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在令人惊奇:《将夜》竟也能穿越皮相“永夜月出”终极三问

这实在令人惊奇:《将夜》竟也能穿越皮相“永夜月出”终极三问——作者:祁云

这实在令人惊奇:《将夜》竟也能穿越皮相“永夜月出”终极三问

不论是作为网络小说的《将夜》,还是作为电视剧的《将夜》,竟都能够穿越皮相“永夜月出”终极三问,这实在令人惊奇。

为何而生“惊奇”呢?原因有如下四个。

1个惊奇曰:《将夜》的出身叫做"网络小说"

缘何出身是“网络小说”就很是值得惊奇一下呢?这跟我本人的阅历、个性及经验脱不了干系,而不论这阅历、个性或经验有没有道理或符不符合“眼睛雪亮”的群众审美。

第一嘛,若然不靠网络拉票本事而只靠本人本心进行一次网络小说最久、最多、最诚之“三最”读者评选的话,我本人必列前十,不二价

此假设说明什么?说明对网络小说《将夜》或褒或贬的直觉印象、理性分析什么的,我这儿并不是信口开河、无的放矢。最起码,咱读过,“很久很久之前”就开始读了啊;咱杂食,什嘛仙侠遍地走、玄幻多如狗,什嘛宫斗重生姊妹斗、死去活来爱恨仇,哪样儿都没少看;咱诚恳,赛狗屁的红配绿咱能品出嫩汪汪,闪瞎眼的黄配蓝咱能品出鲜亮亮……总之是,很愿意发自深心地、诚恳地尊重每一个深夜码字拿心头血换故好事的作者——尽管这一回,他或她的故事还没有预期的那么好。但谁会肯定下一回他的好故事就不会到来?莫言的诺奖于莫言而言,也不过是一字又一字、一日又一日行进在路上的意外收获罢了。

第二嘛,网络小说在我这儿是个什么定位呢?若然传统文学是老母亲苍苍白发了却工夫不减当年的那一碗手擀面,穿越经年冷暖时光依旧薄、劲、光、酸、辣、香、煎、稀、汪“九绝”皆俱。那么,网络小说就是一包速食面,不吃饿得慌,吃吧?先不说营养、品相以及能在公众场合引发集体抗议的超重口味都叫人忍不住磨牙,单就“吃方便面”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跟传统士大夫登高悲愁一样,满满一把心酸泪啊,简单像是被一个人放逐到全世界背面了似的,多少背井离乡、前路茫茫的心酸与凄惶。

心酸与凄惶,这是传统文学作者们面对铺天盖地呼啸而来强势霸占读者市场的网络文学的普遍感受。很不巧,我就是那个生既逢时又生不逢时的、在传统文学之路上跌跌撞撞前行久矣却寸功未建的劣等马。一只劣等瘦马看一只风驰电掣奔腾如白云的健骡是什么心态?当然是既羡且憎啊,正如最初的我对最初的网络文学。所以,作为网络小说的《将夜》于我而言,真正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啊。

佛说,人生不过八苦:生老病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可对于一只瘦身子里偷藏了干宵凌云千里志的劣等马而言,这八苦加起来还没有初见《将夜》原著那么五蕴熊熊。

网络小说嘛,不应当是要复仇就痛痛快快杀杀杀、各式花样杀?不应当是要虐爱就简单粗暴虐虐虐、各式花样虐?不应当是要修仙就各路神魔皆助攻、天阙踏平谁敢逆锋?

网络小说嘛,就像农村妇人们着衣,怎么俗艳怎么来、怎么极端怎么来、怎么招眼怎么来、怎么讨好怎么来……俗艳、极差、招眼、讨好——这样的定位与意象才合乎日更三五千甚至上万字的网络文学才对。

作为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络小说《将夜》,怎么就能够把一个烂俗的小人物奋斗故事、爱情故事写成了哲学三问式的生命终极追寻史却又毫不违和、自然而然呢?

这实在令人惊奇:《将夜》竟也能穿越皮相“永夜月出”终极三问

2个惊奇曰:《将夜》竟然肯如《琅琊榜》那样“良心”一回

《将夜》从单一化、平面化的文字,被进行解构、组构、重构、建构之后,竟然不叫人胃口尽失,居然反倒成了无论从美学角度抑或营养学角度色、香、味、形、意样样齐备的,可供人们眼耳鼻舌身意统统参与享受的“饕餮大宴”,这还不够令人惊奇?

