往是手工業,比如打造銀器,打造首飾,打造兵器,等等。最近十來年“打造”漸漸移用到教育領域:“打造名師”“打造學校品牌”“打造校園文化”……當然,詞語的含義及運用本身是在發展變化的,所以後來用於精神文化產品也不是不可以。

問題是,“打造校園文化”之“打造”是什麼意思呢?

至少有些學校是這樣操作的,請一家文化公司來幫著創意和設計。比如,幫學校確立一個“人無我有”的“文化特色”——“孝文化”呀“義文化”呀“水文化”呀“山文化”呀“石文化”呀“竹文化”呀,等等,然後緊扣這個“文化”來設計校訓、校徽、校歌、校服包括信封、信箋、水杯以及學校的色調、logo,還有學校教學樓牆上的各圖案和文字,還有校園內的各種小雕塑、學校圍牆上的浮雕等等……經過這麼一“打造”,學校一下就顯出“濃濃的文化氣息”了。

但是,校園文化是“打造”出來的嗎?

當然不是。按我膚淺的理解和通俗的表述,“校園文化”是“學校文化”的展示和標誌,如果沒有學校文化,校園文化則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學校文化是一個學校的在辦學歷史中水到渠成積澱形成並被學校全體師生所認同和遵循的價值觀、精神、行為準則及其規章制度、行為方式,它當然可以體現於外在的校園景觀,但更通過一個又有一個的課程和故事彰顯出來,並流傳下去。總之,每一所學校的文化都是從這個學校的土壤中自然而然“生長”出來的,而不是花錢去請公司“設計”然後“打造”出來的!

當然,必須特別說明,現在有的文化公司不是僅僅幫著“設計”,而是深入學校,進入課堂,瞭解校史,訪談師生,感受氛圍……然後幫著總結學校本來就客觀存在著的文化因素,將其提煉並凸現出來,這是無可厚非的。這不是我這篇文章批評的對象。

我批評的是純粹從主觀理念出發,僅僅靠“設計”來“打造”出“校園文化”。本來是從內部自身生長起來的東西,卻靠別人來“打造”,我看不出這樣的“文化”有什麼真正的文化內涵。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校園文化”可以“打造”——如果這裡的“打造”,是我上面所說的“總結學校本來就客觀存在著的文化因素,將其提煉並凸現出來”的意思,那麼,這“校園文化”為誰而“打造”呢?當然是為師生打造,但在我看來,首先是為學生打造,道理很簡單,學校的一切歸根到底是為孩子服務的。

然而,去許多學校看看吧,校園裡的“文化”有多少是屬於孩子的?或者說,和孩子有多大關係?


李鎮西:校園文化為誰“打造”?


一塵不染的校園裡,到處是氣勢恢宏的成人化標語口號。比如,遠遠就看到教學樓的牆上寫的巨幅標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奮力打造國內知名、西部一流、省內領先的精品名校!”“培養走向世界的現代中國人!”“造就一代又一代有中國情懷、世界視野的卓越人才!”……這些口號在我看來絕對沒有錯,放一些在學校的牆上也是應該的,因為它可以激勵全校教師時刻不忘辦學使命。可現在不少學校基本上都是這些成人口號,就不妥當了。

還有圖片以及對圖片的介紹。比如,很多學校都有“領導關懷”的櫥窗,上面展示著各級領導前來視察學校的照片。這麼多領導關心學校,這當然是學校的光榮,但可不可以放在學校榮譽陳列室?把有限的牆面留給兒童,不更好嗎?

櫥窗裡對校長和教師的介紹,也往往讓兒童看不懂。比如這樣介紹校長:某某某,我國著名教育專家,先後獲得國家級什麼什麼榮譽,出版過什麼什麼著作,主持過什麼什麼國家級課題,在全國率先提出了什麼什麼理念,創立了什麼什麼課堂模式……對學校名師的介紹也大致是這麼個風格:曾獲得全國小學語文公開課賽課一等獎,曾被評為“首屆十大巴蜀名師”稱號,云云。

這樣的文字介紹,包括照片上西裝革履的校長和老師,很難讓兒童感到親切。他們根本不懂那些“榮譽”“課題”“理念”“模式”是什麼意思,他們其實最關心的是,這個校長對我們兇不兇?平時我們如果對學校有什麼建議能找到校長當面給他提嗎?這位老師的課上得好不好?課間老師和我們一起跳繩或踢足球嗎?我們犯了錯老師會不會動輒請家長?……

我知道,上述介紹校長和老師的文字本來就不是寫給孩子們看的,而主要是寫給前來視察的領導和參觀的教育同行看的。可是,校園主要是屬於本校兒童的呢,還是外面的領導和同行的?

