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不下“原生家庭”,你还能容下谁!

容不下“原生家庭”,你还能容下谁!

容不下“原生家庭”,你还能容下谁!

这个世界

从未有过

完美的原生家庭。

不信,

你试一试!

容不下“原生家庭”,你还能容下谁!

当大多数人都在拿“原生家庭”说事,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历史的起点和成因时,这些人可能从未想过——

这个世界上从未出现过完美的“原生家庭”。

如果你并不同意这一观点,支持你想法的潜在逻辑就是——

你认为这个世界上有完美的人,而且你的父母必须完美无瑕,这个家庭才配得上“完美”之说。

然而,毫无疑问,你这是痴人说梦!

容不下“原生家庭”,你还能容下谁!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原生家庭”忽然赤裸裸地蹦入所有人的视线,成为曝光率极高的心理学名词。

一些人将所有的“原罪“都归于“原生家庭”,仿佛父母都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

还有一些人基于我就出生在这样的“原生家庭”,索性破罐子破摔,你能怎样!

“原生家庭”成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替罪羊”。

容不下“原生家庭”,你还能容下谁!

在这些人看来,因为“原生家庭”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我”就是这个事实导致的结果。

就像那天一对夫妻坐在我的面前,丈夫嫌妻子唠叨,妻子愤愤不平地说:我妈就爱唠叨,所以我就这样了,有本事你找我妈去!!!

……。

这句话让我很诧异,忽然觉得“原生家庭”在很多人的眼中,已然不是认识和修正自己的工具,反而成了“我之所以是我”的证据和挡箭牌。

按照这样的思考逻辑,我们每个人就是追到祖宗八代,也无法找到那个“责任人”。

道理很简单,你能找“原生家庭”的茬,你的父辈、祖辈为什么就不能将这个“责任”追溯到他们的“原生家庭”呢?!

很显然,“原生家庭”之说并不是用来划分责任的

容不下“原生家庭”,你还能容下谁!

无论是你自己,还是他人,如果一谈到“原生家庭”,就想到“责任”,显然就辜负了“原生家庭”一说的用意。

事实上,我更喜欢将“原生家庭”用作一个不断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工具,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结果。

因为,“原生家庭”的意义在于部分地揭示了家庭对一个人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的发展轨迹,以便后来的人能够通过这些规律,更好地了解自己,修正自己,以及改善对他人的认识和互动。

“原生家庭”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父母(或监护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基于自身对事物的认知、判断与总结,通过一系列的教养行为的影响,促使孩子形成他们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的过程。

容不下“原生家庭”,你还能容下谁!

就像在我的印象中,家人从小就对我说:考试考得好不好没有关系,关键在于自己是不是认真和努力了。

这种价值评判与引导,对过去那个小小的我来说意义非凡——

比如我不会因为手里攥着一张成绩不好的考卷不敢回家;

比如我也不会因为自己某一次成绩不好而过度失意。

因为来自这一“原生家庭”的引导,让我更注重自己做一件事情是否认真、负责和努力。

……。

透过这一事实,你会发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的确十分广泛,而且“原生家庭”本身就是一个从未停止过发展变化的家庭。

这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原生家庭”之于我们,更像是一面镜子,既让我们看见和读懂了自己,也让我们读懂了父母,读懂了家庭,读懂了一个人是如何在家庭中成长的

当你面对自己的孩子时,常常用这面镜子来正正自己的衣冠,将会给孩子的成长赋予更多积极的意义。

容不下“原生家庭”,你还能容下谁!

从儿童哲学的启蒙角度来看,无论怎样的“原生家庭”,对我们以及孩子的成长都有现实的、积极的意义,关键在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以及如何利用这个工具

所以,比“原生家庭决定论”更让人揪心的,就是那双藏在“原生家庭”背后,审视它的眼睛。

不同的人,会品出同一“原生家庭”不同的味道,继而会有不同的价值评判。

通俗的讲,“原生家庭”或积极、或消极的价值,其实就是后来的你赋予的!

毋庸置疑,对于已经通达事理的你我来说,与其说是“原生家庭决定论”,倒不如说是“你的决定论”在作怪!

当然,凡事都有一个度。我们这里所讨论到的“原生家庭”仅仅限于那些“正常”的家庭,排除那些极端的个案。

OK,说到这里,还是奉劝那些“原生家庭决定论”者——

容不下原生家庭,你还能容下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