尤其是,在国内电视剧普遍为了迁就甚至造就市场、迎合甚至鸨合读者,普遍性的向人斗、宫斗、情斗、宅斗集结。肯像《琅琊榜》那样的良心之作,几稀?大到表现家国之兴衰与改变、中到发展人性之善恶与蜕变、小到一个发饰及喝中药时候自然而然轻轻晃动药碗的小小细节,以及影像上国画技法的水墨之美、独具意象的均衡之美、贯穿始终的整一之律,无一当得“良心”二字。只可叹,如此倾注一切的向美出发、坚持良心而不刻意俯就的团队,几稀?

所幸是,从平面化网络小说的《将夜》而至立体化电视剧的《将夜》,到底有了《琅琊榜》的迹象——不,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将夜》甚至远远超过了《琅琊榜》

第一,咱先看看这褒贬不一的开头。

先从旁白文字角度看。

有观众破口大骂,“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很多不可知之地。在那些不可知之地,有很多不可知之人……”这开头,有够俗有够烂啊!

可是,开骂的读者偏偏忘记了,自己在这烂俗尘世实在是陷入得太深太深、执拗得太真太真——生老病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人生八苦,加加减减乘乘除除掰扯到终了 ,才蓦然发现哪一种不是自“执”中来?一杯妙茶要品出其中妙滋味、一曲美音要品出其中美滋味,是需要人们从烂俗尘世的深陷中暂且拔身出来,只有抽离死水绞缠,还以原初的清净之身、清静之心,才能够观照一枚死掉的叶子是如何慢慢慢地潋滟复活,从一星星一点点的微澜轻漾中品出春波潋滟或心波鲜活……哪怕是小小一会儿,这超拔与抽离是必须的。就像运动员常规训练前或正式比赛前都必须热身一样,热身一是为了确保身体不受伤,二是为告知自己的“心”:准备好了吗?我们要进入运动“开启”模式!

正如《将夜》这开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很多不可知之地。在那些不可知之地,有很多不可知之人……”这样的告知,是万万千千个让人们从烂俗尘世中暂且超拔出来的法子中,最原初也最见效的一个。从深陷的现世中抽离身体与心灵,进入另一个世界,即是品一杯妙茶、一曲美音、一个妙美电视剧的“热身”动作。先热身,即是告诉自己的心:准备好了吗?我们要进入“天不生夫子、万古如长夜”的《将夜》模式!

是的,你准备好了吗?

再从镜头匠心角度看。


这实在令人惊奇:《将夜》竟也能穿越皮相“永夜月出”终极三问


这镜头,美吗?美得不要不要啊!中国式传统美学要义之精髓哦,均衡律、对称律乃至对比律,无一不在其中。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物语皆心语——主人公的生命之旅就在这简约而不简单的、介乎于黑白的二元色中次第展开

破口大骂的观众,但凡稍稍肯用一点点心,《将夜》开头不论是从旁白文字角度,或是从镜头匠心角度,都当得“良心”二字了,最是深得审美之精髓了啊。如果说旁白是用文字及声音双双织就的温柔手,引带着读者一点点推开走进《将夜》的那扇大门,那么画面就是禅宗度人的那当头棒喝了,以美到极致如雷霆的震撼,让读者立地“顿悟”,倏忽一下子挣脱最后那一丝现实惯性捆缚,心甘情愿地、身心同一地跨进那扇门,开始“蚂蚁与苍鹰处于不同的世界。在苍鹰的眼中,蚂蚁只是黑点。但是,总有那么特立独行的几只,不甘于此,逆境求生,这个世界便不一样了”的《将夜》之旅。

更何况,最值得称道的是,无论草原、雪地或沙漠,《将夜》都是实地取景啊实地取景,敢说不是一场绝对的视觉盛宴?

这实在令人惊奇:《将夜》竟也能穿越皮相“永夜月出”终极三问

这实在令人惊奇:《将夜》竟也能穿越皮相“永夜月出”终极三问

第二,可随便挑一个细节来看看。

“少爷,你平时出门都是带着我的。”

“老笔斋是咱们的家,你要把家看好。行了,你快去做点饭吧,少爷饿死了。”

是啊,谁能说一个溺迷在爱里的女孩子不是最温驯的羔羊?谁又能说深陷于情中的女孩子不是最勇敢的战士?怎样的纠结与哀婉、浓情与挣扎都在这短短几秒的镜头语言中一一呈现(30集)。

少爷说是要出门,桑桑立即接话,每一字每一个声气、每一句每一个构想,都是建立在预设的前提下,这个近乎于笃定的、连“预设”这种可能性都完全忽略了的前提,就是“两个人在一起”。

但是呢?少爷说,“老笔斋是咱们的家,你要把家看好。行了,你快去做点饭吧,少爷饿死了。”——这一句四折,每一折都只有两个字:“拒绝!”

