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父母都在假装养儿育女

大多数父母都在假装养儿育女

大多数父母都在假装养儿育女

其实,

我们一直都

随心所欲地活着,

而且,

我们一直都在

假装养儿育女。

大多数父母都在假装养儿育女

1

有了孩子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养儿育女都是假装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孩子住进我的子宫的那天起,我就开始策划如何养育这个小家伙,比如——

淘来一堆关于妊娠、胎教的知识,发誓要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让他爸开始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为孩子出生之后做准备;

一起规划要怎样养育这个小家伙的细枝末节。

后来,短暂的十月怀胎的经历转瞬即逝,当孩子呱呱坠地时,忽然才发现前面列举的这些“必修课”仍然还摆在那里,买来的那堆书也没翻多少。

与没有及时做好准备和打好基础相比,孩子的成长日新月异,发展迅猛。

于是,面对孩子莫名其妙地啃东西、摔东西、抢东西、发脾气、扭着来、不听话、……等等一系列“反常”的行为时,才忽然发现自己黔驴技穷。

2

因为现实逼迫,在走投无路之下开始慌不择路,失去耐心,使气动性。

一切最初的美好设想,似乎在这一刻被现实击的粉碎。

自己忽然想起:孩子他爸呢!?这个孩子怎么成了给自己养的!!!

这时候,我们开始临时抱佛脚,评估孩子的行为,商量对策。

因为见到有些父母还会对孩子拳脚相加,相比而言自己的心里觉得舒服多了,至少还没有沦落成那种“皆祸害”的爹妈。

为了解决孩子的问题,新一轮的备战开始。

理清思绪之后,发现教育孩子其实就是教育自己。

如此,教育的主战场转向自己。

3

在这个阶段,跟随自己知识储备一同成长的还有孩子。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接触的环境越来越广,冒出的问题依然层出不穷。

比如关于习惯的、分享的、社交的、情绪的、注意力的、自控力的、学习的、心理的……等等。

真应了那句话——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面对生活中时不时蹦出的这些问题,自己和爸爸的忍耐终于突破极限,口不择言地对孩子一顿光火——

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

你要是再这样,以后就别……!

知道错了,为什么不改,下次还……!

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

……!

4

那件事过后,突然感觉在那一刹那,自己把看过的为数不多的知识全都还给了书本。

不过,这样一来倒是见效,孩子终于消停了下来。

你还别说,这种“短平快”式的教育手段的确接地气。

随着这种“短平快”教育次数的增多,孩子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有一天,自己忽然觉得已经不再了解眼前这个已经长大的小家伙,甚至自己和他爸很难和他心平气和的沟通。

这种叛逆表现的始作俑者,被简单的归结为“青春期”使然。

直到有一天,读高三的孩子和我们大吵了一架,他说的一句话让我们愕然——

努力,努力,你们努力给我看看!考不考得上好大学又能怎么样!你们也没上过北大清华啊!

5

那几天,自己和孩子他爸的心都快碎了。

孩子他爸对我说:从小就带他东奔西走的报这个班,上那个班,到头来……。这个孩子,真是太不懂事了!

听了这话之后,我说:或许不能全部怪孩子,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有坚持。

听闻此言,孩子他爸沉思良久。

……。

6

为了孩子,我们决定活到老学到老。

在一次“父母大讲堂”的课上,孩子他爸登台之后,竟然当着台下众多怀揣同一梦想的爹妈们痛哭流涕,后悔自己错过了一次一次坚持的机会,后悔自己没有做一个好父亲,没能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那天,他当着大家的面回忆了儿子上幼儿园时发生的一件小事——

那天,孩子从幼儿园回来,挺高兴地对爸爸说:老师布置了拼音作业,让爸爸妈妈和孩子学。

他爸说,当时他因为自己忙,就让孩子找他妈去。

当时为了这件事情,我还和他爸斗了几句嘴。

后来,孩子那天的拼音就没有学成。

……。

最后,孩子他爸在走下分享的讲台前,说了这样一句话——

其实,我们一直在假装养儿育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