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來了!這8部充滿教育哲理的電影,一定要帶著孩子一起看!

不知不覺間,寒假就要到了。這個寒假,你打算帶著孩子怎麼過,是不是也打算帶著孩子看幾部好電影?

在去年的院線電影中,有不少引人深思回味的教育影片。

好的教育影片不僅是股暖流,更是能影響我們的教育方式、對我們的教育觀念產生一些啟迪。

2018年,這些電影你看了幾部?如果沒看過,那這個假期,帶著孩子看看吧。

1.無問西東


——孩子,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


寒假來了!這8部充滿教育哲理的電影,一定要帶著孩子一起看!


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

吳嶺瀾、沈光耀、王敏佳、陳鵬、張果果,幾個年輕人滿懷諸多渴望,在四個非同凡響的時空中一路前行。

《無問西東》走紅後,這部文藝片所呈現的家國情懷、人生態度都讓人肅然起敬,裡面提到的西南聯大,更讓無數人反思與感動。

當時西南聯大的艱苦條件也在電影中體現出來——學生們幾十人擠在鐵皮、茅草屋頂下上課;雨季來臨時,教室裡常常在“下小雨”。防空警報響起後,教授們便在防空洞口授課。但是,即使如此,圖書館前學生依然排隊如潮,暗淡的燈光下,總是一片鴉雀無聲的自習景象;朱自清窮到連乞丐都嫌棄沒錢,校長梅貽琦賣掉了自己所有值錢的東西,妻子當街賣早點,聞一多為補貼家用,不惜刻章賣錢……就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下,一部部為當代中國科學奠基的著作在硝煙中問世。

告訴孩子,也告訴自己,面臨困難時,我們需要想起西南聯大的精神。那種剛毅堅卓!那種文人風骨!

2.奇蹟男孩

——世界以痛吻我,我依舊創造奇蹟


寒假來了!這8部充滿教育哲理的電影,一定要帶著孩子一起看!


《奇蹟男孩》的電影情節沒有強行煽情,卻直戳內心,一個看似不平常的故事,卻講著最平凡的真心。每個人內心的獨白,都揭開不同的關於愛的視角。

相貌嚴重畸形的主人公奧吉在入學後受到同學們的排擠與嘲笑,也遭遇過夥伴的威脅與惡作劇。但這些都沒有讓奧吉放棄,反而在父母愛的呵護和鼓勵下,奧吉逐漸適應了學校的生活,並依靠自身的幽默和聰明獲得了朋友與老師的認可。

電影中奧吉的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當你在正確和善良中需要做出二選一的抉擇時,請記得一定要選擇善良。正因為他們選擇了善良,才成就了奧吉的奇蹟,才讓奧吉更順利地走出了困境,從而真正地接納了不完美的自己和外面的世界。

告訴孩子,我們選擇善良,不是因為這個世界是完美的,而是因為我們想要通過善良,讓這個世界變得更接近完美。

3.狗十三

——孩子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忽然就長大了


寒假來了!這8部充滿教育哲理的電影,一定要帶著孩子一起看!


影片劇本出自一位年輕的80後女孩之手,她在融入了大量自己的親身經歷後,通過一個平凡得如同你我的十三歲女孩李玩,將很多人年少時的成長經歷原生態地雕琢出來。

影片中,沒有大是大非,沒有大喜大悲,也沒有大善大惡。有的只是每一個人都能感同身受的成長過程中的迷茫、困惑和一點點掙扎。

導演曹保平說過:“沒人注意到我們在什麼時候忽然就長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發生了,但那一天的到來其實是很殘酷的。我想讓大家回頭看看這一天。”

影片戳中了不少家庭教育的痛點,很多場景值得父母們思考,對待孩子,我們是不是也會有什麼地方做得欠妥?如何避免孩子以影片中這種悲痛的方式成長?李玩明明想報物理興趣班,家人卻說補英語,這才是瘸腿科目;李玩乳糖不耐,他們卻說必須喝,牛奶長身體……

對於父母而言,要真正實現與孩子良好的教育互動,第一條就是必須尊重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就是把他當成一個獨立的人看待,而不是作為我們的附屬品,我們沒有資格也不應該忽略他的感受。

4.嗝嗝老師


——教育的本質應該是點亮


寒假來了!這8部充滿教育哲理的電影,一定要帶著孩子一起看!