第一折

,“老笔斋是咱们的家,你要把家看好”,表示什么?“虽然我不带你,但并不表示你对我而言不重要。老笔斋对我而言有多重要你是知道的,我把对我等同于生命般重要的老笔斋都托付给你了,可见你依然是我的重要他人。”

第二折,“行了,你快去做点饭吧”,表示什么?“我很顾着你的,所以我还是有那么点小小愧疚地,所以我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免得伤到你,你也识趣点心照不宣吧,咱就此打住。”

第三折,“少爷饿死了。”这是什么?典型的带渣男体质的思维啊,尽管你心里“不确定性地”、隐约地预知我想着那个十全丸十美汤的千好万好的公主,但我知道你“在乎”我是千真万确地“确定性”啊——瞧,少爷我饿了!你那么“在乎我”,怎么忍心纠缠、纠结于“我心里想着别人那样的小事儿”呢?你应当立即马上解决眼前头“少爷我饿了的天大事!”

“少爷饿死了”最具杀伤力的意思还不至于此,还在于“撒娇”式的依赖,“含蓄”式的示爱:瞧,我最依赖最离不开的是你是你还是你哦!瞧,要拴住男人的心就先拴住男人的胃,我很乐意地给你机会让你拴住哦,你就知足吧——好吧,所有的想要探出头去五花六花墙头看桃花的男人们,都会理所当然认为这是给女友或妻子的天大恩赐呢!

第四折,“老笔斋是咱们的家,你要把家看好。行了,你快去做点饭吧,少爷饿死了。”整句连一起表达一个意思:瞧吧瞧吧,我是在乎你的,但你得允我自由!

呵呵,爱情与自由?哪得双全法?简直是黑与白的二元对立好嘛。

为何当今社会男人或女人对婚姻的不忠越来越多?

这一方如果对爱情婚姻神圣感被侵犯和践踏的容忍度很高,那一方就找到藉口了:都是你纵我的!我孤独啊,我需要爱和陪伴!

那一方如果对爱情婚姻神圣感被侵犯和践踏的容忍度很低,这一方就找到藉口了:都是你逼我的!我要窒息了,我需要自由!

呵呵,扯远了,言归正传。桑桑是如何回应少爷这一波四折的“小小试探”与“小小背叛”呢?

有三个表现:一是笑容,由灿烂明亮而渐次凝结——这种镜头表达不稀奇,谁都会用,不多说了。

二是语气,由娇俏柔婉而渐次低怯——这种镜头表达虽然人人会用,但眉眼之间生动、传神如桑桑者,有,但不很多。这一方面是桑桑演技的在位与入位,另一方面也是镜头剪辑者的在位与入位。

重点说第三个镜头表现:手势。

桑桑初听少爷言及远行消息之初,正双肘竖桌而双手环握,小臂与双手构成一个自然而然的三角形,这是一个非常有稳定感、安全感的身体语言。桑桑满心欢喜近乎于二人一体的状态,滔滔不绝一样样儿规划出行事项。少爷轻轻淡淡一句,这安稳与从容被遽然裂隙,随着笑容一点点凝结、声调一点点低温、身体一点点立起,这安稳自在环握的双手也一点点松开,宛然春天时候生机勃勃笃笃定定将将破土而出的种子,被突然一场凛冽酷寒袭击,隐隐流转于种子周身的光华与迸发的那股子生机刹那溃散——所谓心死如灰,表述的也不过是体内流转的那股子看不见、摸不着的生息之气与生命之机的溃散状态罢了。

这实在令人惊奇:《将夜》竟也能穿越皮相“永夜月出”终极三问

3个惊奇曰:高风险穿越皮相的大胆

第一、如今的读者或观众越来越浅薄了么?!敢不敢有个不漂亮的女主?!

叫座如《琅琊榜》,从男主到女主再到男配女配,无一不是颜值响当当。纵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只凭高超演技也足可笑傲江湖的胡歌,也是个绝对内外双修的、无可复制再生的高颜值男子。

敢问,如果没了胡歌及其他的经历、外貌与演技,《琅琊榜》还是《琅琊榜》吗?

