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春┃凤纹梅瓶,明万历梅瓶第四部分

凤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起源于中华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凤在人们意识中有各种形态,在《尔雅.释鸟》中写道:“凤,其雌皇。”郭璞注曰:“凤,瑞应鸟,

鸡头、蛇颈、燕颌、鱼背,五彩色,其高六尺许。”凤其实是由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动物融合而成的神物。凤与龙一样,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洗礼延续至今,成为了中华民族最具生命力的文化标志和精神象征。虽经过不同时代的演变,崇拜凤的观念与日俱增,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意识形态。

到了明清时期,凤纹装饰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造形,无论在圆形、方形或各种各样的装饰形体内,纹样构成都各具其内在形式,而凤纹的共性形态,也进一步规范化。人们在归纳和整合了历代凤纹造型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画凤的口诀与模式,凤纹图案呈现出了规程式化、样式化、图案化的艺术格局。如“凤有三长:眼长、腿长、尾长”;要符合“首如锦鸡、冠似如意,头如藤云,翅如仙鹤”的形貌特征;“朝阳啸的凤,姿势欲翔腾”等等,这些方法与口诀,代表着一代代人的审美趣味和艺术眼光,使凤的造型有了固定的样式。

按其姿态分有“坐凤”、“飞凤”、“立凤”、“卧凤”等,按与其他纹饰相结合分有“云凤纹”、“草凤纹”、“花凤纹”等,明清两代,有帝后象征意义的凤纹没有被皇权垄断,民间瓷器上也经常使用。造型生动新颖、独特,与宫廷凤纹图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凤的形象增添了新异的色彩。

以下梅瓶来自广西桂林: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梅瓶冠全国。

此次八篇文章展示的是桂林在明初、宣德、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天启、崇祯等八个时代的梅瓶,可分为十一类器形,十一种釉色,三十一种纹样。桂林明代梅瓶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这些梅瓶来自桂林尧山的明代靖江王陵及藩王宗室墓。

靖江王

为巩固明朝朱姓的一统天下,朱元璋采取了"众建宗亲以藩王室"的政策,于洪武二年定封建诸王之制。洪武三年(1370)封诸王子为各地藩王。其侄孙朱守谦被封为靖江王。洪武九年就藩桂林,因"淫虐于市"激起"粤人怨咨"而被削爵,洪武二十五年(1392)去世。朱守谦被废后由其嫡子朱赞仪继位,永乐元年(1403)就藩桂林。此后靖江王代代相传,直到顺治七年1650终结,靖江王是中国历史上传袭时间最久的藩王。

贺新春┃凤纹梅瓶,明万历梅瓶第四部分

贺新春┃凤纹梅瓶,明万历梅瓶第四部分

贺新春┃凤纹梅瓶,明万历梅瓶第四部分

贺新春┃凤纹梅瓶,明万历梅瓶第四部分

贺新春┃凤纹梅瓶,明万历梅瓶第四部分

贺新春┃凤纹梅瓶,明万历梅瓶第四部分

贺新春┃凤纹梅瓶,明万历梅瓶第四部分

贺新春┃凤纹梅瓶,明万历梅瓶第四部分

贺新春┃凤纹梅瓶,明万历梅瓶第四部分

贺新春┃凤纹梅瓶,明万历梅瓶第四部分

贺新春┃凤纹梅瓶,明万历梅瓶第四部分

贺新春┃凤纹梅瓶,明万历梅瓶第四部分

贺新春┃凤纹梅瓶,明万历梅瓶第四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