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审视的教育,最值得你去思考!

未经审视的教育,最值得你去思考!

思考,之于孩子,

是一次精神的播种;

思考,之于家庭,

是一场思想的革新;

而这一切,都是哲学的过程。

未经审视的教育,最值得你去思考!

你会思考吗?

别开玩笑了,思考谁不会啊?!我们每天都在用它学习、工作和生活,还有养儿育女。

……。

事实果真如此吗?

春节走亲访友,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孩子和教育。

在聊天过程中,很多“资深”父母的开场白就是——

“你看看这个孩子,就是不听话,说什么都没用!”

这句话乍一听似乎没有什么问题,而且“事实”就摆在眼前——

叫他吃饭半天不动,喊了多少遍就是不听;

给他说了不让他爬高下低,就是不听;

家里来了人,问个好、打个招呼都不情愿,还让人教;

给他说了看动画片时间长了对眼睛不好,还坐在那里看个没完;

让他跟别的小朋友分享,怎么都不行;

让他把寒假作业写完再痛痛快快地玩,都快开学了还在磨蹭;

……。

你说说,怎么养了这么一个孩子,真是气死我了。

是啊,这些不胜枚举的事情,几乎成了大多数父母的“心病”。

可是,这又和会不会思考有什么关系呢?

事实上,得出“你看看这个孩子,就是不听话,说什么都没用”这一结论,正是你思考的结果。

换句话说,因为你不假思索地认为以上种种问题都是孩子的问题,所以才会烙下“心病”。

问题在于,如何判定你的这种“思考”以及得出的“结论”有没有问题?

其实很简单,如果“指望讲道理解决养儿育女的问题”,那教育孩子简直太简单了——

我们只需要将“道理”告诉孩子,不就万事大吉了。

事实恰恰相反,就好像父母在我小时候就让我好好学习,但我依然没有考上清华北大。

在这样一次对“反事实”现象的审视中,思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少正确的思考帮助我们接近这一现象的真相——

父母讲道理,孩子就一定会听吗?

父母讲道理,孩子没有听,就能给孩子贴上“不听话”、“不懂事”的标签吗?

……?

这也正是很多成年人一直“坚持”用错误的观念看待和教育孩子的根源——不会思考

因为“不会思考”,大多数成年人一直在凭借“感觉”、“直觉”养育孩子。

不仅如此,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背后所折射的就是在你眼中的儿童——你的“儿童观”——

你所见的孩子及其表现,是一个客观的孩子和行为,我们称之为“你的儿童A观”——客观世界;

你所获得的关于孩子及其种种表现的这些信息,我们称之为“你的儿童B观”——信息世界;

你的大脑对这些获取到的信息的加工、思考等的意识反映,我们称之为“你的儿童C观”——意识世界;

经过你的意识加工总结之后形成的你对孩子的看法、观点、观念等等,我们称之为“你的儿童D观”——理念世界。

你会发现,构成你“儿童观”的ABCD,完全取决于你的意识,它决定了你的理念和行动,甚至决定着你的“儿童观”。

换句话说,你对孩子的认识,或者是对孩子某些问题的成因,是你意识的结果,符不符合现实就不好说了。

而一个人的意识世界并不会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它的改变是发自内心的由内而外的改变。

因为,你主观地认为“你看看这个孩子,就是不听话,说什么都没用”,就是由于你错误的认知逻辑“指望讲道理解决养儿育女的问题”所致,结果你会很生气,孩子也不情不愿,甚至对着干。

OK,言归正传,讲到这里,我们才会忽然发现,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更像是一个“观念的综合体”,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未经审视的教育最值得你去思考。

更准确一些说就是在养儿育女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反思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反思我们教育的方式方法,这才是教育的起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