同理,国内太多的影视剧,为了迎合票房、俯就市场及观众的皮相式审美需求,谁敢用个“不美”的?这跟醉酒驾驶有何区别?绝对的自掘坟墓式高风险啊。

然而,“皮相”式审美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总归也是会疲会倦的。别的不说,代入感太差了啊——从此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是因为人家颜值高啊,美貌面前一切皆有可能,于是穷困潦倒的公主可以恰恰好遇上王子,从此一路绿灯、神佛庇佑皆因美貌的首因效应实在无敌啊哟!于是坐困愁城的王子能够恰恰好遇上公主,从此运气爆棚、一路开挂想怎么美好就怎么美好啊哟。

因为人家颜值太高,所以读者的想象力与观众的代入感都不会太好,于是就生出一种“审美距离”,而这一截儿心理上的距离,必然会让读者或者观众生出“旁观者”的状态,旁观者嘛,翘个二郎看故事发展罢了,又怎么可能把自个内心深处的或好或坏的情感体验激活了呢?

激活从而反思,才能够成长——一个“良心”片最起码的存在价值应当是观众跟着一集一集往过走的时候,也会自觉不自觉地跟着主人公一起一点点成长,从而间接实现对自我生活经验的反思与愈合式生长。

一个“良心”片如果不能够穿越皮相的话,读者或观众这种对自我生活的反思与愈合式生长,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二者之间的关系,终究不过如同青楼女子与恩客。

第二、“具有里程碑意义”审美境界养成

“少爷,你平时出门都是带着我的!”低怯怯一声,多少个深爱过、正爱着或伤口依旧的女子们不潸然泪下?仿佛那个前一秒正笑意盈盈心花怒放为出门诸般盘算的小小女子,后一秒笑花儿刹那凋谢、双手松垂、低了眉眼、情心尽敛的小小女子,如同最忠诚的小狗被主人毫不怜惜生生抛弃时候明知无望却还是忍不住小小小声儿地呜咽一句“少爷,你平时出门都是带着我的”的小小女子……那小小女子分明就是自己啊,更是自己身边无数个相貌平平、才识平平却心怀向往渴望爱情一次又一次被伤害却一次又一次不放弃的女子们!

跟倾城绝色无缘,跟才华横溢无缘,就只是一滴水之于汪洋大海那样的平凡,却不甘愿只是一滴水被有意无意的淹没或者遗忘——“少爷,你平时出门都是带着我的!”细声细气低低地呜咽,分明是骨头缝隙里、心脏血肉里沉潜太久蓄积太久而刹那迸发如雷鸣的呐喊:我呢?我呢?我是什么?我算什么?

那个不美的桑桑,居然也有人生生世世的守着、爱着、宠着,居然也有人无论富贵贫穷、健康疾病、顺境逆境总是不离不弃,直到永远!那些明明无法言传的细婉与生动、情陷与深恸,不由自主就把自己代入了去呢。

普通如你我呢?

“无论富贵贫穷,无论健康疾病,无论人生的顺境逆境,在对方最需要你的时候,你能不离不弃终身不离开直到永远吗?”平凡如你我,我们每一个人在婚礼誓词上都会无比庄严地回答:“是!”可从内心深处而言,我们自己信了吗?我们坚定地相信面前的这个人,会在我们像桑桑那样外貌变丑、外形变胖、性格变坏时候依旧会不离不弃吗?依旧会如当初说好的那样择一城终老、携一人白首吗?

我们能够坚定地相信面前这个人能够以心为路穿越皮相不只爱我们年轻时的美丽容颜、更会爱岁月在我们脸上刻下的皱纹吗?

我们信吗?是的,我们认真地庄严地回答说“是”,可连我们自己都不敢真信。网络小说《将夜》的原作者猫腻也罢,电视剧《将夜》的创作团队也罢,都足够大胆——从“敢不敢有个不漂亮的女主”这个视角来看,《将夜》在我国电视剧对文本进行解构、组构、重构、建构的再创作方面,说它“具有里程碑意义”,也绝不为过。

是的,读者或者观众的审美境界,也是需要较为理性的培养的——这正如一个过度娇纵的孩子,需要有人敢开先河、敢冒风险杀杀这性子然后才能一点点将其掰正一样!


这实在令人惊奇:《将夜》竟也能穿越皮相“永夜月出”终极三问

4个惊奇曰:“永夜月出”的哲学式终极三问

唯物三个终极问题:一是如何更好的认识宇宙世界、并解决关于宇宙的问题;二是如何更好的认识人类社会、并解决关于人类的问题;三是如何更好的认识自我人生、并解决关于人生的问题。

唯心三个终极问题:一曰我是谁?二曰我从哪里来?三曰我要到哪里去?