如果讓你面對最難“對付”的學生,你會怎麼教?2018年上映的印度電影《嗝嗝老師》,話題就與此相關。

電影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奈娜·瑪圖爾的女教師,她身患圖雷特綜合徵。患有此症的人經常會不受控制地抽搐併發出怪聲,而在緊張狀態下,叫聲和抽搐則會更加頻繁。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後,奈娜終於在自己的母校爭取到了工作機會,但分配給她的任務卻是去教全校成績最差的F班,而這裡也有著一群最難“對付”的學生。

懷揣著自己的信念,奈娜老師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先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再談學生的學習成績。

作為老師,我們應該 ,師生關係從來都不應是單向傳授,而是一種良性互動、互相影響、共同成長的結果。如果每一個孩子都能有正確的引導,那麼每一個孩子都可能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教師應該秉持這樣的信念,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讓他們自由去成長。

5.起跑線


——正確的思想觀念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


寒假來了!這8部充滿教育哲理的電影,一定要帶著孩子一起看!


“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一句話,這一次被拍成電影搬上了大熒幕。

影片講述一個家庭如何絞盡腦汁地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讀名校,受到好的教育,在人生的起跑線上不輸給別人而想辦法,但是現實並沒有他們想的那麼簡單,為了給孩子報上名校,鬧出了一幕幕的可笑又可悲的事情。

相信不少為人父母的觀眾一定會在這部影片中感到共鳴。表面上看起來,孩子的“起跑線”是身處的環境和所擁有的物質條件,但是,電影用情節對比來向觀眾傳遞出它的價值觀:比環境更重要的,是行為方式。

我們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正確的思想觀念,可以幫助孩子做出更多更正確的決定,也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因此,孩子真正的起跑線,不單單只是物質條件,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是比給他一個優越的生活條件更重要的事情。

6.我不是藥神


— —永遠應對生命充滿敬畏

寒假來了!這8部充滿教育哲理的電影,一定要帶著孩子一起看!



平日裡,我們給孩子們營造的世界大多是王子和公主在城堡裡的幸福生活,是危難之中帶著光環拯救世界的英雄,是大自然中人類和小動物的和諧相處。

但是電影《我不是藥神》探討的卻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我們只是想要活著,活著有罪嗎?”

印度神油店老闆程勇,交不起房租,兒子即將被前妻拿走監護權,老父親還患上了絕症要動手術。這時白血病患者呂受益找上門來,請程勇幫忙去印度代購廉價的抗癌藥物,一種白血病人需要終生服用的藥,國內售價四萬一瓶。這種藥的印度仿製藥只要幾百塊,於是程勇就抱著試試的心態去代購了藥物,才發現,這裡面有著巨大的商機和市場,因為有著無數的患病者,等著這些便宜的藥救命。

但隨著劇情逐漸發展,警察開始追查仿製藥,“救命”的行為開始逐漸陷入“違法”的兩難境地的時候,程勇這個人物身上的多面性,開始漸漸被挖掘出來……

影片告訴孩子,也告訴我們,不論如何,都要知道人性本善。世界並不冷漠,我們享受被愛,同時我們也要用自己的愛去溫暖別人。

影片也告訴孩子,最有力的藥,可能不是一瓶兩瓶的“格列寧”,而是我們要去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強。

7.米花之味

——尋找這個時代最珍貴的東西

寒假來了!這8部充滿教育哲理的電影,一定要帶著孩子一起看!


這個影片講述了外出務工的母親葉喃返回家鄉後與女兒喃杭之間由陌生、疏離再到互相理解的故事,同時影片用輕鬆幽默的獨特視角、新穎清新的拍攝風格展現了現代社會的一個縮影,以及城市與鄉村、傳統與現代等觀念的碰撞與融合。引發了我們對人類本真的尋找與思考。

導演鵬飛曾在採訪中表示“米花是清脆,微微帶有一點甜的,每個人吃米花都是不同的味道,這種你吃完獨有的味道,就是米花之味,就像這部電影,它包含了很多東西,你所感受到的就是這部電影要傳達的。”

《米花之味》不僅講述了媽媽和女兒之間的故事,還描繪了人與人之間真摯質樸的情感和心靈的守候,以及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維繫。

8.神秘巨星

——好的教育是給孩子做夢的權利


寒假來了!這8部充滿教育哲理的電影,一定要帶著孩子一起看!


擁有夢想是最基本的,每個人都擁有的權利。如果沒有夢想,是睡是醒,是死是活,都毫無意義。

影片主人公尹希婭夢想著全世界的人都聽到她的歌聲,為此與母親做了許多努力。在這過程中,她們挑戰了父親的權威,打破了社會加在她們身上的諸多鐐銬,最終在各方的幫助下站上了屬於自己的頒獎臺。

這部影片很適合家長去看,學習如何去理解孩子,給孩子以足夠的愛和尊重,保護孩子的夢想;學習如何提供一個讓孩子安心舒服的環境,能夠自信地去實現他們的夢想。

這部影片也很適合孩子去看,學習尹希婭的追夢的毅力與恆心,當世界拒絕你,就用夢想打開新世界!看著她的成長經歷,孩子也會更快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