還有滿牆的“辦學理念”“培養目標”“校風”“教風”“學風”以及“321青藍工程”“三主式課堂”“三自式德育”……眼花繚亂。我想,把這些東西那麼醒目地寫在校園的牆上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提醒每一位教育者嗎?那完全可以寫在相應的辦公室、會議室呀!難道寫在外牆上就可以讓老師們隨時“不忘使命,牢記初心”嗎?

我甚至還在一個小學牆上看到了“堅決打贏掃黑除惡攻堅戰”的標語,剛好不遠處有一群一年級的小朋友從教室裡活蹦亂跳地出來。當時我只覺得這樣“校園文化 ”實在滑稽。

有一兩句核心的教育格言(比如教育家的經典語錄或本校校訓)就可以了,更多的空間留給孩子們吧!

所謂“留給孩子們”,並不是說把校園的所有牆面和空間都用圖文塞滿。現在有的學校也很注意“兒童視角”,於是校園幾乎所有的空間都是名人名言、兒童書畫、手抄小報,連樓梯的每一級臺階的側面都寫著中英文對照的“你好”“謝謝”“不客氣”“再見”……整個校園被這樣的“文化”塞得水洩不通,令人窒息,這恐怕不是校園文化“打造者”的初衷。

把校園還給孩子,讓校園別那麼“神聖”,別那麼“精緻”,別那麼“一塵不染”,別那麼“氣勢恢宏”。讓校園有樹林,有草坪,小土坡,小池塘,孩子們可以打滾,可以摔跤,可以捉迷藏,可以追逐打鬧……越有兒童笑聲、歌聲和吶喊聲的校園,就越有“文化”。


李鎮西:校園文化為誰“打造”?


幾年前,我曾經去臺灣考察參觀過幾所學校,看到了屬於兒童的校園。新北市成福國民小學的校園裡有水塘,孩子可以穿著青蛙服下水觀察水中的動植物;新竹道禾學校實驗有許多枝繁葉茂的大樹,孩子們課間都可以爬上去玩兒的;臺北奎山中學的校園裡有許多沙坑、土坡、鞦韆,專門供孩子們“撒野”的,他們的一幢教學樓居然還修了旋轉滑梯,這是孩子們下課後下樓去操場的“通道”,校長說:“孩子們一下課就坐滑梯下來了,多好玩兒!”

在這幾所學校,放眼校園,房子是舊的,教室是舊的,操場是舊的,到處都有泥土和青草。校園裡也沒有刻意的所謂“校園文化建設”,我沒有看到“辦學理念”“校風”“教風”“學風”之類的表述,也沒有看到各種花裡胡哨的“校園文化牆”之類。但學校所有的教育追求,都寫在了孩子們快樂的臉上。

當時,我不禁對同行的老師感慨:“在大陸,許多學校越來越精美、豪華和高大上:水磨石地面,瓷磚貼牆,噴泉水池,天文館……總之,地面早已經乾淨得沒有一點泥土了。孩子們在這樣的校園裡,被要求‘規範行為’‘文明休閒’,還有什麼‘輕手輕腳,輕拿輕放,輕言細語’,整個學校就沒有孩子盡情撒歡甚至撒野的地方!而這裡的校園,如果按大陸某些驗收標準,硬件就過不了關。但這裡卻是孩子們的樂園!這才是學校!”

在大陸學校的牆上,“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是出現頻率最高(至少是“之一”)的話,其實,真正的“為了”並不是把這三句話突出地寫在牆上,而是不動聲色體現於學校的每一個細節,自然而然地融入孩子們的每一天生活。

這樣的校園文化,是不是離孩子更近一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