“天、地、人”,乃“大”三才。

“你、我、他”,乃“小”三才。

“三才之道,地道独重。盖凡在天之丽,莫不由于地;而人则有以相论者,有以心论者,有以命论者。然相生于心,心复生于命,命虽在天,其本则根于地。”也就是说,地之道乃根者本也,而人之道,终究也是由地道决定的。

不论从唯物抑或唯心,不论是从“大三才”抑或“小三才”,《将夜》的“永夜月出”式探索与和解,都极有立地顿悟式的况味、天人合一式的深味。

是故,《将夜》的开头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很多不可知之地。在那些不可知之地,有很多不可知之人。”

《将夜》的中场指向是——“你不许老、不许死,等我回来孝敬你!”这样柔软而情深的宁缺和他的同伴们,制定唐律,讲信修义,让每一个普通人有了摆脱操控、自行主载命运的前提和机会。其内里质地,恰恰如同“史诗”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将夜》的结局是——他开始重新教她怎么煮饭,怎么切葱,怎么剪鸡蛋。就像很多年前那样。这并不难,对吧?这很幸福,是吧?明月照着新世界,照着老笔斋。院墙上,有只老猫懒懒地躺着。

“您已经如此强大,为什么还是不能战胜昊天?”

“我说过,这是昊天的世界,它是世界的规则,越五境的修行者,能够拥有自己的规则,但那些规则始终是在世界本原的规则之下。”夫子说道:“这个世界里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一个微笑、一个念头都在它的目光注视之下,就连因果都逃不出它的计算。比如莲生自以为可以跳出三界外,但事实上,他始终都在此山中。”说到这里,夫子向宁缺腰间看了一眼,又看了眼桑桑,说道:“至于我虽然可以无视昊天的规则,做到无矩,却无法超脱佛陀说过的因果,因果是事物发生的顺序,事物发生的顺序便是时间。

“绝对的光明就是绝对的黑暗……”夫子的目光透过柳枝落在湛湛青天间,赞道:“大道至简。”

大道至简:前半部,宁缺是主角;后半部,将夜世界是主角。

谁是将夜世界呢?没有谁!

“日落沙明天倒开”,谁又是那颠倒乾坤?是那光明重构?是那开天?没有谁!

谁都只不过是过客而已,包括夫子、宁缺和桑桑。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谁来完成这正道、仁义、英雄与人生思考的最后合一呢?只能是昊天之下最强的夫子啊,于是他化作了月亮。

至于桑桑和宁缺,他们两个人还有更重要的使命呢:比如双双厮守来一碗香喷喷的煎蛋面。

人类爱上天神,叫做亵渎。

天神爱上人类,叫做慈悲。

天神和人类恰恰好彼此相爱,且不是人类从此具有天神的无敌属性,而是天神放弃自己的一切属性俯就人类的平凡,从此在烟火缭绕中相厮相守煮一碗香喷喷的煎蛋面,便格外地动人。

“神仙眷侣不艳羡,饮食男女平常心。”天道、地道、人道,正义、爱情、自由,终究不过一碗香喷喷的煎蛋面罢了。

这实在令人惊奇:《将夜》竟也能穿越皮相“永夜月出”终极三问

喵儿曰:玄幻小说或电视剧《将夜》,从人性角度解读的话,深得《红楼梦》其中“真的”味

一部小说或一部电视剧,不可能讨好所有的读者或观众,正如同《红楼梦》那样划时代的伟大作品也一样有人类理直气壮的叫器说“我看不懂所以从来不看”一样。

在互联网媒体时代,一个如胡歌一样的演员,会有自己的忠贞不二的粉丝团,而一个电视剧或其创作团队也会像一个好演员那样,有独属于自己的、社区互联式的、双方契合的拥趸者。原创作者越来越有个性、影视剧越来越有个性的双向式选择的暂新时代,是从文字创作到影像创作的大势所趋。

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世间动荡、英雄辈出的玄幻小说或电视剧《将夜》,从人性的角度解读,亦深得其中“真的”味。

缺憾嘛,当然有,比如个别剧情对文本的再创作欠点火候,这是所有影视剧的泛化式遗憾,可以理解和原谅。比如宁缺身经百战而丝毫无瑕的完美身体、大字与天字就一横之差……诸如此类被网友广泛吐槽的硬伤式镜头,便不足以被理解和原谅了。

总体来说,瑕不掩瑜,当得“古偶剧的上上品”、“2018年的最后惊喜”之誉。


作者祁云:擅散文,善评论。专注于家庭教育、写作辅导、华夏大语文教学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