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不下“原生家庭”,你還能容下誰!

容不下“原生家庭”,你還能容下誰!

容不下“原生家庭”,你還能容下誰!

這個世界

從未有過

完美的原生家庭。

不信,

你試一試!

容不下“原生家庭”,你還能容下誰!

當大多數人都在拿“原生家庭”說事,為自己的行為找到歷史的起點和成因時,這些人可能從未想過——

這個世界上從未出現過完美的“原生家庭”。

如果你並不同意這一觀點,支持你想法的潛在邏輯就是——

你認為這個世界上有完美的人,而且你的父母必須完美無瑕,這個家庭才配得上“完美”之說。

然而,毫無疑問,你這是痴人說夢!

容不下“原生家庭”,你還能容下誰!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原生家庭”忽然赤裸裸地蹦入所有人的視線,成為曝光率極高的心理學名詞。

一些人將所有的“原罪“都歸於“原生家庭”,彷彿父母都成了十惡不赦的罪人;

還有一些人基於我就出生在這樣的“原生家庭”,索性破罐子破摔,你能怎樣!

“原生家庭”成了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替罪羊”。

容不下“原生家庭”,你還能容下誰!

在這些人看來,因為“原生家庭”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所以“我”就是這個事實導致的結果。

就像那天一對夫妻坐在我的面前,丈夫嫌妻子嘮叨,妻子憤憤不平地說:我媽就愛嘮叨,所以我就這樣了,有本事你找我媽去!!!

……。

這句話讓我很詫異,忽然覺得“原生家庭”在很多人的眼中,已然不是認識和修正自己的工具,反而成了“我之所以是我”的證據和擋箭牌。

按照這樣的思考邏輯,我們每個人就是追到祖宗八代,也無法找到那個“責任人”。

道理很簡單,你能找“原生家庭”的茬,你的父輩、祖輩為什麼就不能將這個“責任”追溯到他們的“原生家庭”呢?!

很顯然,“原生家庭”之說並不是用來劃分責任的

容不下“原生家庭”,你還能容下誰!

無論是你自己,還是他人,如果一談到“原生家庭”,就想到“責任”,顯然就辜負了“原生家庭”一說的用意。

事實上,我更喜歡將“原生家庭”用作一個不斷認識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工具,而不是把它當成一種結果。

因為,“原生家庭”的意義在於部分地揭示了家庭對一個人思維方式、思想觀念、行為模式等的發展軌跡,以便後來的人能夠通過這些規律,更好地瞭解自己,修正自己,以及改善對他人的認識和互動。

“原生家庭”的作用更多的體現在父母(或監護人)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基於自身對事物的認知、判斷與總結,通過一系列的教養行為的影響,促使孩子形成他們自己特有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行為模式等的過程。

容不下“原生家庭”,你還能容下誰!

就像在我的印象中,家人從小就對我說:考試考得好不好沒有關係,關鍵在於自己是不是認真和努力了。

這種價值評判與引導,對過去那個小小的我來說意義非凡——

比如我不會因為手裡攥著一張成績不好的考卷不敢回家;

比如我也不會因為自己某一次成績不好而過度失意。

因為來自這一“原生家庭”的引導,讓我更注重自己做一件事情是否認真、負責和努力。

……。

透過這一事實,你會發現“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的確十分廣泛,而且“原生家庭”本身就是一個從未停止過發展變化的家庭。

這個不斷髮展變化的“原生家庭”之於我們,更像是一面鏡子,既讓我們看見和讀懂了自己,也讓我們讀懂了父母,讀懂了家庭,讀懂了一個人是如何在家庭中成長的

當你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常常用這面鏡子來正正自己的衣冠,將會給孩子的成長賦予更多積極的意義。

容不下“原生家庭”,你還能容下誰!

從兒童哲學的啟蒙角度來看,無論怎樣的“原生家庭”,對我們以及孩子的成長都有現實的、積極的意義,關鍵在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以及如何利用這個工具

所以,比“原生家庭決定論”更讓人揪心的,就是那雙藏在“原生家庭”背後,審視它的眼睛。

不同的人,會品出同一“原生家庭”不同的味道,繼而會有不同的價值評判。

通俗的講,“原生家庭”或積極、或消極的價值,其實就是後來的你賦予的!

毋庸置疑,對於已經通達事理的你我來說,與其說是“原生家庭決定論”,倒不如說是“你的決定論”在作怪!

當然,凡事都有一個度。我們這裡所討論到的“原生家庭”僅僅限於那些“正常”的家庭,排除那些極端的個案。

OK,說到這裡,還是奉勸那些“原生家庭決定論”者——

容不下原生家庭,你還能容下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