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人吃飯的風俗忌諱

一般而論,把魚腹對著主客主要是因為魚腹刺少,腴嫩味美。不過,這其實也有個典故。春秋時,吳公子光(即吳王闔閭)欲殺王僚自立,伍子胥把刺客專諸推薦給公子光,但專諸平時無機會接近吳王僚。得悉僚愛吃炙魚,專諸就去拜太和公為師。炙魚手藝學成後,專諸乘公子光請吳王僚到家裡吃飯之機,做好一條整魚,藏匕首於魚腹,在上菜時,取出匕首,刺死了吳王僚,專諸也被吳王僚的侍衛殺死。自此,凡宴賓客,都需把魚腹對著主客,以示善意。

廣州人吃飯的風俗忌諱

筵席中暫時停餐,可以把筷子直擱在碟子或者調羹上。如果將筷子橫擱在碟子上,那是表示酒醉飯飽不再進膳了。這種橫筷的禮儀,我國在古代已經有了,也不單純在廣州有這種習俗。橫筷禮一般用於平輩或比較熟悉的朋友之間。小輩為了表示對長者的尊敬,必須等長者先橫筷後才可跟著這麼做。據史載,宋代有個唐肅在陪皇帝進膳時,因先橫筷而犯了大不敬的罪,結果被髮配邊境。現在人們用膳時,即使先吃完了,也不立即收拾碗筷,等全桌用膳畢再一起收拾,可以說是古代橫筷禮儀的延續,表示“人不陪君筷陪君”。還有在用餐前或用餐時,將筷子長短不齊地放在桌子上,也被認為不吉利。這叫“三長兩短”,代表“死亡”。因為用來裝死人的棺材是由前後兩塊短木板,兩旁加底部三塊長木板組成,正好三長兩短。

廣州人吃飯的風俗忌諱

另外,廣州人很忌諱吃飯時用筷子敲打碗盆。逢到家裡請客吃飯時,尤其不可將筷子胡亂地敲打碗盆。不少人認為只有乞丐討食時才會用筷子敲打碗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說法與古代“蠱毒”傳說有關。相傳蠱是一種人工培養的毒蟲,人將百蟲放進壇裡,經過多年後打開看時,必定有一個蟲子把其他的蟲子都吃光,這個勝利者就叫“蠱”。用蠱的粉末放在食物裡毒害他人時,就要在下毒時邊唸咒語邊敲打碗盆,以便使蠱起作用。所以,用筷子敲打碗盆就犯忌諱。

廣州人吃飯的風俗忌諱

還有跟外省“雞不獻頭,鴨不獻尾”的飲食禮儀不同,在廣州的酒店,出菜時,如果是一道切碎後仍搭成雞的形狀的白切雞,服務員必須把雞頭對著主客,以示尊敬。而主客在動筷時一般也會把雞頭稍稍撥偏,以示謙遜。除此之外,上整條魚時,應將魚腹而不是魚脊朝向主賓,以示尊重。

廣州人吃飯的風俗忌諱

吃完飯之後不可以說“好飽”、“飽死啦”之類的話,在廣州,很多老人家通常都認為:“呻飢莫呻飽!(抱怨飢餓卻不可抱怨飽)”。筷子掉地上要講“筷落(粵語與“快樂”同音)”,打碎了碗要講“落地開花富貴榮華”……如此之多的風俗和禁忌,在現在多年輕人卻已經不講究,可是在正式場合還是需要喚醒對這堆東西的記憶,這不僅僅體現了餐桌上的優雅禮儀,更是本土民族文化的追隨和傳承。

廣州人吃飯的風俗忌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